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医学博士成长的“高原路径”

发布时间:2025-01-10 21:25:34 来源: sp20250110

转变,发生在离基层官兵最近的地方

“把博士放到艰苦边远地区是不是一种浪费”“高学历人才能为基层带来什么”“基层单位能否为青年科研骨干成长发展提供足够支持”……

关于“值”还是“不值”的争论,在高学历毕业学员赴艰苦边远地区锻炼机制酝酿初期,一直存在。

那段时间,陆军军医大学党委一班人深入调研分析医疗卫勤人才队伍建设情况,常常在会议中意见不一。

如何打破基层军医在官兵心目中只会“开感冒药、转诊单”的形象,如何解决高学历人才在基层出现心理落差的现实情况,如何打破艰苦边远地区单位陷入“越艰苦人才越难来,人才越不来越艰苦”的怪圈……每个问题拉出来都是一场大讨论。

2018年,博士毕业被分配到高原某医院的高诗豪,起初并不理解母校在人才培养上的良苦用心,反而满是彷徨和困惑。

“下了飞机,看着机场附近荒凉的山脊,高反的眩晕感一下子冲到头顶。”艰苦的条件,让初来乍到的高诗豪傻了眼,满脑子想的都是有没有平台资源、有没有科研环境、能不能发挥专业特长,害怕要面临“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巨大落差。

转变,发生在一次巡诊路上。

12月的雪域高原,寒风刺骨。由陆军军医大学抽组几所医院军医组成的医疗队刚刚抵达,某边防团团长一个电话就打了过来。

“医生快来!我们有位战士训练时从高处摔了下来!”

高诗豪喘着粗气,一路小跑跟在带队专家身后。“面色苍白、脉搏加快、血压下降……肋骨、脊柱骨折,可能伴有脾破裂。”医疗队专家联合诊治结果并不乐观,紧急后送受伤战士的任务压在了高诗豪身上。

6个多小时的车程,高诗豪一刻也不敢放松。

直到站在医院手术室参与脾脏切除手术,高诗豪才真正意识到,读书时挂在嘴边的三级联诊、后送转运、伴随保障对一线官兵的生命健康究竟意味着什么。“不管是科研还是临床,身为军医,在这里我能做很多事情!”高诗豪说。

3年多时间,从边防一线营区到海拔5000多米的哨位,高诗豪一次不落地参与巡诊任务,为部队官兵提供面对面的医疗服务。

“要走出象牙塔,沾点泥土气,更要为戍边战友做些什么!”随着巡诊点位海拔的升高,高诗豪对能不能走通人才选留路子的疑虑也越来越“稀薄”。

看着这群博士的成长变化,学校在描绘人才“成长规划线路图”时下笔也更加笃定。该校领导感慨道:“我们坚信,科研创新需要人才储备,而人才成长必须经过实战磨砺。”

最终,在陆军党委的指导支持下,陆军军医大学决定——

明确接收的直读博士研究生须补充到位于新疆和西藏的陆军军医大学下属单位。其中,实际工作满3年,现实表现好、考核结论优秀的,可结合专业优长和个人意愿,在大学范围内统筹交流使用。

2021年底,被选为第二批交流回到内地单位的骨干时,高诗豪的想法更加笃定:“作为军医,如果没接触过一线部队、不了解基层情况,未来又如何服务部队、保障打赢?”

成长,源自一线实践磨砺

刚到高原医院,还没等完全适应环境,习惯埋头科研的博士生们就遇到了临床工作的一系列考验——

出门诊、管病人的规范流程及操作不够熟练,没有开展常见高原病诊治的专业经验……毕业分配到一线,就算是博士学历,缺乏临床资质和实践能力,本质上还是“毛坯型人才”。

“这让我们产生了强烈的本领恐慌。”博士毕业到高原某医院工作,王思扬越发体会到,积累临床经验、解决临床问题是基层医疗工作的重中之重。

于是,在大学安排下,有着二、三十年卫勤工作经验的“老高原”开始专门组织教学查房、教看辅助诊断、指导医嘱开具……每当有一批博士生分到高原,就能在医院看到一袭白大褂身后跟着许多青涩面孔。

随着越来越多博士生上高原,该校“育苗”动作的连贯性也越来越强:常态化组织考核评估、座谈交流,开展“组团式”轮岗代职、“点菜式”进修培训、“一对一”科研辅导。

“熟练掌握临床技能后,他们本能地将注意力放在了高原病致病机制探究、治疗方案优化之上。”带教时,一位“老高原”察觉,博士生们长期从事基础研究,善于利用科研思维、专业视角思考和解决问题。

