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新华时评·用好总书记指导的方法论|深刻领会因地制宜对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意义

发布时间:2024-11-16 16:16:59 来源: sp20241116

  新华社北京3月6日电 题:深刻领会因地制宜对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意义

  新华社记者刘怀丕、王亚宏、杨柳

  3月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此次,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因地制宜”的要求,是对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最新论述,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和路径。

  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四个字,蕴含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方法论。

  因地制宜,是基于对中国国情的深刻把握。

  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各地资源禀赋和发展水平千差万别,发展的重点难点不尽相同,不能简单套用单一发展模式。

  因地制宜,是基于新质生产力的丰富内涵。

  新质生产力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不仅局限于“高精尖”,也包括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等内容。不同地方的发展阶段不同,新质生产力发展也会呈现不同的区域特征。重要的是分类实施,要根据本地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等,有选择地推动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紧扣科技创新的核心要素,在固长板、补短板、锻新板上狠下功夫,探索出发挥本地优势、展现本地特长的新路子。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在部署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时提出,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深入推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加快培育形成新质生产力涉及多方面的内容,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只是其中之一。虽然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但决不能忽视、放弃传统产业。

  对传统产业与新质生产力的关系,要用全面、辩证、发展的眼光观察和理解。传统产业不等于落后产业、无效产业,是很多地方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基座。一方面,传统产业为新质生产力提供支撑;另一方面,当传统产业注入创新力量,也能“老树发新枝”,形成新的活力。

  因地制宜,是求实效、谋长远的必然要求。

  当前,发展新质生产力,各地各部门积极行动、干劲十足。越是此时越要冷静,不要一窝蜂,不要赶时髦,更不要搞未立先破,不能新的吃饭家伙还没拿到手,就把手里吃饭的家伙先扔了。也不要搞行政强推,否则很可能导致项目投资过多、产能过剩严重,反而影响地方经济社会正常发展。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谨防脱离实际、盲目攀比、任性蛮干等种种不良倾向。

  新质生产力发展得好不好,说到底要看实效。立足实情,求真务实,真抓实干,才能让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促进社会生产力实现新的跃升。 【编辑:梁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