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梗”是一种什么样的“梗”

发布时间:2025-01-11 06:22:33 来源: sp20250111

原标题:“方言梗”是一种什么样的“梗”

“吗喽”“浇给”“玉米几”……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方言词语涌入影视剧、综艺节目等文艺作品,并借助网络广泛传播。人们将那些流行起来并衍生出独特含义的方言词语称为“方言梗”。

有人认为,“梗”其实是网友对近音字“哏”的误用。在互联网语境下,“梗”含有笑料、笑点的意思,也逐渐衍生出桥段、伏笔等含义。各地方言因其独特的发声、音调,以及语义上的丰富、谐趣,十分容易“梗化”。通过谐音、假借、异体等形式的词语改编所形成的“方言梗”在年轻人中形成了独具一格的圈层影响力,集幽默、独特的文化含义以及文化同频、情感共鸣等社交属性于一体,凸显了年青一代个性化的表达方式,成为一种流行文化现象。

正如福柯所言,“话语的生产总是根据一定的程序,受到暗中系统的控制、选择、组织和再分配”。在传统社会,话语生产只掌握在少数人手中。随着人们文化水平的提升,再加上移动互联网的出现,每个人都掌握了话语生产的工具,拥有了自我表达的渠道和平台,话语生产随之活跃起来。富有创造精神的年轻人,基于情绪表达和娱乐的需要,利用手中的传播工具开始了大规模的造“梗”游戏。他们通过造“梗”,解构文本原来的含义,并赋予其全新意义,建构起一种幽默甚至荒诞的风格,以增加网络社交的“笑果”。

我国大概有100多种方言,每种方言都有独特的发音、词汇和语法特点。方言的这种差异性,对非方言使用者来说,新奇而又特别,正好为追求幽默化、个性化表达的年轻人提供了造“梗”的丰富素材。比如,网友根据广东话“好犀利”(好厉害)的谐音创造出“猴赛雷”,用“耗子尾汁”表示“好自为之”(“耗子尾汁”为河南话“好自为之”的谐音)。

“方言梗”在网络社交中带来的幽默效果,不仅来自方言词语本身的新奇,更来自“方言梗”背后的社会热点事件所承载的特殊隐喻。比如,“猴赛雷”最初源于一个晚会的吉祥物的形象所引发的讨论。那个晚会的吉祥物是一只猴子,猴子的两个腮帮子呈现出鼓鼓的样子。一些网友对此形象并不认可,大呼“被雷到了”,于是用广东话“猴赛(腮)雷”(好厉害)给出一语双关的评价。很显然,这里的“猴赛雷”表面上虽有称赞“厉害”的意思,但实际要表达的却是一种并不认同的调侃。后来,网友在对各种娱乐新闻、八卦报道、热门话题等的讨论中,常常用“猴赛雷”表达惊讶、失望或者否认的情绪。这个表达方式形象有趣,语意也显得比较强烈,能够更好地表达情感,受到年轻人的欢迎。

此外,“方言梗”来自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给人以亲切又朴素的感觉。亲切感让人想要关注,朴素感则让人在模仿和传播中感受到一种诙谐的乐趣。最重要的是,“方言梗”自带地域文化、身份认同属性,能够唤起人们的代入感。这种身份认同不仅增加了网络交流的乐趣,也激发了属于同一方言区的人们的集体共鸣和二次创作的热情,从而推动了“方言梗”的传播。

作为一种兼具趣味性、形象性的言辞形式,“方言梗”跟我国历史上流传下来的歇后语、俏皮话等有着某种程度的异曲同工之妙。比如,“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等存在语义的转移,“外甥打灯笼——照旧(舅)”等对于谐音的加入,亦体现了解谜的特点。这种隐喻性、灵活性的言语表达,日渐成为当下虚拟空间中网民广泛参与的字词游戏。

“方言梗”不仅仅是一种字词游戏,带来的也不仅仅是娱乐,它还是一种社会情绪的表达方式。“方言梗”不是一个人两个人就能“造”出来的,而是集众人之力才得以形成。由于“方言梗”自带幽默色彩,在网络空间匿名的状态下,很多人都乐于通过“玩梗”让自己在工作和生活中高度紧绷的神经得到缓解。当出现涉及公共利益的热点事件时,人们还会通过造“方言梗”、用“方言梗”的方式,主动地发表评论、表达看法、提出意见。这些“方言梗”在风格上略显随意,在句法结构上也不那么规整,但在某种程度上也是我们了解社情民意的一个窗口。

飞速发展的数字技术为大众构建了一个开放且多样的信息化社会,时代的变迁改变了人们的认知思维和生活方式。以“方言梗”为代表的网络梗文化,开始走出青少年群体的小圈子,被社会上更多群体接纳,并逐渐进入人们线下日常生活,这对放松公众情绪、实现个体身份认同、构建集体记忆都有积极作用。当然,我们也要警惕在“造梗”“玩梗”之路上滑向过度娱乐化、低俗化、庸俗化,谨防土、烂、俗的“方言梗”流行,尽可能地维护汉语言文字的纯洁以及汉语言文字使用的规范有序。

(作者:沈薇薇,系东北师范大学国际汉学院副教授)

(责编:王连香、李楠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