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问·中法建交60周年丨中法文化交流早期使者——白晋

发布时间:2024-11-23 12:29:02 来源: sp20241123

   中新社 北京1月27日电 题:中法文化交流早期使者——白晋

  作者 张西平 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首席专家

  全慧 北京外国语大学法语语言文化学院副研究馆员

  2024年是中国和法国建交60周年,两国文化关系源于清朝初年,源于一个核心人物白晋。在中法建交60周年之际,我们将这个重要的历史人物介绍给大家。

  白晋(Joachim Bouvet,1656—1730),字明远,是首批五名由法国国王路易十四派来中国的耶稣会传教士之一,1687年来华,终老于北京,葬于正福寺墓地(旧称北堂墓地或法国人墓地,墓碑现存于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由于其在多方面的开创之功,白晋一直是法国来华传教士中被关注较多的人物。

现存于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的白晋墓碑。受访者供图

  对明清之际来华传教士的理解,要放在1500—1800年的全球史大背景下。16世纪由葡萄牙、西班牙开启的地理大发现,也是西方殖民史开始的历史,拉丁美洲的血管由此被切开,葡萄牙在西非海岸的黑奴贩卖也由此开始;而当葡萄牙从印度洋来到中国南海,西班牙从太平洋来到中国近邻菲律宾,中国与欧洲在晚明相遇。

  1500—1800年(晚明至清中期)的中西接触中,中国是以独立、强大的国家形象展现在世界舞台的,这与晚清时完全不同。葡萄牙和西班牙在中国南海合围时,面对着一个有着悠久文明且强大的中国,同时中国在与它们的接触中,向世界展示出自己的文明与文化。这是人类历史上少有的中华文明与欧洲文明相互平等交流的三百年,是人类文明史的重要学术遗产。白晋就是这一时期法国来华耶稣会士的重要代表。

  白晋来华传教是奉法王路易十四之命,此事件打破了葡萄牙人独自控制中国传教事业的历史。1688年2月到达北京后,白晋曾与张诚(Jean-François Gerbillon,同期来华的耶稣会传教士)二人作为帝王师,教授康熙皇帝几何学、算术、欧洲哲学史、医学、人体解剖学等。其间二人合作用满文编写了实用几何学纲要《几何原理》和《几何原本》,随后又译成汉文,且被选入《数理精蕴》,由康熙亲自审定作序,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满文《几何原本》,书中红色字迹为康熙学习时做的“笔记”。该书为康熙御用原件,全书为手写满文,字里行间有康熙御笔批红,该书入选第一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刘文华 摄

  白晋与张诚给康熙帝讲哲学,不久便因康熙帝患病而中止。不久,康熙帝的热情转到医学和解剖学上,白晋和张诚为此用满语写了与此有关的数本讲稿。之后康熙皇帝想了解疾病的物理原因,于是二人又用两到三个月的时间写了十八篇相关的文章。他们“西医中渐”的代表作包括《格体全录》《西洋药书》等。

  1693年6月8日,白晋奉康熙皇帝命令回法招募新的传教士来华,开中国政府与法国使节外交之先河。第二年1月10日,白晋从澳门出航,直到1697年5月方才抵达巴黎。这一路,他像当年初次来华时一样留下了内容丰富的日记。

2011年9月26日,北京故宫博物院“重扉轻启——明清宫廷生活文物展”在法国巴黎卢浮宫揭幕。吴卫中 摄

  返抵法国后,白晋于1697年发表了两部在欧洲影响很大的作品,一是《中华帝国现状》,在巴黎出版。其全名为《中国现状记·满汉服装图册》(Etat présent de la Chine, en figures gravées par Giffart sur les dessins apportés au Roi par le P. Bouvet),将中国的满汉文武官员及贵族妇女们的服装图样绘成草图,并据此草图制成宫中人员的服装铜版画,共46张,装成一册献给勃艮第公爵及其夫人,在卷首还介绍了中国的政治组织。

  另一本是《中国(康熙)皇帝历史画像》(Portrait historique de l’empereur de la Chine)一书。书中把康熙皇帝描绘成文武全才,并与路易十四进行对比,将二人并列为当时全世界最伟大的君王。该书产生了深远影响,让欧洲人对中国与中国皇帝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此书在1699年以《中国皇帝传》(Histoire de l’empereur de la Chine)为题再版。

2014年4月11日,亚森特·里戈于1702年创作的油画《63岁时着加冕服的路易十四全身像》在北京的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侯宇 摄

