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

发布时间:2024-12-25 01:53:31 来源: sp20241225

原标题:推动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西部地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地区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基础设施更加完善,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成效明显,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动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本期特邀专家围绕相关问题进行研讨。

地区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20多年来取得了哪些成就?

宣晓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党中央高瞻远瞩、总揽全局,面向新世纪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各地经济都有很大发展,但由于发展速度不同,西部和东部地区的差距不断扩大。

为加快西部地区发展,1999年中央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国务院及有关部门先后制定实施《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关于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从多个方面支持西部地区发展。国务院成立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统筹谋划西部大开发总体思路,协调解决重大问题,保障了西部大开发长远有规划、年度有计划、总体有布局、专项有落实。2010年印发的《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若干意见》对其后10年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作出部署。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西部地区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支撑能力;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深入实施重点生态工程,切实推进绿色发展,不断巩固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积极参与和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加大开放力度;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调整产业结构,发展能源、资源深加工、装备制造、旅游业等产业,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着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经济增长潜力和活力不断显现,发展取得重大历史性成就。青藏铁路、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工程先后投入运营,基础设施建设日益完善;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天然林保护等一批重点生态工程深入实施,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取得显著成效;特色优势产业快速发展,综合经济实力大幅提升,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比重进一步上升;社会事业和人才开发得到加强,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社会民生持续改善。在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过程中,通过易地扶贫搬迁,推进教育扶贫、产业扶贫、旅游扶贫等,多措并举推动西部地区脱贫攻坚交出圆满答卷。

西部地区生产总值2007年增速超过东部,2011年首次突破10万亿元。1999年至2023年,西部地区生产总值从1.6万亿元增加到26.9万亿元,占全国的比重提高至21.5%;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与东部相对差距明显缩小。2021年,西部地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78万元。截至2020年底,西部地区累计实施退耕还林还草超1.37亿亩。

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但因为各种因素影响,其发展仍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比如,基础设施建设尚需进一步完善,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任务依然艰巨,经济结构有待优化,基本公共服务能力需要进一步提升。2019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为西部地区发展擘画新图景:到2035年,西部地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公共服务、基础设施通达程度、人民生活水平与东部地区大体相当,努力实现不同类型地区互补发展、东西双向开放协同并进、民族边疆地区繁荣安全稳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动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

西部大开发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性工程,要以更大的决心、更有效的举措,进一步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支持,调动各方积极性,充分发挥西部地区比较优势,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推动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

立足资源优势调整产业结构

西部地区在调整产业结构、推动形成现代化产业体系方面进行了哪些探索和实践?

车文辉【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教授】:现代化产业体系是现代化国家的物质技术基础,在国家区域重大战略支持下,西部地区立足自身资源优势,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着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经济发展取得显著成就,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展现出良好的增长韧性。

工业生产稳步增长,制造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深入推进,西部地区工业生产稳进提质。2023年,西部地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1%,其中,内蒙古、新疆、宁夏、甘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分别超全国水平约2.8、1.8、7.8、3.0个百分点。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是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需要不断提升制造业发展质量和效益。2023年,内蒙古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9.6%,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1.4%;重庆制造业增加值增长6.4%。固定资产投资方面,内蒙古2023年制造业投资比上年增长46.4%,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84.5%。

培育和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西部地区大力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特色产业,能源化工、资源深加工、农牧业及加工、装备制造等特色优势产业不断壮大。贵州已发现的矿种占全国已发现矿种的80%,煤、磷、铝、锰等多种矿产资源储量排名全国前列。近年来,贵州通过“富矿精开”,推动优质矿产资源向链主企业、头部企业集中,促进磷化工、煤化工等产业向高端延伸,延长产业链、提升附加值,加快实现资源利用和产业效益最大化。西部地区在发展清洁能源方面拥有独特优势。内蒙古、新疆、甘肃等地风能、光能资源丰富,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为地方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2023年,新疆风力光伏发电项目投资比上年增长1.1倍。西部各地区发挥沿边、沿江以及气候等方面优势,布局农林牧渔、康养旅游、边贸加工等产业,使区位、资源优势更好转化为经济优势。新疆中草药品种丰富,甘草、红花、贝母等药材储量丰富,通过加大中草药产业链建设力度,强龙头、补链条、树品牌,推动中医药健康产品走出国门。

