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除阻碍创新之“墙”(评论员观察)

发布时间:2024-12-24 11:30:56 来源: sp20241224

  市场经济通过“无形之手”的调节,形成了无数经营主体进行竞争合作的平台。加强协同融合,不仅能提升资源配置效率,降低产业成本,也能提高服务质量,做大市场蛋糕

  处理好自主创新和开放合作的关系,以更加开放的思维和举措深化国际创新交流和产业合作,就能与各国一道更好共享发展红利

  

  近年来,“低空经济”成为热词。前不久,北京、上海、常州、杭州、合肥等15个城市宣布携手共建低空经济生态圈,计划到2025年打造100个示范项目。合作探索低空智能网联监管和服务模式,共同推进低空创新产业链的完善和发展,这样的“破壁”共建,助力低空经济行稳致远。

  创新是发展的第一动力,协同是激发动力的重要催化剂。现代产业通常都具有较长的产业链条,涉及众多配套产业、应用场景,只有加强协同,才能让上下游同频共振。制造1辆新能源汽车,涉及上百家供应链企业,如何实现高效配合?生产1台智能电视,来自不同企业的原材料有1000多件,如何进行全流程质量追溯?组装1辆轨道列车,要有400余家供应商通力合作,如何碰撞出智慧火花?协同创新是重要的方法论。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单打独斗不行,握指成拳才能形成合力。

  产业链上下游需要协同,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间也需要协同。回顾过去几次科技革命,某个产业的技术突破一般是经济跨越式增长的“原动力”。今天,数据成为新型生产要素,数字技术就是这个“原动力”。比如,一些大企业建设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能服务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中小企业在数字化探索中形成的经验和样本,又能反哺产业链和创新链,让大企业也受益。市场经济通过“无形之手”的调节,形成了无数经营主体进行竞争合作的平台。加强协同融合,不仅能提升资源配置效率,降低产业成本,也能提高服务质量,做大市场蛋糕。

  很多时候,产业协同创新,很难完全依靠“无形之手”,需要“有形之手”该出手时就出手。比如,长三角G60科创走廊沿线9个城市的1700余家企业,被纳入国产大飞机供应商储备库,背后是不断优化的跨区域合作机制。从科创走廊九城市构建“联盟+基地+园区+基金+平台”跨区域合作体系,到建立产业链供应链协调联动机制;从开展关键技术联合攻关,到授牌产城融合发展示范区……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科创走廊加速整合资源,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这启示我们,产业协同不只是物理空间上的集聚,更意味着紧密对接并发生化学反应。增强区域交通互联性、政策统一性、规则一致性、执行协同性,有助于催生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提升创新效率。

  从更宏阔的视野来看,协同不限于某个产业链,也不限于一国之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国应该加强创新合作,推动科技同经济深度融合,加强创新成果共享,支持企业自主开展技术交流合作,让创新源泉充分涌流。”前几年,我们主动引入美国特斯拉公司,产生“鲇鱼效应”,激活了中国新能源汽车制造的“一池春水”,成为产业协同激发创新活力的生动案例。当今世界,各国利益深度交融,国际产业分工合作无处不在。面向未来,处理好自主创新和开放合作的关系,以更加开放的思维和举措深化国际创新交流和产业合作,就能与各国一道更好共享发展红利。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加强创新资源统筹和力量组织,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坚持优势互补、协同融通,凝聚众智、集聚众力,我们定能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以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 人民日报 》( 2024年10月31日 05 版)

(责编:白宇、曲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