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故事丨射以观德 中华传统射艺文化在香港传承焕新

发布时间:2024-11-27 23:11:45 来源: sp20241127

新华社香港11月3日电 题:射以观德 中华传统射艺文化在香港传承焕新

龙镜伊

香港元朗的一个农庄里,十几位弓箭手一字排开,手持竹木和动物角制成的中国传统弓,若干支箭收纳于皮质箭筒挂在腰间。搭箭、举弓、瞄准……拉满的弓仿佛一只只振翅欲飞的大雁,“唰唰唰”,树叶间响起箭矢划破空气的干脆声音。

香港中华传统弓总会(以下简称弓会)由2018年成立至今,聚集了近百位中华传统射艺爱好者。今年8月,在波兰举行的2024年欧洲历史射箭比赛中,弓会教练杨云获得了层压弓男子成人组铜牌。

射以观德 内外兼修

记者拿起一把中国传统弓,手感油润而坚韧,与奥运会射箭项目所用的现代弓相比,它极其“简朴”——没有箭台,没有瞄准器,也没有搭箭点,是“裸弓”。杨云表示,在古战场上,抬手就能射才符合需要。

8月31日,香港中华传统弓总会会长刘德淳在接受访问。新华社发(吕小炜摄)

“中国传统弓历史悠久,底蕴深厚,但现代人知之不多。希望能在香港集结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推广中国传统弓运动和射艺文化。”弓会会长刘德淳说。

每周有四天,弓会的四个训练场会提供专业的传统射箭课程。一拉一放,射箭的动作看似轻松简单,实际上站位、搭箭、扣弦、开弓等每一步都需要身体精细的控制。

8月31日,香港中华传统弓总会学员杨芷欣在训练。新华社发(吕小炜摄)

仅仅为了能“稳定且放松地拉弓”,女学员杨芷欣在三年里就进行了大量练习。这是个看似矛盾的技巧,需要在使劲的同时放松不用力的肌肉,若注意力稍有分散,便“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在弓会训练场,“射以观德”这句口号无处不在。它典出《礼记·射义》,即观察一个人射箭,可以看出其品德和心态。“如果说现代射箭追求挑战极限、突破纪录,传统射箭则更看重过程,强调修养身心。”刘德淳说。

中国古代将“射”与“礼”融合,形成了独特的以射箭运动为载体的射礼文化。“这里面包括了‘器’即器材,‘术’即技术,‘道’即哲学思想、文化内涵。”刘德淳感到很自豪,“中国传统射艺早已超越实用功能,更是一种文化,有助于培养人的君子风度。”

8月31日,香港中华传统弓总会学员杨芷欣在训练。新华社发(吕小炜摄)

传承文化 提升自我

在香港,找到适合的射箭训练场地并不容易。记者此次采访的训练场位于香港屏山邓氏的祖堂地。“邓氏家族骁勇善战,弯弓射箭不在话下,清朝时家族中武科举出身的举人以及曾立下军功的人不下20位。”刘德淳说。

在屏山邓族文物馆里,还保留着清朝官兵箭。如今,屏山邓氏二十七代子弟邓德建依旧热衷于中国传统弓,因此特地将场地借给弓会。

身着红蓝相间汉服的弓会教练谢卓殷,颇有书生气质。他自小热衷阅读古籍,了解到西周时期,射礼竞赛发展出了一套完备的规则系统,其中最为精妙的环节还要求弓手配合音乐节拍进行射箭。

谢卓殷对此非常着迷,“我跟着明朝古书《武经射学正宗》里的歌诀和图画练习,希望能将这独特的中华文化景观加以复制和再现”。但书中仅寥寥数语,想要还原全靠摸索。

2023年,还在读大学的谢卓殷在校园里成立了射艺学会,还曾去内地拜访弓箭师傅。“这些事少有人做,更想把它做好。”

8月31日,香港中华传统弓总会教练杨云在训练。新华社发(吕小炜摄)

弓会与许多香港本地学校建立了合作,通过射箭体验及讲座向青少年推广传统射艺。杨云说:“我们希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了解到更多中华历史文化。”

刘德淳希望能打造出中国传统弓的文化基地,将传统射箭发展成融合体育锻炼、文化交际和自我提升的运动。

文化自信 多向交流

在国内外各种传统弓比赛中,选手需要带上自己国家和地区的传统弓,并穿上民族服装,按照历史故事和规则还原古人射箭打猎的场景。杨云介绍,东西方的传统弓形和射法均可参赛,并使用奥运会的环靶计分方式。

杨云非常喜欢这种“各显神通”的氛围。“这种文化自信是最直观、最有说服力的。很多外国选手从认识中国传统射箭装备开始,了解并爱上我们的弓箭文化。”

在一次国际比赛中,杨云与一位德国大叔结下深厚友谊。“国际上常用的是三指扣弦的地中海射法,而中国传统弓使用蒙古式射法,用大拇指扣弦,并套上扳指防止弦线勒伤。”因为热爱中国传统文化,这位练习传统弓已经七八年的德国大叔在三年前改用中国传统弓,他认为扳指“很酷”,甚至将结婚纪念戒指制作成扳指的形状。

8月31日,香港中华传统弓总会会长刘德淳在训练。新华社发(吕小炜摄)

弓会常组织学员们前往内地交流。“在青海比赛时,我们看到一个非常有特色的中国传统三角靶,就把它带回了香港。”刘德淳说。

此外,弓会在香港的社区定期举办体验日,制作传统文化靶,比如在中秋节讲述“后羿射日”的故事,在端午节射“五毒靶”等,吸引不少香港居民前来体验。

穿越千年时光,中华传统射艺文化正在香港重放异彩。杨云说:“每个人都做一点点,汇聚起来就是很大的力量。”

(责编:刘叶婷、崔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