不断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引领带动作用。近年来,西部地区不断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落地,发挥其产业链条长、市场容量大等优势,推动融合化、集群化发展,产业发展规模、速度、质量迈上新台阶。陕西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保持快速增长,新能源汽车、太阳能电池成为工业发展新名片。陕西新能源汽车龙头企业科学规划和布局产业链,先后在西安周边建成新能源汽车电池、电机、电控生产基地,逐步形成产业集聚优势,有效提升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竞争力。2023年,陕西新能源汽车产量达105.2万辆,居全国第三位,同比增长33.9%,新能源汽车占全省汽车产量的71.6%。

因势利导承接东部产业转移。近年来,西部地区立足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因地制宜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找准“赛道”,练好“内功”,着力引进具有市场前景的产业,并把承接产业转移与调整自身产业结构、建立现代化产业体系结合起来,培育和发展新动能。重庆、陕西西安、四川成都等地充分发挥区位、产业基础等优势,承接并着力发展电子信息、智能制造、新能源汽车等产业。

推动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需要进一步发挥西部地区比较优势,在培育新动能和传统动能改造升级上迈出更大步伐,构建富有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西部开放从末梢走向前沿

西部地区如何不断加大开放力度、推进区域合作?

吴振磊(西北大学副校长、中国西部经济发展研究院院长):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20多年来,西部地区开放水平不断提升,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西部地区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融入共建“一带一路”,从开放的末梢走向前沿。中欧班列、中老铁路等一批高水平开放项目落地,自贸试验区、综合保税区、中外合作产业园区、跨境经济合作区等平台持续发力,区际经济合作全面加强,推动构建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高水平开放格局。

主动融入共建“一带一路”,打造开放新局面。中欧班列作为共建“一带一路”的标志性品牌,2023年全年开行1.7万列、运送货物190万标箱,开创了亚欧国际运输新格局,推动西部地区扩大国际经贸合作。其中,开行于2013年11月的中欧班列长安号,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全国最先开行的中欧班列,10多年来长安号的开行量、货运量等核心指标稳步提升。西部地区积极参与陆海新通道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2023年全年运输货物约86万标箱,货物运输品类由最初的50多个增至980多个。中老铁路2021年12月开通运营,截至2024年3月12日累计发送旅客3020万人次,发送货物3424万吨,国际黄金大通道效应日益显现。开放通道的建成及高效利用,为西部地区开展国际合作、拓展外向型经济发展新空间奠定坚实基础,西部地区对外商投资的吸引力不断提升。

积极建设自贸试验区等平台,创新开放新机制。我国在西部地区设立重庆、四川、陕西等自贸试验区,这些自贸试验区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以可复制可推广为要求,聚焦政府职能转变、投资贸易便利化、金融开放创新等领域,深入开展改革探索,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成为支撑西部地区扩大高水平开放的重要平台。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聚焦临空产业、先进制造业等特色产业创新发展,提升制度机制创新的系统性、集成性,成立行政审批改革组、投资改革促进组等工作专题组,探索总结出一批集成性制度创新成果,“大型机场运行协调新机制”等多项制度创新成果在全国复制推广;在提升保税维修业务发展水平、稳步推进离岸贸易发展、加快跨境电商业态发展、培育优秀海外仓等方面加大创新力度。截至2022年底,陕西自贸试验区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累计1.65万亿元。2023年,中欧班列长安号全年开行5351列,增长15.3%,十年来累计开行21405列。西安成为全国首个中欧班列年度开行突破5000列、累计开行超20000列的城市。

