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21 16:53:55 来源: sp20241221
中新网 北京9月6日电 (记者 孙翔)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峰会在北京举行期间,每当夜幕降临,北京奥林匹克塔就会上演具有非洲特色元素的灯光秀。灯光秀用色明艳,彰显非洲大陆特有的活力。
现实中,非洲的生物多样性令人赞叹,全球至少五分之一的已知哺乳动物、鸟类和植物物种生活在非洲。
“与动物朝夕相处,观察它们的一举一动……某种程度上,你会惊奇地发现,关于生命的一切总是相通的。”野生动物摄影师陈见星(网名“非洲的青山”)在非洲草原工作观察拍摄野生动物十余年,他曾在书中写下这样的感触。
图为非洲母狮与其幼崽(资料图)。(陈见星 摄)陈见星在接受 中新网 记者采访时说,中非在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合作潜力巨大。以坦桑尼亚为例,该国将几乎三分之一的国土面积开辟为野生动物和植物的保护区,其国家公园的制度和建设对中国很有借鉴意义。
坦桑尼亚第一个国家公园塞林盖蒂国家公园,成立于1951年。这个公园成立到现在切实保护了整个稀树草原生态系统,当地野生动物的数量稳步增长,比如角马的数量,从20世纪50年代的9万余只上升到目前的150万余只。
图为角马群渡河(资料图)。(陈见星 摄)基于长期观察,关于大象、角马、狮子、猎豹等关键物种,陈见星保存了很多动物行为研究资料,也想和国内的有关机构进行对接,将研究系统化、科学化。
他认为中国云南亚洲象保护中心对于亚洲象的保护,与坦桑尼亚关于非洲象的保护之间有很大的合作空间。双方面临同样的挑战和困难,如象群跟当地居民如何协调关系等;双方可以分享经验,促进研究人员的交流。
“野生动物保护相对直观可感;野生植物虽不言不语,但其保护同样具有紧迫性。”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主任、中国科学院中-非联合研究中心主任王青锋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保护生物多样性有现实的需求。
图为猴面包树(资料图)。(王青锋 摄)被誉为“生命之树”的猴面包树,是非洲一道奇观。王青锋所在的研究团队今年5月发表一项有关马达加斯加猴面包树的研究,提出需要综合考虑面包树的社会影响力,提高该树种的防护等级。
王青锋说,受城市化发展、农业发展、气候变化等诸多因素影响,了解一个国家的植物分布、生存状态非常必要且紧迫。
作为《肯尼亚植物志》的中方主编,他长期在非洲进行野生植物研究。此外,研究团队也注重与肯尼亚博物馆、当地大学开展科普活动,通过高山植物识别手册等出版物,让公众更多了解肯尼亚生态环境。
他指出,中方研究设备和经验丰富,可以与外方研究者合作,“把我们的技术和经验与他们的需求结合在一起,互惠互利。”(完)
【编辑:付子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