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花茶

发布时间:2024-12-05 12:26:08 来源: sp20241205

  四五年前的清明谷雨之间,一位朋友赠我两盒茉莉红茶。我说,北京人爱喝的花茶,多是绿茶做茶坯;茉莉红茶,还是头一回见识。朋友笑着说,尝尝吧,味道不一般。我回家冲泡一杯,香气浓郁,味道极好。恰好女儿回家,便分给她一盒。

  真正喝起花茶,则是与北京城“的哥”聊天之后。北京大多数“的哥”,敞亮,热心,谈什么都头头是道。我平时出行喜欢打的,每次只要看到“的哥”车座右侧杵着一个大玻璃杯,十有八九泡的是花茶。几年聊下来,颇有心得。有三位的哥的“茶话”,对我的影响最大。

  武姓“的哥”,北京某机电厂下岗工人,后来开出租车。平时喜欢听相声、喝花茶。我问,老北京人为啥爱喝花茶?武师傅说,有人说旧北京有些地方水质不好,偏碱性,味苦涩,花茶的香味能压一压土气,这只是个说法。您想想,北京是古都,古代建都要访土访水,水质不好能选中吗?咱北京人喝花茶,是祖辈留下来的习惯,就爱这一口儿。我说,您说得在理儿,我在北京生活几十年,东城、西城、海淀和通州都住过,比较而言,我觉得北京的水是好水。我问,您一般喝什么价位的茶?他说,一斤三四百块就好,太贵的就不是老百姓喝的“口粮茶”;咱老百姓爱喝“大碗茶”,咕咚咕咚入肚的那一种。

  第二位“的哥”姓郎,老北京。郎师傅开车戴一副簇新的白手套,车子很干净。在他与副驾车座之间,装了一个精致的小茶盘,有瓜子,有糖块,有茶盒,有茶杯,很讲究。他说,困了累了,就小休一会儿,嗑嗑瓜子,泡杯茶,哼几句京戏,特惬意。郎师傅饮茶只认几个老字号茶叶店。郎师傅每次买茶带三个小茶盒,遇见熟悉的售货员,笑着问他“带样品来啦”;偶尔碰上陌生售货员,他便拿出小茶盒说,“照样来一斤”。

  还有一位李姓“本家”,家住通州,近两年打到他的车居然有两三回,有缘。他车窗玻璃下放着一本杨伯峻注的《论语》。初次看见,以为装门面呢,一聊天才知道,行行有高人呐。李师傅是七〇后,大学毕业,有个性。聊到喝茶,他说喝茶喝个精气神,我只喝“高碎”。李师傅说,叫“高碎”,首先是“高”——茶店把优质茶的茶末筛选后,掺和在一起,再经过三窨,属于兼味,沏一壶,啜一口,清香无比。他解释道,“高碎”有头筛、二筛、三筛,过到末筛,价钱下来了,更加亲民。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有了如上几位“的哥”师傅的启蒙引导,我便尝试喝花茶。凡事我总想弄个明白,所以清明前专程去了一趟南方某茶厂。茉莉花茶制作工序,一般以绿茶或白茶为茶坯,铺一层新鲜的茉莉花苞打底,用早上采摘的花骨朵,窨制茶坯。制作花茶一般在晚上,单瓣茉莉花晚上开放,花吐芬芳,茶吸馨香,双向奔赴,相得益彰。一斤上好的花茶,采用明前一芽一叶初展的嫩茶为茶底,再用六到八斤茉莉花窨制,经过八次乃至十二次窨花,反复氤氲,方成珍品。

  李时珍《本草纲目》讲:“若少壮胃健之人,心肺脾胃之火多盛,故与茶相宜……若虚寒及血弱之人,饮之既久,则脾胃恶寒,元气暗损,土不制水,精血潜虚”。凡事有利必有弊,饮茶亦然。李时珍既讲茶利,亦讲茶弊,深得我心。我退休之后,胃寒畏寒,而茉莉花茶比较温和,关键是喝起来方便。我每天写作时,喜欢沏一杯花茶,呷几口,冲三次,可提神安心。

  我进京工作生活已近三十年,而今一家三口都喜欢喝花茶,这也算是咱“新北京人”的“标配”吧。

  《 人民日报 》( 2024年08月05日 20 版)

(责编:白宇、卫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