升级区域合作,拓展开放新空间。西部地区推动生产要素在区域之间有序自由流动,区域产业分工和经济布局更为优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东西部协作进一步升级,相关省份围绕帮扶协议目标任务,密切配合、通力协作,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2023年,东部8个省市向西部10个省区市投入财政援助资金231.9亿元,协作双方互派党政挂职干部3045人、专业技术人才2.5万人,东部地区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引进并应用于西部地区,为西部地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同时,西部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人力资源也为东部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保障。通过西气东输、西电东送、“东数西算”等一系列合作工程,东西部地区进一步实现合作分工、优势互补。在深入合作的过程中,西部地区优化营商环境,创造条件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为区域协调发展提供产业支撑。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西部地区开放水平显著提升,同国内其他地区的分工协作也更为优化,有力推动了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

夯实美丽西部绿色本底

作为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西部地区怎样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推进美丽西部建设?

董亚宁(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副研究员):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深入推进,国家对西部地区制定实施了一系列重大政策、重大项目、重大工程,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和全局性变化,美丽西部绿色本底不断夯实,国家生态安全屏障持续筑牢。

一是强化顶层设计,不断完善生态保护政策体系。《西部地区重点生态区综合治理规划纲要(2012—2020年)》《三江源国家公园总体规划(2023—2030年)》等多项推进西部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的专项规划出台,谋划布局面向西部地区的重点生态工程、重点区域综合治理任务、重点行动计划等,政策集成效应显现,绿色发展合力汇聚,为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展现大美西部壮美风貌提供坚实保障。

二是积极践行“两山”理念,持续深入实施重点生态工程。我国在西部地区实施了水土保持、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天然林保护、三北防护林、湿地保护与恢复、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等一批重点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一系列重点工程的落地实施,使得西部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取得明显成效。西部地区是长江、黄河等许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地处西部地区的上游省份持续改善流域生态环境质量。2022年,长江流域国控断面优良水质比例达98.1%,较2015年上升16.3个百分点;黄河流域地表水Ⅰ至Ⅲ类断面比例达87.5%,同比提高5.6个百分点。

三是坚持系统观念,扎实开展重点区域综合治理。针对青海三江源、京津风沙源、岩溶地区启动实施一批重点生态保护与综合治理工程,相关区域生态环境治理成效显著。地处三江源核心区的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湖泊数量明显增长,湿地面积增加超100平方公里。西部地区是我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的重度分布区,通过连续多年植树造林和防沙治沙,荒漠生态系统功能增强、稳中向好,沙区生态状况整体好转,实现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作为全国石漠化面积较大的省份,贵州持续实施植树造林、封山育林育草等治理良方,石漠化面积大幅减少,预计到2025年石漠化面积占比下降到10%以内。

四是聚焦生态优先,切实推进西部地区绿色发展。在污染防治方面,我国不断加强西部地区重点流域、水域的污染综合治理以及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和综合治理,同时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不断加大污染治理的投资力度,环境污染问题得到有效改善。在资源利用方面,西部地区通过建设高新技术工业园区、循环经济试验区等逐步在农业、能源、化工、冶金、建材等不同领域形成各具特色的循环经济产业链,由此带动产业绿色转型,资源利用效率提升显著。在绿色低碳转型方面,西部地区通过加快传统能源清洁化利用、绿色能源多能互补等举措,碳排放强度大幅下降。以风光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不断向西部聚集,2023年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量分别占全国的75.7%、45.5%、49.8%。

进一步推进西部地区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需从以下方面着力。以重点生态工程和重大生态项目为牵引,坚持点线面结合,探索多元化投融资和协作保障机制,构建联通西部重大水系、重点生态功能区和国家重大战略区域的生态工程体系,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治理,优化生态安全屏障体系;因地制宜打造具有西部特色的现代化生态型产业体系,注重培养科技人才,大力发展现代高效节水农业和工业,持续提高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产业比重,打造一批国家清洁能源基地,提升能源互联网发展水平,培育一批生态绿色产业集群和生态经济带;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健全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加快推进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提升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的现代化水平。

(责编:方经纶、李楠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