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4 19:33:01 来源: sp20241124
为满足业余学习需求,越来越多年轻人将目光投向老年教育课程——
蹭老式学习走红,老年大学为何“圈粉”00后
阅读提示
近来,老年大学在年轻人中走红。在中老年教育名额有剩余的情况下,允许年轻人报班学习,不仅有利于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年轻人与老年人一起上课也有利于年龄互补,满足双方需求。专家呼吁,相关部门应关注到年轻人的业余学习需求,打造更多针对性服务,帮助年轻人丰富精神生活。
“23岁报了老年大学,少走40年弯路。”今年9月,2000年出生的张子玉,给自己在老年大学报了瑜伽和油画两门课程。她将上课感受分享到社交平台后,引来众多关注。
近来,老年大学在年轻人中走红。有人因为课程实惠,一口气报了好几个老年兴趣班;有人与父母在老年大学成了同学;也有人在“鸡娃”过程中把自己送进了老年大学。
有质疑的声音表示,一直以来老年大学学位“一座难求”,年轻人的加入会抢占老年人资源。专业人士认为,年轻人能否上老年大学,关键看是否符合相关规定和学校定位。如果一所老年大学明确是专门为老年人提供服务的,就不鼓励年轻人报名。如果符合要求,年轻人与老年人一起上课有利于年龄互补,满足双方需求。
低成本兴趣班吸引年轻人加入
在今年9月开办的地坛书市上,东城区老年开放大学(东城社区学院)的秋季招生展位,吸引了不少年轻人关注。招生简章里,丰富多彩的课程,加上每学期300元~600元不等的低价费用,让不少年轻人在现场报名。
张子玉是一名美术生,毕业后在媒体从事美编工作,平时上班时间自由。在网上看到东城区老年开放大学的招生信息后,她迅速报了每周一下午的瑜伽和油画课。
张子玉说,“之前学国画,一直想学油画,没找到合适的教育机构,要么距离远,要么价格贵”。
“在老年大学上兴趣班,一学期15次课,总价比外面一些培训班一节课还便宜。花这么少的钱,既能学一项技能,又能充实生活,何乐而不为?”张子玉说。
广东的曹莹是90后上班族,她报了广东广播电视台老年大学的唱歌班。曹莹直言,工作上的压力常让其倍感疲惫,报老年大学是想在业余时间多一些轻松愉快的体验。“班里既有20多岁的,也有70多岁的,没想到我还和父亲成了同学。”曹莹笑道。
“老年大学更正规、教师资质好,有的还是免费的。”为了能与学绘画的孩子多些交流,并打发孩子上学后的时间,80后宝妈陈娜给自己报了社区老年大学的素描课。她表示,这门课让她掌握了基本的绘画知识,在辅导孩子时更有底气,同时也丰富了她作为全职妈妈的生活。
中国老年教育学术委员会主任、金陵老年大学副校长叶南客在接受《工人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现在的老年教育已经不局限于简单的琴棋书画、唱歌跳舞,还包括健康养生术、摄影、模特、照片后期处理等,内容更加丰富,对年轻人的吸引力也越来越强。
是否挤占老年人资源引争议
一段时间以来,老年大学学位“一座难求”,有的热门课程,一上线就被抢空,为何还能招收年轻人?
叶南客告诉记者,市、区县、街道、社区等政府单位开办的老年大学,有公益性经费支撑,专门为老年人提供公共服务。这些老年大学一般有年龄限制,不适合年轻人参与。
实际上,目前一些年轻人报的并非真正的老年大学,而是包含中老年教育的办学机构。还有的因为线上审核宽松,跟风报名了老年大学的线上课程。
重庆一位老年大学教育业内人士透露,正规的老年大学会有政府补贴,聘请的教师大多是大学教授或经验丰富的专业老师,因此学费低,学位常常“一座难求”,“我们学校以前允许年轻人来上学,2016年起45岁及以上才能入学”。
东城区老年开放大学管理人员张颀告诉记者,该校2008年办学后,一直对学员年龄没有限制,但早期年轻人比较少,近10年来,年轻人逐渐多了起来。“今年在地坛书市的宣传火起来后,感兴趣、有意向要报名的学员已经加满了3个微信群,开班数量也比以前多,这在以往是没有过的。”
张颀说,年轻人受工作、家庭等因素影响,无法像老年人一样持续上课,因此很少有专门针对年轻人开设的公益课程。在中老年教育名额有剩余的情况下,允许年轻人报班学习,有利于充分利用教育资源。
叶南客也认为,在符合相关政策、学校规定的情况下,可以鼓励年轻人到老年大学上课,但如果一所老年大学明确是专门为老年人提供服务的,并限制了年龄,就不鼓励年轻人报名。
看重一起上课带来的情绪价值
“现在的年轻人工作和生活节奏快,利用业余时间学习知识,活跃兴趣爱好,补充读书时期枯燥的学习体验,能有效缓解压力,丰富精神生活。”叶南客说,此外,年轻人与老年人一起学习,也有利于年龄互补,即老年人对待学习的认真态度,会让年轻人受到感染,老年人能从青年身上获得活力。
连续上课两个月后,张子玉发现,在老年大学上课给她带来的情绪价值远超知识价值。“老年人上课积极主动,他们在课后看到课程相关的素材,也会分享到班级群。还有的老人记录老师上课时的范画过程,并分享出来,方便大家跟着画。上课前同学之间还会互相分享小零食,班级氛围非常融洽。”
美术专业出身的张子玉,在课上也常为老年人改改画,或帮他们调调颜色,每次老年人的诚挚感谢,都让她很感动。“在老年大学,跟老年人打交道,跟他们成为朋友,就会有被重视的感觉,这种价值感在成年尤其是工作以后,很少遇到。”
“在老年大学上课让我能真正享受唱歌的乐趣。”曹莹说,以前的报课目标是要学到高分技法,为了考试服务,心里一直带有压力。“在这里上课的宗旨是开心,唱得不好,老师会点出来,但不会过分挑剔,没有成绩压力和考学压力,能自在地享受唱的过程。”
叶南客表示,除了老年大学,年轻人可以关注工会、妇联等系统开办的文化服务活动或学习班,此外,也可以通过网络渠道,培养和发展兴趣爱好。同时,相关部门应关注到年轻人的业余学习需求,打造更多针对性服务,帮助年轻人丰富精神生活。(工人日报记者 陶稳) 【编辑:田博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