  值得一提的是,这部薄薄的小书还引起了莱布尼茨的兴趣,他甚至请求白晋允许将其附在自己的《中国近事》(Novissima Sinica historiam nostri Temporis illustratura)一书中。

  1698年白晋返华时,不仅带回十名新的耶稣会士,更积极促成法国商船“昂菲特里特”(Amphitrite)号远航中国,这在当时也是一项历史突破。此后,他又写就《中国语言中的天与上帝》(Observata de vocibus Sinicis T’ien天et Chang-ti上帝)、《论从中国古书中反映出的三位一体之秘密》(Essai sur le mystère de la Trinité tiré des plus anciens livrers chinois)、《易经大意》(Idea generalis doctrinae libri Ye-king)等书和文章,并曾研究中国的象形文字。

2002年2月16日,在巴黎市政厅广场举行的庆祝中国春节活动。蔚中 摄

  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白晋作为集“西学东渐”和“中学西渐”两大“任务”于一身的学者,无论从著作数量与分量,还是从思想深度来看,他在耶稣会中、甚至在整个明清中西文化交流史上都是独树一帜。作为康熙的近臣,他和张诚一起给康熙及皇子们传授西方数学、医学等自然科学知识;另一方面也将中国的文化、中医、风俗、儒家经典、乃至清廷政治与政体等介绍到西方,成为推动“中学西传”的重要人物。同时,他精研《易经》,试图借此打通中西宗教哲学思想,发展出令人耳目一新甚至过于大胆的“索隐主义”(figurism),作为索隐派的“先生”与追随者们留下了近千页探索中西文化会通之道的手稿,成为中欧初识时代思想交流史的珍贵文献。

2010年9月19日,中国在法国的留学生在巴黎举行“汉服”巡游活动,展示汉服之美。吴卫中 摄

  总结他向欧洲介绍中国的过程,有三项贡献最为人所乐道:一谓《中国(康熙)皇帝历史画像》,多获褒扬,引起极大反响;二谓向欧洲介绍中医,和自己所参与的中国历史上最早、最科学的全国地图《皇舆全览图》的测绘工作;三谓向欧洲宣传、译介《易经》,并通过自己的研究与当时欧洲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莱布尼茨直接交流,成就一段佳话。

  白晋在中国生活42年(包括期间回欧洲的五年),研究中国典籍占据了其中的绝大部分时间。他一生勤于写作,作品成形的也有不少,可惜由于其“索隐派”思想理论太过大胆,加之这一阶段欧洲来华教会内部斗争复杂,白晋作品在欧洲不断被禁,最终得以出版传世的很少。

  尤其是其沉浸《易经》研究几十年所写的大量手稿落入历史的尘埃之中,无人问津。这不仅是其个人的遗憾,更为后来研究其思想的人增大了难度。至于白晋与欧洲的通信,除去在杜赫德等人的巨著中发表的寥寥几则外,多数都鲜为人知,就算人们已知的那批信件也没有被好好地研究:比如众所瞩目的白晋与莱布尼茨的通信,其实也没有被完整地保存下来。

1998年10月8日,法国外交官方苏雅在中国西南地区拍摄的纪实照片在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展出。一些中法交流的资料和实物不断被发掘展示。赵振清 摄

  近年来,我们通过中外合作,致力于尽可能地搜集白晋已刊及未刊作品,乃至论文与信件的手稿,即将通过商务印书馆出版《白晋文集》。尽管未收集到白晋的全部著作,但这已是世界范围内第一次整理出版《白晋文集》,说明通过中外合作,中国学者在中西文化交流史和西方早期汉学的基础性文献的整理与研究方面,已取得一定成果。

  通过这个文集,可以展现出16—18世纪中华文明与欧洲文明之间多维度的深入交流,交错的文化史书写将取代单一的文化史书写,其学术意义重大。从中可以看到四百年前的全球化初期,中国与法国,以及中国与欧洲文化之间的真实历史书写。(完)

  作者简介:

  张西平,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首席专家,北京语言大学特聘教授,《国际汉学》主编,国际儒联原副会长,国务院有突出贡献的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长期以现代西方文化,1500-1800年的中西文化交流史、西方汉学史和中国基督教史为主要研究领域,目前正在从事中西文化交流史、西方早期汉学研究与中国文化海外传播研究。出版专著10余部,发表学术核心期刊论文百余篇。

  全慧,北京外国语大学法语语言文化学院副研究馆员。《法语国家与地区研究》刊物编辑。学术方向为法国汉学史、中法文化交流史。发表论文数篇,出版《艺术群星闪耀时》《漫画艺术史》《高卢英雄历险记》等译著。

【编辑:田博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