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响中国】以习近平文化思想引领新时代文艺形象塑造

发布时间:2024-11-22 05:58:10 来源: sp20241122

  2023年10月7—8日,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习近平文化思想首次提出。这是当代中国政治生活的一件大事。习近平文化思想是党在新时代的总体文化思想纲领,具有鲜明的整体性、时代性和开放性。习近平文化思想既有文化理论观点上的创新与突破,又有文化工作布局上的部署要求,明达体用、体用贯通,明确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路线图和任务书,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并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展现出了强大伟力,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一个不断展开的、开放式的思想体系,必将随着实践深入不断丰富发展。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进一步理解、研究、阐释,自觉贯彻落实到思想文化工作各方面及文艺评论事业之中。

  文艺工作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的重要论述,从美学的和文艺的角度集中体现了其文化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10月召开的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明确提出的“中华美学精神”重要命题,就是包含在“中国精神”之中的。这一“中国精神”,正是属于文化思想的。在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谈到的第四个问题就是“中国精神是社会主义文艺的灵魂”。文艺批评和创作是文化工作的重要部分,也是意识形态的审美部分,著名文艺理论家童庆炳先生和钱中文先生以“审美意识形态”来定义文艺的性质。文艺既有自己的特殊性,又有文化的普遍性。

  在文艺的场域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经典文艺形象”是具有鲜明的新时代色彩的基本命题。“经典文艺形象”超越于以往文学叙事中的“典型形象”“典型人物”,在更高的层面上将文学与其他艺术门类的经典之作加以整合。经典文艺形象是综合性的艺术创造的产物,融会贯通不同艺术媒介的特性,以鲜明直观的审美效果唤起普遍的审美共通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经典之所以能够成为经典,其中必然含有隽永的美、永恒的情、浩荡的气。经典通过主题内蕴、人物塑造、情感建构、意境营造、语言修辞等,容纳了深刻流动的心灵世界和鲜活丰满的本真生命,包含了历史、文化、人性的内涵,具有思想的穿透力、审美的洞察力、形式的创造力,因此才能成为不会过时的作品。”

  “经典文艺形象”在外延上大于典型形象。“经典文艺形象”不是仅指文学创作,而是面对所有的艺术门类,希望新时代的艺术创作能产生属于自己的经典形象。这种形象未必一定是叙事文学作品的人物形象,而是由不同的艺术媒介产生的不同类型的形象,可以是一支舞蹈,也可以是一幅绘画,可以是电影或电视剧中的某个人物形象乃至一个著名的桥段,也可以是一尊雕塑,或一支歌曲、乐曲。

  经典文艺形象的形象属性大致体现在这样几方面:一是经典文艺形象包含着各个门类艺术特性,以鲜活的、直击人心的形象,唤起普遍的审美共通感。二是经典文艺形象在审美接受过程中获得了审美认同的最大公约数,并在人们的记忆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三是经典文艺形象可以是完整的文艺作品,也可以是或更多是作品中的某个局部、某个片断、某支曲子、某个画面。四是经典文艺形象呈现出鲜明的中华文化辨识度。中国的文学家、艺术家所创造出的艺术精品,植根于中华文化的沃土之中,洋溢着中华美学精神,从作品的艺术表现方面来看,鲜明的中华文化辨识度,是经典文艺形象的重要特征。

  “经典文艺形象”是习近平文化思想在文艺领域中的核心范畴之一,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最新高度,而且是中华民族强大的文化创造力的表征。相对于“典型形象”这个马克思主义的经典概念来说,“经典文艺形象”具有更强的时代性、创新性、人民性。通过“经典文艺形象”这个新时代文艺批评的核心范畴形成过程,我们更为深刻地理解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开放的、发展的特征。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对于广大文艺工作者殷殷嘱托“创作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批评了当时的文艺界“存在着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的现象,存在着抄袭模仿、千篇一律的问题,存在着机械化生产、快餐式消费的问题”,期待文艺工作者能够创造出更多的艺术精品。对于艺术精品,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标准。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的开幕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又明确指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精神。任何一个时代的经典文艺作品,都是那个时代社会生活和精神的写照,都具有那个时代的烙印和特征。”2021年12月召开的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的开幕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又明确提出了“经典文艺形象”的重要概念。这是一脉相承而又不断发展的。“经典文艺形象”是属于时代的,是属于人民的,也是彰显着鲜明的创新精神的。相对于“典型形象”而言,“经典文艺形象”应该是我们这个时代关于文艺创作的最高审美价值标准。

  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是我们每一个文艺理论、评论工作者的历史责任。在更高的高度上、在新的时代节点上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是繁荣新时代文艺批评和创作的思想保证。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应该与我们的文艺评论工作密切结合,并以此为契机,开创文艺评论的崭新局面。

  (作者系中国传媒大学文科资深教授、中国文艺评论(中国传媒大学)基地主任、人文学院院长)

  作者:张晶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编辑:曹子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