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1-07 08:37:07 来源: sp20250107
中新网 北京11月15日电 题:全力以“复” 北京灾后重建按下“加速键”
中新网 记者 吕少威
2023年7月29日20时至8月2日7时,北京市遭遇了历史罕见特大暴雨,门头沟、房山、昌平等地受灾较为严重。当前,寒冬已至,受灾地区重建工作已到何进度?记者14日来到昌平新城滨河森林公园、流村镇漆园村等多地进行实地探访。
昌平新城滨河森林公园位于昌平新城核心区域,是联通老城片区和东扩片区的绿色枢纽,也是重要的生态廊道。受今年极端降雨及十三陵水库泄洪等影响,公园部分区域被淹没。当前,公园正在进行重建工作。
据昌平区公园绿地管理中心高级工程师黄小红介绍,截至11月14日,累计出动各类工程机械940台班、工作人员3800人次,开展水毁设施清理、翻晒土方、工程放线、苗木选择等工作。
11月14日,昌平新城滨河森林公园正在实施修复工程。记者 赵隽 摄昌平区园林绿化局城镇绿化管理科科长门云表示,重建项目于9月启动,计划明年6月完工。届时,公园防洪抗灾的韧性将进一步提升。公园重建开放后,在功能布局上将更加注重市民的休闲健身活动需求,通过整合零碎空间合理配置更多的生态游憩和体育健身场地。
在暴雨中,许多居民的房屋被冲毁,保障民众温暖安全过冬是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据昌平区住建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昌平区纳入修缮重建的受损房屋共计449户,其中修缮房屋379户,重建房屋70户。目前,修缮房屋已全部竣工,重建房屋已竣工12户。
流村镇漆园村低保户赵玉岭家的房屋在暴雨中坍塌。今天,记者看到,一座崭新的住宅已基本搭建完成,建筑工人正在加紧施工。昌平区住建委相关负责人称,本月底即将竣工的房屋可以保证赵玉岭一家在温暖中过冬。
看着新房子,赵玉岭称,在区里的帮助下,自己将住进新家,内心十分感激。
在特大暴雨中,昌平区多条道路损毁严重,其中,南雁路连接着昌平区南口镇和门头沟区雁翅镇,是昌平区内受灾最严重的公路。在前期抢通保通工作中,北京市交通委员会昌平公路分局经过不懈努力,56个小时打通全线生命救灾通道,12天铺筑完成水毁路段一上一下两车道的临时通道,社会交通恢复正常。
11月14日,工人在修复南雁路。记者 赵隽 摄9月29日,涉及昌平区南雁路、高芹路、下店路、水南路、李流路、亭阳路6条普通公路的恢复重建工程启动。
据北京市交通委员会昌平公路分局工程管理科科长聂雪峰介绍,在工程建设中主要面临交叉施工多、作业时间短的挑战,他们提前与水务局、电力公司等恢复重建单位及时对接,互相配合创造施工作业面,科学安排施工工序,保障各单位恢复重建项目能够有序开展。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及时调配充足人员物资和机械设备,多点位分段同时施工,形成流水作业和平行作业模式,在保质保量的基础上,争取以最快速度完成作业。
目前,亭阳路恢复重建工程已完工,其余5项道路恢复重建工程预计于明年汛期前完成。记者在发电站村北侧的南雁路施工段看到,路侧的挡墙已基本完工,压路机、挖掘机等大型工程机械正在繁忙作业,清理路边碎石的施工人员大汗淋漓,路一旁平整的柏油临时道路上车辆有序通行。
记者一行沿着水活路一路向南,来到狼儿峪村。正在该村进行巡检的国网北京昌平供电公司运维检修部主任高明亮回忆起特大暴雨期间抢修工作时介绍,为抢修暴雨中受损线路,国网北京昌平供电公司第一时间组织力量抢险复电,先后投入340人、94辆车、4台发电车、42台发电机、28台大型机械和60台应急照明设备;新建和维修线路28.98公里、新立电杆288棵、修理和新装柱上开关46台、修理和新装柱上变压器17台。8月3日21时许,北京昌平区流村镇老峪沟地区村民家中的灯亮了起来。至此,除了已完成灾民安置转移的5个村,昌平区22个受灾有人村全部恢复供电。
11月14日,国网北京昌平供电公司工作人员正在狼儿峪村进行供电巡检。记者 赵隽 摄随后,国网北京昌平供电公司又打响电网灾后重建“百日攻坚战”。统筹调度施工力量,投入260人、70辆车,8月16日开始流村地区线路重建工作。克服地形复杂、道路不通等因素,9月底率先恢复受特大暴雨影响的全部主网架结构,10月底高质量完成所有现场重建和补强工作。
记者在此次采访途中,一路手机信号良好。北京铁塔昌平分公司维护负责人宋浩向记者表示,在特大暴雨中,昌平区共计122余处基站、近1084公里光缆受损。经昌平区政府统计,全区累计144个村庄出现通信中断现象,铁塔公司通信基站长期中断业务站点122个,受损需整治基站53个,其中通信塔倾倒2个,通信塔歪斜需整体整治5个,被淹机房/机柜14个等。
宋浩说,铁塔公司在灾情出现第一时间开展抢修工作并加强现网基站的抗汛能力,经全力抢修,到8月2日0时全部村落已依靠发电及卫星电话取得联系。到8月5日,全部受灾村落基础通信能力已恢复。截至11月14日,122个基站已恢复117个,剩余5个基站正结合道路及河道重建进度一同推进复建作业。(完)
【编辑:李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