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医生“轻临床重科研”关键要厘清职业路径

发布时间:2024-11-25 19:27:30 来源: sp20241125

原标题:解决医生“轻临床重科研”关键要厘清职业路径

“尽管我们近些年发表的高水平论文数量有所增加,但必须承认的是,我们的医学科学研究水平与科技先行国家还有较大差距。我们在个别研究方向的个别点上有所突破,产出一些能发表在高水平期刊的一流成果,但这些点还没有形成面。”在近日举行的第九届“柳叶刀—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与健康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王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坦陈。

“当前的重要任务依然是打好基础”

“《柳叶刀》过去200年发表的论文中,来自中国的只有约1200篇。”王辰分析,这些文章大部分是基于中国本土疾病特征、人群特征等来完成的,“我们对于人类共同的挑战和难题的研究,关于原理性问题的研究,贡献还是较少的。总体来说,我国医学研究水平和我们所服务的人口、医务工作者的数量,以及我们承担的职责和使命尚不匹配。”

“当前的重要任务依然是打好基础。”王辰说,与科技先行国家高效的医教研融合体系相比,我国虽有庞大的临床医师及临床资源,但开展的高水平医学研究却显著不足。近年来,我国顶尖科学家数据攀升至全球前列,总人数仅次于美国,但是医学领域顶尖科学家,尤其是从事临床医学研究的顶尖科学家严重缺乏。

将临床能力与学术水平分开评价

今年早些时候,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在北京、上海、武汉等地开展了医学科研资助需求与政策调研。随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窦贤康向媒体透露,计划明年进行试点,加强对临床医学科学家的资助力度,为愿意做科研的优秀医生单列一个赛道,增加杰青名额。窦贤康当时表示:“我们要求申请者是一个好医生,同时也要有兴趣做科研,鼓励他们与做基础研究的科学家合作。”

王辰持同样的观点。“每一个医生都应该搞科研,哪怕是村医,也要对病例进行分析总结,进行质朴的研究。我国目前尚无专门的医学科学资助体系,如果自然科学基金能单列一个资助医生的渠道,可以提升医学的研究水平。”

然而,要求医生一定发论文却是个有争议的话题。当论文数量、影响因子成为评职称与晋升的主要指标时,“轻临床重科研”的现象被广为诟病。此前一些期刊通报的论文造假案例中,医学也是重灾区。

“这是因为我们对医生的职业发展路径设计不清晰。”王辰分析,国际通行做法是,医生可以选择以科研为主,也可选择以临床为主,或二者兼顾,这三种路线有不同的发展路径。“我们的医生职称分为住院医生、主治医生、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等,不管你是侧重科研还是临床,都是一个考核标准,将临床工作能力与学术研究水平混同评价,这就出现了很多奇怪的现象。”

“虽然我们近年来对医生的评价体系做了许多改革,但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是要将医生的职业发展路径设计得更清晰、更科学。”王辰说,如果将医生的职称职业发展分为两条路径,一条为医疗路径,以医疗工作为主要指标,职称为主治医师;另一条路径为学术路径,以学术研究水平为考核指标,职称设为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一名医生可以只选择医疗路径,职称只评至主治医师,依据医疗工作的质和量决定薪酬;也可以选择同时在学术路径上发展,另外再评定学术职称。“由此,不再存在医生‘需要不需要写论文’的困扰。”

全方位培养多种类医学人才

从更长远的医学人才培养角度看,王辰一直强调,医学一定要打破只是主要基于生物学的局限,而应该和多学科结合,体现医学本源的多学科性。

“医学的基础不仅仅是生物学,自然科学中的理学和工学,社会科学中的法学、政治学、经济学等,人文学科中的哲学、艺术、文学等,都是医学的基础学科,我们应该把这些学科的基因植入到医学的机体里,培养出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中国复合型医学人才队伍。”王辰说。

北京协和医学院2018年推出的医学专业“4+4”培养模式改革试点班正是践行了这一理念。从今年4月开始,北京协和医学院分别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携手创办本科与博士相衔接的“协和医班”,并按照“4+4”学制,培养复合型医学人才。

“我们希望依据正确的学理重塑医学教育体系,培养一批能够以多方面、多种思想与方法解决关键问题,有效维护人类健康的多种类医学人才。”王辰说。

(记者 操秀英)

(责编:郝孟佳、李依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