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30 03:21:39 来源: sp20241230
中新网 昆明2月21日电 (陈晨)龙年初始,73岁的佤族阿婆陈志和登上了2024年云南省春节文艺晚会的舞台。身穿佤族服饰的陈志和精神矍铄,踏着欢快的节拍,和“80后”“00后”佤族歌手同台献上佤族乐曲《薅秧歌》。
图为陈志和(右一)演出剧照。晚会主办方 供图陈志和受阿佤山滋养的嗓音不落矫饰,即使经过悠长岁月但依然自然有力、透亮温暖。全国各地的网友纷纷给出好评——“民族的才是世界的”“阿婆原生态唱腔一开嗓,满是云南乐山好水。”
人生七十古来稀,但依然能欢歌载舞在佤族看来并不是稀罕事。佤族的创世史诗“司岗里”说,佤族人从葫芦里诞生,会走路就会跳舞,会说话就会唱歌。时至今日,佤族人民仍然在婚恋、节日、生产劳动等日常和仪式中唱起古老的歌谣。
佤族不立文字,其音乐来源于生活并在生活中口耳相传、自然撒播。在火塘边家人闲谈和歌时,在人们劳作唱山歌时,在拉木鼓节相聚欢乐时……歌谣总是响起,为陈志和搭建起自然充盈的课堂。
“我从小和长辈们在田间劳作,劳动很辛苦、枯燥,他们就用歌声驱赶辛劳,我就是这样学着唱歌。”陈志和也说不清究竟谁是她的老师。
除此之外,陈志和经常与同村的朋友互教歌曲。音乐在阿佤山生长出快乐恣意,如果遇到某一方没有记全歌曲的情况,她们就你一句我一句,直到把歌曲补充完整。
图为陈志和在歌唱。晚会主办方 供图1976年,陈志和进入沧源县城的皮革厂工作。她回忆,刚开始到工厂工作时,因为生活空间和节奏的变化,她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再唱歌,时常觉得苦闷。有一次,她在工作时听着机器吱吱嘎嘎的声音,不禁唱起熟悉的调子,“没想到厂里很多人都被吸引了过来,夸我唱得好听,还想和我学”。
在那之后,别人耳朵里的噪音成了陈志和歌唱的伴奏。在她看来,“只要能让佤族音乐流动,就能感到生活的自在。”
退休后,陈志和加入县里的“夕阳红”乐队,从田野、工厂到佤歌大赛、新米节、摸你黑狂欢节,她尽情歌唱。
音乐在陈志和这里自然流淌。“很多歌名我不知道用汉语怎么说,但我就是会唱。”陈志和能用佤语说出30多首歌名,还有许多歌只要她能稍微哼出曲调,总能唤醒记忆完整唱出整首歌。
“我一直热爱唱歌,有能唱歌的机会就珍惜,没有就过自己的日子。”陈志和说道。
陈志和用一颗平和的心快乐歌唱着,吸引了音乐路上的同行者——“80后”佤族音乐人、制作人茶艾南。茶艾南一直致力于民族音乐与现代音乐的融合发展,其制作的《UP耿马》等作品甚至红到了东南亚。
此次云南省春晚,茶艾南将佤族传统乐器和吉他、合成器进行结合,重新编辑制作了《薅秧歌》,与陈志和携手登台演绎。“这些年轻人很喜欢听我的‘老古董’”,陈志和没想到自己会和一群年轻人打成一片。
20世纪60年代,一首《阿佤人民唱新歌》传遍大江南北,唱响了阿佤人民翻身把歌唱的新面貌。近年来,越来越多佤族青年加入到传统音乐创新发展的队伍中来,《巴绕》《通撒美》等歌曲如一股清泉流出了阿佤山。阿佤人民再次唱起开放融合的新歌。
因有源头活水来,唱着山歌的阿婆从县城唱到了省城,从昆明再到深圳,带着阿佤山的歌声越唱越远。如今,阿婆还开始了全国各地“接通告”的日常。
这次能登上云南省春晚,陈志和非常激动。她说“如果自己一个人上台还是会紧张,但是和年轻人一起就信心十足。希望更多人能够听到佤族的音乐,也希望这些音乐永远流传下去。”(完)
【编辑:黄钰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