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三季度经济形势|三季度中国经济数据看点问答

发布时间:2024-11-25 14:39:44 来源: sp20241125

新华社北京10月18日电题:三季度中国经济数据看点问答

新华社记者

当前,中国经济走势广受关注。

10月18日,今年前三季度中国经济运行数据公布: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4.8%,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与此同时,部分指标增速有所回落,一些领域的发展出现短期波动,风险挑战依然不减。

如何通过近期以来发布的一系列数据全面、客观、理性看待中国经济?围绕数据看点,新华社记者采访相关人士作出分析解答。

GDP增长4.8%:如何看待经济运行态势?

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4.8%。相较于上半年的5%和一季度的5.3%,经济增速有所下降,原因何在?

国家统计局副局长盛来运在当日举行的国新办发布会上分析,今年以来,宏观环境复杂多变,尤其是外部压力持续增大,内部又处在结构调整关键期,结构调整的阵痛持续释放。

短期因素也带来一定冲击。下半年以来,高温天气和暴雨洪涝等自然灾害持续对经济活动造成影响,这也导致三季度GDP同比增长4.6%,低于一季度的5.3%和二季度的4.7%。

观察中国经济,既要着眼当下,也要放眼长远,在短期波动中看长远大势。

无论是从累计增速,还是季度增速看,指标波动幅度并不大,都在5%左右的预期目标附近。从关乎发展质量的指标看,前三季度,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分别增长9.1%、10%,以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新三样”为代表的绿色产业产量保持两位数增长,表明经济发展质量稳步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9月份,多数指标边际改善。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4%,比上月加快0.9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2%,比8月份提升1.1个百分点。

“有效落实存量政策,加力推出增量政策”——9月26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就做好经济工作作出明确部署。

近期,中国加力推出一揽子增量政策,多部门协同发力打出政策“组合拳”,为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任务打牢基础。

国际社会普遍看好中国经济发展前景。高盛上调今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测,从先前预估的4.7%升至4.9%。新加坡亚洲新闻台刊文称,中国强劲的经济前景将对提振消费者信心和世界其他地区的经济前景产生积极影响。

“综合判断,四季度经济会延续9月份的企稳回升态势。我们对完成全年目标充满信心。”盛来运说。

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9.1%:新质生产力如何持续壮大?

最新数据显示,我国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壮大:前三季度,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5%,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9.1%,增速分别快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1.7和3.3个百分点。

装备制造业是工业支柱产业,高技术制造业是高新技术的聚集领域。二者的强劲复苏不仅支撑了经济大盘的企稳,更体现经济结构的调整和新动能的培育。

观察一条条产业链,新质生产力的培育更加直观:

前三季度,我国承接了全球70%以上的绿色船舶订单,并实现了对主流船型的全覆盖;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0%,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34.1%、10.3%;前8个月,代表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智能车载设备制造、锂离子电池制造等行业利润同比分别增长26.2%、29.9%……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李钢表示,尽管以高技术制造业为代表的先进制造业在整个工业中并不占据最主要份额,但涉及领域、产业链环节众多。它的向好彰显了内生动力,延展了增长空间,对稳住基本盘、激发新动力起到带动作用。

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体是企业。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王江平表示,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财政部启动了新一轮的专精特新支持政策,今年将通过中央财政支持1000多家重点“小巨人”企业。同时,将建立全国统一、部省联动的独角兽企业培育体系,完善“选种、育苗、培优”全周期培育体系,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

进出口总值增长5.3%:外贸平稳走势能否延续?