“科研要扎根实践,更好地服务基层官兵。”高诗豪说。

在艰苦边远地区,开展科研工作的难度远比想象中更大。

多次深入实地开展调研,该校党委的系列举措给博士生们吃了一颗“定心丸”。

拟定发展规划、划拨专项资金、安排仪器设备……了解到大学正以高原病科、检验科等科室为核心,筹划建设高原伤病防治临床研究基地,高诗豪等人便主动领命,想要为特殊极端环境下的医学保障事业发展贡献才智力量。

直到回内地前,高诗豪还惦记着高原实验室建设工作的推进。

了解到新来的学弟学妹们已经能利用实验室开展实验,进行临床标本预处理,高诗豪生出了一种“交‘接力棒’的感觉”。

“科学研究需要一以贯之。有了平台之后,目标就更明确了。”结束查房后,博士生张潇匆匆赶往实验室继续准备课题任务。

这段时间,张潇正在和科室的“老高原”一起,探讨一项课题。类似的“新+老”研究小组模式,已经在高原某医院成了一种常态。

人才在一线实践中的成长同样辐射带动着单位学科建设发展——

博士生“重科研”,专业知识扎实、创新思维活跃,能在课题攻关中系统梳理研究思路;高原军医“重临床”,实战经验丰富、想法贴近基层,是发现临床问题、收集研究数据的好手。

如此一来,“老高原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也被充分调动了起来。”高原某医院领导指着近3年医院科研课题申请统计表说,“3年来,已经有一批优秀藏族军医成功通过了西藏自治区的科研课题申报。”

博士,成了这所高原医院科研创新的最佳助力。

艰苦,成了人才成长的“催化剂”

已经在陆军特色医学中心康复理疗科就职的高诗豪,最近打算重返高原。

择优选留学校后,高诗豪进一步明确了“高原+疼痛”的研究方向。前不久,科室主任带领团队探讨高原某训练伤及后续病变问题。开展新一轮实地研究之际,曾经有过高原任职经历的高诗豪成为主力队员。

3年时间,大学安排通过遴选考核的医学博士们纷纷交流回到内地单位任职。梅铁牛、高诗豪等人的成长线路,为其他正在艰苦边远地区磨砺的高学历人才发展指明了方向。

“路径明确,干劲儿当然更足了!”谈到未来规划,这群年轻博士眼睛里闪着光。

已经在西藏待了近3年的孙皓伦,便是其中之一。前不久,他和科室同事一起,将睡眠监测新业务开展起来。

“在此之前,医院没有神经内科的专科医生。”孙皓伦坦言,“遇到因为失眠、头痛、脑梗等问题前来就诊的戍边战友,只能给出止痛药、安眠药,或是安排转诊。”

“想到了,就大胆去干!”这是大学给予高学历人才发展的鼓励。

博士毕业后,有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背景的唐翔宇被分配到高原某医院影像科协助工作。为了能够准确出具报告,他只要坐上诊室椅子、握住超声探头,就会打起十二分精神。

每次在就诊高峰期独立承担诊断任务,唐翔宇仍担心自己会因为临床经验不足、判读时间紧张而出现工作失误。

利用信息技术辅助影像诊断的念头,时不时浮现在他的脑海。

从零开始自学编程、依据诊断需求完善程序、增加数据量提升准确率……9个多月后,一款智能化胸部平片识别系统被唐翔宇带进日常工作。

沿着大学设计的“成长规划线路图”,博士生们除了参加教育训练和日常诊疗,还必须参与卫勤保障任务、边关医疗巡诊,确保把最优质的医疗服务送到边防一线。

“听吧,新征程号角吹响,强军目标召唤在前方……”从海拔4000多米传来的歌声,穿过云层直抵人心。背靠刻着“詹娘舍”几个大字的峭壁,不知是谁提议,医疗队和哨所官兵一同唱起《强军战歌》。

作为护理专业博士,许珂说自己永远忘不了这首在天边唱响的军歌。每当劳累时,她就会想起指甲凹陷、嘴唇皲裂却总保持昂扬精神的戍边战友。

在高原的日子里,许珂发挥心理护理专业优势,为边防官兵进行线上授课,完成一对一心理咨询和团体心理辅导。

从临床经验基本为零的“小白”成长为能够独当一面的军医,高寒缺氧的艰苦,成了人才成长的“催化剂”。

曾经深埋于梅铁牛心中的火种,如今在一批批奔赴艰苦边远地区锻炼的博士生心中越烧越旺。他们,正面向战场、面向部队、面向未来,一步步实现“学位”与“战位”的对接。(刘小薇 左胜男 刘春华)

(责编:陈羽、刘圆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