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张家辉:一个好演员,演自己最差

发布时间:2024-11-09 07:59:19 来源: sp20241109

   中新网 北京1月16日电(记者 王诗尧)入行34年的张家辉,从跑龙套到影帝,就花了20年时间。然而拿奖从来不是他的目的和目标,“一个好演员”才是他为自己写下的注解。

  警察出身的张家辉,第一部电影就是在《壮志雄心》中出演少年警校学员。巧合的是,他的第一次荧幕亮相,就是饰演“张家辉”。

  从此,正式转变为演员身份的张家辉,为观众们带来了一个又一个精彩的角色:他是《赌侠》系列里到处招摇撞骗的小赌仔“化骨龙”,是《金装四大才子》中风流倜傥的唐伯虎,是《证人》里心狠手辣的职业杀手洪荆,是《激战》中负债累累的香港拳王程辉……

  披上角色的外衣,他可以自如地演绎不同的人生故事。但对于扮演“张家辉”,他自认演得最差。这里的“张家辉”不再是角色名,而是现实生活中的普通人张家辉。

  “在镜头里,你想干什么事情都可以。可现实里,从来没有人能提前告诉你剧情要怎样演、故事要怎样发展。”

  生活是不能重来的剧本,所幸电影可以反复打磨。平日里不爱是非、远离喧嚣的张家辉,将一切复杂、吵闹的声音和情绪,都倾注在角色中。

  在近期上映的电影《怒潮》中,张家辉饰演神秘杀手陈安,这是一个无法简单用好坏评价的复杂角色。“我没有界定他是好人还是坏人,我把他当作一个普通人。”

演员张家辉在电影《怒潮》中饰演陈安。片方供图   演员张家辉在电影《怒潮》中饰演陈安。片方供图

  好电影,没有标准答案

  怒潮,形容迅急、汹涌的浪潮。电影《怒潮》中,原本陈安和妹妹陈乐过着平静、温馨、幸福的生活,但是一次看似平常的捐血活动,犹如在深不见底的湖中投下一颗石子,掀起的“怒潮”将三位主人公卷进与洪泰集团的犯罪漩涡中。

  陈安这个角色对于张家辉来讲不算难,警匪、犯罪、动作片,这些电影元素本就在他的舒适区。因此,他用“享用了一顿美味的晚餐”形容这次拍摄。

  晚餐的“食材”美味,但与谁共进晚餐同样重要。张家辉与导演马浴柯相识于十年前的电影《扫毒》,当时马浴柯饰演的段坤给张家辉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同样都是“电影痴”,在听闻马浴柯准备首次挑战导演角色后,看过剧本的张家辉欣然加入。

  至于片中另外两位主演阮经天和王大陆,虽与张家辉系首度合作,却也都是他非常看好的后辈演员。前不久,张家辉在香港观看了阮经天主演的另一部电影《周处除三害》,看完他立即给马浴柯打电话夸奖:“这是我最近几年看过的最好看的电影。”

  张家辉又担心如此高的评价会给阮经天造成压力,他让导演不要告诉小天,“等我们见面时再说”。

  《怒潮》和《周处除三害》都是动作、犯罪题材电影,同时这类影片也是张家辉个人偏爱的题材。但他也承认,现在电影题材对于观众的影响力正逐渐下降,好看才是能够吸引观众的重点。

  “现在的观众不管你是什么题材、什么演员、什么故事,片方是没有办法硬推销的。电影好看,自然有人去看;不好看,做再多也没用。好像这样说很残忍,但消费者就是花钱买娱乐,如何能吸引到观众才是重点。”

  那么,让观众买单能否作为一部好电影的评价标准?

  “好难说,如果真的有一个标准,那大家拍电影就容易多了。”

演员张家辉在电影《怒潮》中饰演陈安。片方供图   演员张家辉在电影《怒潮》中饰演陈安。片方供图

  不要老是回头望过去

  上世纪80年代末,辞去警察工作的张家辉通过朋友介绍,进入一家影视公司做幕后工作,意外获得出演电影《壮志雄心》的机会。巧合的是,张家辉首次亮相大荧幕,就是饰演一名叫作张家辉的警校学员。