前三季度,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32.33万亿元,同比增长5.3%。其中,9月份,进出口3.75万亿元,同比增长0.7%,增速较上月回落4.1个百分点。外贸运行总体平稳,但月度数据有所波动,也引发了外界一些担忧。

对此,海关总署统计分析司司长吕大良表示,9月份出口增速放缓属于短期内正常的数据波动。经初步分析,主要是受一些短期偶发因素影响,比如去年9月出口规模基数较高;今年9月两次台风接连在长三角地区登陆导致船队排期顺延,出口有所滞后;前段时间全球航运不畅、集装箱短缺使得企业出货、物流节奏有所调整等。

从累计增速看,前三季度,我国出口、进口都实现了增长,进出口总值创出新高,各季度都超过10万亿元,这在历史同期也是首次。

“也要意识到受主要经济体持续增长动能不足、大宗商品价格走低、个别国家对我国产品采取贸易限制措施等影响,年底外贸下行压力犹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副研究员陈红娜说。

多重风险挑战之下,外贸质升量稳目标能否实现?

海关总署副署长王令浚表示,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市场潜力大、经济韧性强等有利条件没有改变,近期各部门各地区积极出台一揽子增量政策,支持实体经济和经营主体健康发展。“随着政策协同发力,我国经济将持续稳定向上、向优、向好,我们有条件、有信心实现全年外贸质升量稳的目标。”

社零总额增长3.3%:如何激活消费“主引擎”?

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53564亿元,同比增长3.3%。其中,9月份同比增长3.2%,比8月份增速加快1.1个百分点。

“此前有关部门安排3000亿元左右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两新’政策落实,各地也加快出台一些细则,这些政策对9月当月的消费产生了积极推动作用。比如,汽车零售在连续几个月下降的情况下,9月份增速实现了转正。”盛来运说。

一些最新指标也释放出消费市场向“暖”的积极信号。刚刚过去的“十一”假期,国内出游人次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5.9%,比2019年同期增长10.2%;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6.3%,较2019年同期增长7.9%。

“9月消费数据变化和国庆假期消费市场的火热,表明前期促消费政策正在落地显效,我国消费持续恢复和扩大是有基础的。”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许光建说。

上海宣布在餐饮、住宿、电影等多领域发放消费券;广东提出努力提振大宗消费、扩大服务消费、培育新型消费;安徽明确深入推进消费品以旧换新,放大节庆、赛事、展会等消费热点效应,打造一批带动性强、显示度高的消费新场景新业态……随着各地加快落实落细促消费相关政策,进一步激发消费市场活力,消费“主引擎”作用将进一步增强。

CPI上涨0.3%:物价能否保持温和上升?

今年以来,国内物价总体低位运行。前三季度,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0.3%。

从月度走势看,9月份,CPI环比持平;同比上涨0.4%,涨幅比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盛来运分析,这主要有三方面原因:8月份高温天气、台风、暴雨等极端恶劣天气增加,影响蔬菜等食品供应,8月份食品价格环比上涨3.4%,9月份环比涨幅回落2.6个百分点;暑期结束后,机票、旅行费用等服务类价格回落;受国际原油价格回落影响,国内成品油价格走低。

受访专家认为,造成当前中国物价低位运行的因素主要还是阶段性、周期性和季节性的。从季度走势看,物价保持温和上升,一季度CPI同比持平,二季度上涨0.3%,三季度上涨0.5%,逐季走高。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降幅总体也在收窄。

“我国价格形势比较复杂,比较充分地反映了国家地域广阔、产业层次较多、结构变化差异较大的特点。”盛来运以PPI举例分析,PPI下降不仅仅是因为需求不足,还受到世界原油价格、矿业产品价格下滑等输入性影响,以及由于房地产行业调整带来的钢铁、水泥、建材价格下行等。

展望未来物价走势,盛来运表示,经济持续回升,尤其是一揽子增量政策加力推出,带动相关产品和产业价格上行,以及到了冬季,猪肉等食品需求增加,加上去年翘尾因素减弱、归零,四季度CPI将继续温和回升,PPI降幅将持续收窄。

失业率平均值下降0.2%:就业是否稳得住?

前三季度,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为5.1%,比上年同期下降0.2个百分点。分季度看,一季度5.2%、二季度5.0%、三季度5.2%。如何看待这一季度走势?

