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群时代的大湾区发展密码

发布时间:2025-01-02 02:44:44 来源: sp20250102

  中国正进入城市群和都市圈的时代。

  2023年12月,全国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强调,要以城市群、都市圈为依托构建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格局,着力解决城市发展中最迫切最突出的安全韧性问题。

  相关规划早已加紧出台推进。2023年12月底,国新办举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情况新闻发布会,强调要把大湾区建设的重要部署落到实处,并进一步解读了《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总体发展规划》等。

  差不多同一时间,《京津冀自贸试验区协同发展行动方案》签署,公布16条促进区域互联互通举措。不到一个月前,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则进一步深化了长三角城市群多领域协同发展的部署。

  当前,多种资源正向城市群集中,中国已进入由城市群带动的区域发展新阶段。数据显示,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约70%来自几大主要城市群。其中,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是成熟度最高的三大城市群。

  其中,大湾区城市群又以最高的人均GDP、地均GDP、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城镇化率,展示出强大的高质量发展潜力;大湾区内的几个中心城市也形成了相应都市圈,迈向平衡发展。

  在“强城时代”,粤港澳大湾区正靠着不同城市的融合发展,找到全新的均衡点,爆发更强的竞争力。

  ●南方日报记者 吴欣宁

  都市圈,新的增长极

  城市群历经多年发展,开始出现一个趋势,那就是形成都市圈的发展。

  2023年12月20日,广东省政府网站发布广州、深圳、珠江口西岸、汕潮揭、湛茂五大都市圈发展规划。规划期为2023—2030年,展望至2035年,因地制宜为五大都市圈明确发展“路线图”。五“圈”齐发,为广东城市群高质量发展再添一把火。

  都市圈,是城市群内部以超大特大城市或辐射带动功能强的大城市为中心,以1小时通勤圈为基本范围。近年来,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等国家级城市群,关于都市圈的规划层出不穷。上海都市圈、宁波都市圈、成都都市圈等日渐崛起为中国城市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

  为何会有都市圈?有研究表明,城镇化率超过50%以后,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功能显著增强,核心城市与周边中小城市开始加速形成都市圈。而长三角、京津冀、大湾区等城市群都有很高的城镇化率,其中大湾区最高,为87.5%。上海交通大学教授陆铭认为,中国将在未来形成几十个围绕着中心城市、半径在30—80千米不等的都市圈。

  事实上,在国家规划出台前,都市圈早已在国内形成,并凭借巨大的资源流动与人口集聚效应,成为区域发展引擎。

  以广佛都市圈为例,早在2010年,彼此相邻的广州和佛山两城就开通运营了一期地铁,这是国内首条跨越地级行政区的地铁线路。如今广佛地铁数量甚至超过杭州跟一些远郊区,如富阳、临安的连接线路。这加速了广佛都市圈的成型。目前,广佛每天多达171万人次通勤;广佛跨城通勤人口32万人。

  另一个有名的上海大都市圈,近年来也通过杭州湾跨海大桥、多条城际铁路,拉近上海与杭州、宁波、苏州等城市的时空距离,加速一体化进程。这也让长三角变得越来越像一个市。

  未来在大湾区内,广佛一体化的都市圈范围之内,人口有可能达到3000万以上。上海及毗邻地区半径50—80千米范围内的都市圈,人口则可能集聚到4000万以上。不仅如此,都市圈内也已形成了稳定的产业分工,比如广佛形成了“整车—零配件”的空间产业集群;上海与苏州、宁波等地也有紧密的创新金融—制造加工的产业互动。

  都市圈带来的集聚与联动效应,让城市爆发出强大的经济发展势能。

  一体化的“场效应”

  强调内部的协同发展,是城市群与都市圈进化发展的最重要逻辑。而这也是大湾区成为世界级城市群的一张王牌。

  首先是“硬联通”的强大。

  交通通达度的持续提升,让大湾区变得越来越“小”。广深港高铁自2023年1月15日分阶段恢复开行以来,上半年发送跨境旅客608.7万人次,目前已覆盖内地49个城市68个车站,每日开行跨境列车达182列。它让香港与广州、深圳的时空距离缩短为1小时,并串联起一条接近10万亿元GDP的经济带。