  作为片中的小角色,这部出道之作并没有为张家辉带来多少影响力,但命运的齿轮已经开始转动,新的职业大门正式向他开放。

  然而无论何时,转行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成为演员后,张家辉曾度过一段漫长的无名时期。不过他对此却看得很开,“我出道的那个年代,每个人都跑龙套,巨星也都是从跑龙套过来的。”

  即使是龙套时期,张家辉也是最能吃苦、最有坚持的那一个。因为过去的警察身份,起初他经常被安排一些挨打的角色,搞得自己浑身是伤。皮肉上的苦,他咬咬牙就能挺过去,但某些事情却无法轻易妥协。

  或许是性格里天生自带的叛逆,从入行起,张家辉就不是一个特别“听话”的演员,尤其对于那些已经形成模式化的套路表演,最是反感。刚开始拍电视剧时,面对一些导演提出的要求,张家辉既难受又难过。

  “比如当我演一个坏人,导演会要求我讲完一句台词后就‘哈哈哈哈哈’地大笑,那个我真的没办法(演)。”时至今日再讲起,张家辉仍旧皱着一张脸,浑身散发出拒绝的信号。

  有前辈演员以为他不知道如何表演,还好心示范一遍给他看。“那个时候我很尴尬,因为人家是真的想帮你,怕新人不懂如何做。但他不知道,我是不想演。”可新人演员哪里“有资格”说不,最后张家辉还是尴尬地“哈哈哈哈哈”拍完了那场戏。

  虽然这种情况没有频繁发生,但碰到的时候,张家辉心里还是难过。“有时想说,我求你们了,我赔钱走,可以吗?”

  尽管一直在饰演别人,但张家辉始终记得自己想要什么。性格上的叛逆,或许恰恰就是为了保持真我。

  再后来,他拼了命地挑战不同的角色,完成一次次突破。外界评论说,他卯着劲想拿影帝证明自己。张家辉也不矫情大方承认,“每一个人都想拿奖,对我来说(奖项)是一剂强心针的作用。”

  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其实张家辉从未对奖项产生过于强烈的野心。能被奖项认可固然是好事,但就算没有,同样要做好自己。他不解,为何一定要别人认同才会做事?拿不拿奖都要往前走,“不要老是回头望过去”。

资料图:2014年4月13日晚,张家辉凭《激战》夺得第33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主角。
中新社
发 张宇 摄   资料图:2014年4月13日晚,张家辉凭《激战》夺得第33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主角。 中新社 发 张宇 摄

  扮演张家辉最差

  2009年,张家辉凭借电影《证人》一举斩获7个影帝。无限风光的背后,是一条默默跋涉了20年的演员之路。此后,张家辉经常被归类到“大器晚成”的演员行列里。

  “演员这个职业,需要耐得住寂寞吗?”

  “最起码要喜欢寂寞。”

  身处五光十色的娱乐圈数十年,张家辉似乎依旧没有习惯喧嚣的社交场,他是一个不喜欢听闲言闲语、是非八卦的人。“好多人喜欢讲这些,但我不想听,最好一个都不知道。”

  他也清楚,那些“八卦”是旁人用来拉近距离的秘密武器,有时拒绝了他人的“好意”,还会被吐槽不识货,“这个秘密都没什么人知道”!

  喜欢寂寞又怕人多的张家辉,习惯了独行的滋味。“当许多人环绕在你周围,我不敢说每一个人都会这样,但总有那种嫉妒你过得好的人。所以你要懂得,当你无论开心与否都好像找不到人来分享,你距离成功就又近了一点。”

  “其实我是i型人。”或许是感觉话题太过严肃,张家辉冷不丁地抛出了一句时下流行的“梗”。当记者追问他具体的“MBTI”类型时,他却又明显一脸茫然地回答:“我也不清楚这是什么。”

  虽然搞不懂MBTI,但张家辉享受独处、善于从自身汲取能量,“i人”属性无误。在生活中开启“节能模式”的张家辉,将自己储藏的能量全部释放在角色里。

  “我很热爱自己的工作,也认同自己是一个好演员。但我觉得自己演张家辉,演得最差。”

  在演员的身份里,张家辉自认每次都能将最好的一面呈现出来;可一旦转换到现实生活中,他对自己的表现并不满意。

  “在镜头前,你想做什么事情都可以。可现实中,从来没有人能提前告诉你剧情要怎么演、故事会怎样发展。”张家辉说。(完)

【编辑:周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