“三季度比二季度高一点,主要是受7、8月份大学生毕业等季节性因素影响,总体看就业是稳定的。”盛来运说。

盛来运分析,三方面因素支撑就业总体稳定:三季度GDP总量比去年同期多了12934亿元,由此带来劳动力总需求增加;吸纳就业能力较强的服务业占GDP比重持续提升,使得结构转型过程中释放就业的能力在增加;劳动力供给在下降,2013年到去年劳动年龄人口年均净减少500万到600万人左右,这一趋势还会继续发挥作用。

党中央高度重视就业工作。日前发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意见》,部署拓展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成才渠道、保障平等就业权利等二十四条举措。今年以来,相关部门出台了新一轮就业政策,多管齐下挖掘就业存量、拓展就业空间。

“从中央到地方,一系列很有针对性、创新性的具体举措,正在着力解决当前就业工作中的突出短板、痛点和难点,深化体制机制性问题改革,为持续稳就业提供改革动力和政策支撑。”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院长莫荣说。

在就业大盘基本稳定的同时,也要看到,当前结构性就业矛盾比较突出。

“一方面青年就业压力比较大,失业率还是偏高;另外一方面,制造业存在招工难问题,尤其是一些制造业的一线技工还是供不应求。”盛来运表示,创造更多就业岗位的同时,也要在发展中逐步解决结构性问题,最终实现充分就业和推动就业高质量发展。

新房销售面积降幅连续4个月收窄:房地产市场变化怎么看?

前三季度,房地产多项指标呈现积极变化:

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降幅连续4个月收窄,销售额降幅连续5个月收窄;房地产开发企业本年到位资金降幅连续6个月收窄;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降幅比1至8月份略有收窄……

变化背后释放了什么信号?盛来运分析,房地产的相关政策效应正在逐步释放,而且正在推动房地产向止跌回稳的方向迈进。

9月26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要求后,有关部门和地方从供需两端发力出台了一系列有针对性、操作性强的政策举措。日前,住房城乡建设部宣布,通过货币化安置等方式新增实施100万套城中村改造和危旧房改造;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宣布,预计到2024年底“白名单”项目贷款审批通过金额将翻倍,超过4万亿元。

“这些政策对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发挥了积极作用。”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说,“十一”期间房地产市场更加活跃,多地看房量、到访量明显改善,也从侧面印证了房地产市场信心增强、预期好转的趋势。

国家统计局最近对70个大中城市房地产开发企业和中介机构的月度问卷调查显示,9月份表示经营乐观的新房从业人员占比较上月提升10个百分点。

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刘琳说,房地产政策组合拳形成合力,将为市场注入“强心剂”,带动库存消化、缓解房企资金链紧张压力,促进四季度房地产市场回稳。“随着一揽子的房地产政策的推出和落实,我们对后期房地产市场持乐观态度。”

人民币贷款增加16.02万亿元:金融如何支持经济回升向好?

前三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16.02万亿元,9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253.61万亿元,同比增长8.1%。贷款保持稳定增长,流动性合理充裕。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表示,今年以来有效融资需求总体弱于去年,但剔除去年的高基数影响后,人民币贷款增速总体保持平稳,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也更稳、更实。

前三季度人民币贷款增量中,超八成投向了企(事)业单位,这其中超七成为中长期贷款。9月末,制造业中长期贷款、高技术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专精特新企业贷款、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分别同比增长14.8%、12%、13.5%、14.5%,均高于同期各项贷款增速。信贷资源正不断流向实体经济中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

9月份,我国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约为3.63%,比上年同期低约21个基点;新发放个人住房贷款利率约为3.32%,比上年同期低约78个基点,均处于历史低位。稳中有降的利率水平,有助于降低企业和居民融资成本,增强经济发展活力。

9月下旬以来,金融领域快速落地了一揽子增量政策: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和政策利率、降低存量房贷利率、创设支持股票市场稳定发展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

“货币政策和其他宏观政策共同发力,将为激活经济内生动力和活力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有力支持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说。(记者赵超、魏玉坤、姜琳、张辛欣、王优玲、邹多为、王雨萧、张千千)

(责编:袁勃、赵欣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