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1-04 07:17:52 来源: sp20250104
央广网保定10月11日消息(记者张继航 王艺霖 通讯员张洁)“各位合作社的父老乡亲,有卖公鸡、母鸡、鸭子、鸡蛋、鹅蛋以及各种杂粮之类的,开始报货了……”临近月底,河北易县桑岗村的大喇叭响起通知,各家各户高高兴兴开始备货,准备拿到“巢状市场”上卖个好价钱。
桑岗村位于易县坡仓乡东部,是太行山一个普通的小山村,“七山一水二分田”曾是这里的真实写照。前些年,由于村子穷、交通闭塞,村里近一半人口外出打工,常住人口以留守老人、妇女和儿童为主,村子陷入贫困的循环。直到一个团队的出现,给村子发展带来了转机。
1996年,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院长叶敬忠刚从荷兰回国,想寻找一块“长期理解中国的田野”。初识桑岗,这里流水潺潺、炊烟袅袅,原生态的景象令他心驰神往。但同时,秀美的环境和人们穷困的生活却形成鲜明对比,使他深受触动。随后,为了给研究创造抓手,也为了帮助这里的村民,叶敬忠带领团队,在力所能及范围内筹款启动“乡村建设”项目。
要想富,先修路。“村民对农大师生最初的印象就是从路开始的。”在90后村党支部书记许富强的记忆里,此前出村道路只有一条土道,夏天怕雨、冬天怕雪,车辆进出十分不便。2000年开始,叶敬忠的团队在包括桑岗在内4个村子进行基础设施建设,道路硬化、铺设自来水管、修建文化广场和村庄图书室……十年时间,昔日小山村悄然蝶变。
2010年开始,叶敬忠又带领团队与当地政府携手发起“小农扶贫”模式探索,基于小农户生产,直接对接城市固定消费者,从而找到带动贫困小农户脱贫的突破口。
“巢状市场将一家一户比作一个‘蜂巢的窝’,将农民现有能够生产的绿色农副产品进行整合,通过社交关系把农产品卖到城里,躲开大市场的裹挟,跨越了中间商。”叶敬忠表示,这种模式构筑起一个连接城乡的巢,农民获得了更高收益,城市消费者则以更低价格买到健康产品,实现双赢。
起初,叶敬忠和团队成员在摸底掌握农民富余的农产品后,先是通过朋友圈、业主群、微博等方式发布卖货信息“试水”,没想到格外“抢手”。目前,桑岗村已在北京建立了8个固定配送点,有近千个家庭成为稳定客源。
如今,这一模式正在逐步推广中,有数据统计,巢状市场共辐射带动了周边6个乡镇20多个村发展,覆盖脱贫户300多户,依靠传统的种植养殖业,解决了400余名留守妇女和老人的增收问题。
“巢状市场这条路是先以农民为主,通过对接城市市场,使村民和市民有了互动之后,影响村民一些生活习惯的改变,从而带动整个农村面貌的改变。”易县县长杨大伟坦言,中国农业大学师生给乡村带来的变化是潜移默化的。近年来,师生团队帮助村庄打造研学项目和路线,因地制宜提出发展民宿和农家客房思路,鼓励有较好房屋基础条件的村民改造闲置空间为客房,作为研学接待和旅游接待的配套服务,产业发展“生机勃勃”。
“我家的民宿从设计到装修,农大的师生团队没少帮忙。民宿能开起来,真是离不开大伙儿的帮助。”许家小院民宿负责人郝贺芬说。
中国农业大学博士研究生孔铭从2019年加入团队,今年已经是在桑岗做研究的第五个年头。她说,研究中面对的是一个个有感情、真实的人,听到的是一个个真实的故事,这片土地让我全面认识了真实的中国乡村,学到了太多课堂上接触不到的知识,这是我们历练本领的“大熔炉”。
“理解中国的乡村社会,必须要亲身地站在乡村里,亲身地站在田野中,调动你全身的器官,去感受这里的空气,去看这里的水,去体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才能够了解农村、了解民生,未来才能真正做到‘解民生之多艰’,才能更好完成乡村振兴事业。”中国农业大学博士研究生张森今年年初来到桑岗,半年多时间,他在村里跟农民同吃同住,原本白净的小伙子晒成了小麦色。在他看来,书本理论在乡村生活中一天天变得鲜活。
27年来,中国农业大学的研究团队“长”在山村做学问,几乎每周都会有老师或学生驻村,累计已达几千人次。大地不仅收获作物,也产出了丰硕的学术成果。研究团队基于实践教学基地开展的扶贫探索及理论成果产生了广泛和重大的社会影响,在易县四个村庄的长期行动研究已经产生了近50篇硕士、博士学位论文,及多篇SSCI和CSSCI学术论文。
不负时代,不负青春。27年里,中国农业大学广大师生用智慧和汗水激荡起乡村振兴的澎湃春潮,用奋斗与拼搏书写出精彩的时代华章。
(感谢中共保定市委宣传部、中共易县县委宣传部协助采访)
【编辑:刘阳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