创一流学科 育拔尖人才(深聚焦)

发布时间:2024-12-15 18:23:48 来源: sp20241215

  数据来源:教育部

  哈尔滨工程大学水声工程学院学生进行技术实验。   新华社记者 王 松摄

  北京邮电大学多频微波通信技术团队的刘元安教授(右二)指导学生开展科研工作。   唐玉婵摄(人民视觉)

  访谈嘉宾: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副司长  高东锋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副院长  沈  冰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  李永智

  南方科技大学高等教育研究中心主任、讲席教授  沈  红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如何围绕科技发展规律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动态调整学科设置和人才培养机制,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是我国建设教育强国面临的重要时代课题。本期教育周刊特邀专家学者共同探讨,在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和拔尖人才培养。

  ——编  者  

  立足顶层设计

  优化学科布局

  记者:如何加快建立以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为牵引的学科专业设置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

  高东锋:新时代以来,高等教育战线积极服务国家战略需要,体系化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在教育教学的组织模式、培养机制、内容方法、理论实践等方面持续深化改革。聚焦战略性新兴领域和急需领域,布局建设了12个未来技术学院、50个现代产业学院、33个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18个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等特色学院,分批布局45个国家产教融合创新平台,有针对性、有组织地开展人才培养,取得积极进展,牵引带动高等教育的全方位、全过程、全要素改革。

  沈冰:“嫦娥”奔月,“天问”落火,“天宫”览胜……我国航天综合实力不断提升,太空探索范围更深更广。服务于国家航天强国目标和“双碳”目标,以“深地—深空—深海—地球系统”地球科学发展战略规划为指导,北大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提出建设“地球与行星科学”学科群。学院将3个一级学科和8个二级学科整合为4个交叉学科方向,并制定了相应的模块化教学体系,为培养具有跨学科视野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奠定基础,持续推动学科间的深度融合。

  记者:高校专业优化调整需兼顾多重逻辑,如何平衡政府、市场、高校三者关系,如何看待专业的“冷”与“热”?

  李永智:高校专业优化调整需平衡好政府与高校的职责、市场和国家战略的需要。政府负责学科专业布局的宏观管理,统筹建立高校学科专业设置的分级分类制度,合理控制特设专业、国家控制布点专业的布点数量和招生人数,进一步缩短学科专业目录修订周期,激发不同类型、层次高等教育办学机构的差异化发展动力,实现学科专业调整动态平衡。高校是学科专业实施的主体,要立足原有优势学科专业的师资力量和软硬件条件,以优势的学科专业发展集群带动宽口径的人才培养,增强毕业生的社会适应性。

  沈红:职业是丰富多彩且变化的,专业层面的“冷”与“热”是相对的。学科专业调整工作涉及院系建制变化,影响教师个体发展,可在人事政策上给予积极协调方案,运用与财政拨款挂钩的学科专业评估方案和相应指标匹配政策予以监督和调整。

  跨越专业壁垒

  创新组织模式

  记者:学科建设既包含学科知识结构、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也涉及政策模式和管理体系构建。如何办出名副其实的新兴学科、交叉学科,避免“新瓶装旧酒”“千校一面”?

  李永智:在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过程中,最关键的是加强培养方案的设计。专业课程宜精不宜多,要系统化不要碎片化,加强实验实践环节,强化新知识的动态贯入。

  此外,基础学科、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相融相生。一要夯实基础研究,注重新兴学科自身基础理论研究,加强基础学科对新兴学科的支撑力度;二要以重大科技问题为牵引,大力强化新兴学科与相关学科的深度融合,以多学科交叉支撑新兴学科建设;三要给予高校在新兴学科建设方面更多自主权,使其能够基于自身特点和优势更好地建设和发展新兴学科,避免新兴学科建设同质化、“千校一面”。

  沈冰:办好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可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创新组织模式,灵活调整学科间的融合与交叉方式。比如,去年起,北大新增了一个本科专业——行星科学,涉及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地球科学等学科。我们召集不同学科、不同学部的老师集思广益,从培养方案到教学大纲都精心设计,避免“新瓶装旧酒”“简单做拼盘”。

  沈红:在创新学科组织模式方面,南方科技大学以学科门类建院、以一级学科建系,扩大院系学科口径,使有相近学科知识背景但不同学科发展追求的教师在同一个学术组织中工作,并尽可能在工作空间上提供便利。这种具有综合性特点的学院组织,有利于有组织科研的进行和学科专业的交叉融合。

  注重学段衔接

  构建自主体系

  记者:拔尖人才需要怎样的自主培养体系?如何构建这一自主培养体系?

  沈红:首先要思考什么是拔尖人才,肯定不是单纯看GPA(平均学分绩点)。拔尖应是品德出众、思维出众、能力出众,在基础知识的掌握上出众,并具备终身学习能力。鉴于此,高校培养学生,首先需要培养其思维能力,如创新思维、批判性思维等,不仅关注其认知能力,非认知能力对拔尖人才成长也非常重要。此外,需进一步深化高校教师考核评价制度改革,激励教师将更多时间和精力用在培养学生上。

  高东锋:教育部依托高水平大学累计建设288个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强化有组织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在计算机科学、数学、基础医学、经济学等9个领域实施“101计划”,建设核心课程、教材、师资团队和实践项目。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实施高校建设了一批荣誉学院、书院等“育人试验区”,逐渐形成了“选拔设通道、培养留空间、评价长周期、协同聚合力”的有效模式。

  记者:不同学段在培养拔尖人才上如何衔接?

  李永智:拔尖人才培养是一个长周期的复杂过程。幼小阶段是启蒙期,要加强科学态度、科学思维、实践探究等能力的启迪培育。中学阶段是关键期,要注重发掘和培养兴趣,加强创新意识、创新思维、科学探究能力、技术与工程能力培养。大学阶段是成型期,要加强跨学科、交叉学科学习,培养科研和技术创新能力。

  沈冰:针对当前中学、大学地球学科教育“一体化”尚不够的现状,今年8月,北大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承办了第十七届国际地球科学奥林匹克竞赛,希望联合兄弟院校与各地中学进行互动,加强科普方面的交流合作。活动中,我们杜绝知识灌输和刷题,希望以大自然的奇妙现象来吸引中学生,主动引导其从基本科学原理出发,对复杂自然现象进行分析,并逐渐形成地球系统观,为我国培养未来地球学科拔尖人才提供思路。

  《 人民日报 》( 2024年10月20日 05 版)

(责编:赵欣悦、袁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