  不仅如此,粤港澳大湾区首个铁路现代综合枢纽广州白云站的通车,以及深江铁路、珠海高铁和城际铁路的建设等,也将让珠三角城市和香港、澳门进一步融入一张交通网,缩短彼此的时空距离。

  其次是“软协作”的强劲。

  一方面,城市的创新实力日益高涨。粤港澳大湾区这个超级都市圈R&D经费投入强度从2012年的1.9%提升至2022年的3.4%,十年接近翻倍。

  大湾区城市群内,一些都市圈中心城市的创新力更是在国内领跑,比如深圳。2022年,深圳R&D经费投入强度高达5.81%,远超上海(4.44%),体现出创新研发上强大的钱袋子实力。此外,另一都市圈中心城市广州和产业型城市东莞、惠州的研发投入强度也均超过3%,越过了创新型国家2.8%的门槛。

  另一方面,在创新实力加持下,不同创新资源突破制度壁垒在大湾区内加速流动,形成科创协作的“场效应”。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在香港设立了分部,并拨付了内地首笔跨境科研经费。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则在南沙建成开学,开学后仅半年时间,就和大湾区多家龙头企业建立了十余个联合实验室、联合项目。其二期项目还将配备从本科到博士的全系列培养体系,联通位于香港清水湾的港科大的科研基础及其布局在大湾区内的其他科研平台、校友资源和国际联系。

  100公里外的珠海,澳门大学在大湾区设立了首个产学研示范基地——珠海澳大科技研究院。截至2023年10月,这家研究院累计获得超过150项政府科技资助项目,开展联合研发、委托研究等商业项目超过100项,项目总金额超2亿元。

  阔步迈向宜居城市

  城市群和都市圈竞争力的另一大衡量指标,是开放与宜居度。这方面,粤港澳大湾区同样在加速前进。

  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三大城市群中,大湾区的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是最高的,2022年达到63.99%。大湾区金融、服务业、科技等高附加值行业的快速发展,为城市提供了更多便利与服务。其带来的一个结果,就是城市功能和宜居宜业度的进一步增强,及其迸发出的都市活力和吸引力。

  人口数据也能佐证大湾区的吸引力。人口向城市群、都市圈集聚,向经济更发达、收入水平更高、能提供更多就业机会的地区流动,是大势所趋。近10年间,大湾区常住人口增长了26%,远高于长三角(10.6%)和京津冀(1.8%)。这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各类人才对大湾区生活与就业环境的认可。

  此外,绿色发展也在提升大湾区的宜居度。《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绿色智慧节能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城市建设运营模式初步确立,居民生活更加便利、更加幸福”愿景。2022年,大湾区万元GDP电力消耗量为464.74亿千瓦时,低于长三角与京津冀,突显经济增长的可持续发展成效。

  不过,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供给的不足,也让大湾区在打造宜居环境上存在短板。

  2022年,大湾区每万人拥有病床数为45.52张,低于长三角的64.2张和京津冀的62.64张。在万人专任教师数量指标上,2021年大湾区城市群为87人,同样低于京津冀、长三角的110人和112人。

  大湾区人口的快速增长,对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配套带来了更大压力,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显然,在提升公共服务的一体化,以增加人口承载能力与缓解大城市病方面,大湾区还有不少路要走。

  好在新的探索层出不穷。2023年4月,广东公布了第一批粤港澳大湾区规则衔接机制对接典型案例20个,其中民生融合类5个。它们围绕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领域推进规则衔接、便民利民惠民,以“小切口”撬动三地民生融合“大变化”。

  不久前国新办举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情况新闻发布会,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法务司司长张永春表示,将深度对接澳门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按照国际一流标准打造优质生活圈,为澳门居民在横琴创业、就业创造更好的条件,推动在横琴生活就业的居民大幅度增加。(南方日报) 【编辑:李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