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行丨看见千年前的“真卿” 解锁浙大艺博馆镇馆之宝

发布时间:2024-11-23 11:46:32 来源: sp20241123

  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的西南角,有一处极简主义风格的建筑,灰红砖墙凹凸有致,现代科技感与历史艺术感交相辉映,这就是浙大艺术与考古博物馆。总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的浙大艺博馆是一家艺术史教学博物馆,涵盖了从史前文明到近现代各个时期的珍贵文物艺术品,今天的《文化中国行》“打卡”浙大艺术与考古博物馆,我们一起走进这里,对话古人、感受不同文明间的交流互鉴。

  穿越时空

  邂逅人文之美

  8月的杭州,夏日炎炎并未阻挡大家游览博物馆的脚步。在浙大艺博馆,每天都有4000多人前来参观,现场火爆。看展听讲解、拍照记录、盖章打卡,大家沉浸其中,乐趣多多。

  总台央视记者 吴汶倩:这块公元前3000年在美索不达米亚发现的楔形文字泥板,是浙大艺博馆“丝绸之路上的亚洲文明”展上最古老的一件文物。这个展在暑期热度非常高,不少观众专门为它而来,因为这里汇聚了亚洲各地古老文明的瑰宝,大家能亲身感受到什么是文明交流互鉴。

  这只唐三彩凤首陶瓶展示了这种造型如何从东地中海沿岸的玻璃容器、经由伊朗传入中国,并成为唐代风靡一时的凤首瓶;距今3000多年的玻璃项链并不透明、却在当年比黄金更珍贵;胡人骑骆驼陶俑、乐舞图壁画、文官陶俑……仿佛瞬间穿越回盛唐时期的长安城。两百多件海内外博物馆的珍贵藏品跨越千年来到你眼前。在这里重走丝绸之路,一路都是惊艳。

  观众郑卉馨:我听了乌德琴,感觉它和中国的琵琶还是挺像的,对丝绸之路上的整个亚洲的文明体会更深。

  导览讲解、免费开放……浙大艺博馆开馆之日起就努力打造成为一个艺术与考古的大课堂。如果你想学习考古知识,可以来看《造物之美》常设展,这里不仅有镇馆之宝——唐颜真卿的《西亭记》残碑,还把小横山南朝墓室挖掘出的画像砖搬了过来。

  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馆长 刘斌:学校要把我们博物馆作为一个美育教育、素质教育的基地。我们按照人类的物质文化的发展角度梳理了这样一个展览。希望能通过陶瓷、青铜、玉器还有漆器来展示我们中国人这样的文化发展。

  这个暑假,浙大艺博馆还有一个展,上新第一天就涌进了近5000名观众,它就是“盛世修典——‘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成果展”之“绘见:山水中的古典世界”专题展。

  《春山读书图》《桃源仙境图》……220多幅中国古代绘画精品的高清打样稿,可以一次性看过瘾。从历史画卷看古典世界,你想知道古人是如何耕地织布的吗?策展团队费尽脑汁,花了快一年时间来做研究和设计,选取了整体、局部和细节等多种类型的图像来呈现山水画中的万千气象和璀璨人文。

  展览策展人、浙江大学中国古代书画研究中心首席专家 陈野:这幅画是北宋一个画家李成画的《晴峦萧寺图》,在这个整幅的巨型画作中,它有一个局部,它是三种建筑的样子,也是三种商业业态的体现。在整幅画里它不太起眼,我们就把它截取局部给它放大,把跟历史文化内涵有关的内容放大。

  颜真卿碑刻

  校友捐赠镇馆之宝

  在浙大艺博馆的一号展厅,最为引人注意的便是一块具有裂痕的石碑,它就是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唐代颜真卿的《西亭记》残碑,这可是许多参观者慕名前来必看的宝贝。这件宝藏藏品背后有什么故事,一起解密镇馆之宝。

  浙大艺术与考古学院博士生 刘影:现在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颜真卿《西亭记》残碑,我们可以看到这块碑由中部自左向右横断,它的上面部分保存较为完好,同时还可以看到真卿二字。颜真卿的传世的书法作品主要以碑刻为主,而全国大概仅有10余件。这块碑刻是颜真卿在湖州时期唯一流传下来的并保存在我们浙江的碑刻,是我们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时光流转,残碑经由校友的捐赠,2019年在浙大艺博馆开馆之际再次与世人相见,让我们得以与1200多年前的大书法家颜真卿有了跨越时空的交流。

  浙大艺术与考古学院博士生 刘影:这是颜真卿在唐代大历十二年,即公元777年亲自撰写并书丹而成的。西亭是由当时南朝梁的吴兴太守所建的文人雅集之所,然而到了唐代,这座亭子年久失修逐渐被破坏,当时的乌程县县令李清将这件事上报给当时的湖州刺史颜真卿,请求修缮这座亭子,颜真卿便欣然同意,于是亲自撰写碑文内容。

  阳光透过玻璃窗打在残碑上,颜体书法的浑厚大气、方正刚直一览无遗。

  见这块残碑,就如见颜真卿其人。这位唐代名臣在安史之乱时,身为平原太守的他在北方率先起兵对抗叛军,官至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公元784年,被派遣去劝服叛将李希烈,他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慨然前往,凛然拒贼,终被缢杀。颜真卿用气节诠释了“字如其人”。

  拥抱科技

  让千年丹青活起来

  在浙大艺博馆,有一个展厅自2023年2月起固定为“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成果展的长期展示空间。由浙江大学、浙江省文物局编纂出版的“中国历代绘画大系”项目联动全球260余家文博机构,入编一万两千多件(套)中国古代绘画作品。

  在这次7月底上新的“大系”成果展上,一幅流动起来并风格多变的西湖十景图让人耳目一新。这是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图像数据实验室团队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画”出来的。这是怎么做出来的?一起去看看浙大艺术与考古学院青年科研工作者是如何去拥抱人工智能、激活古代绘画的无限可能的。

  屏幕上,清代画家董邦达的《西湖十景图》以一种全新的视觉形式映入眼帘:时而呈现北宋王希孟的青绿山水风格,或用南宋画家李唐的峭劲用笔绘出,让人不知不觉间走完了西湖的春夏秋冬。

  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图像数据实验室 陈晓皎:墙面上正好是不同朝代画家的画作,我们希望观众在浏览不同画作之后,也能够看到人工智能技术同样能够学习他们画作的特点、特征,学习了金碧山水、青绿山水,然后生成作品。

  这幅用AI画出来的西湖十景图卷来自浙大艺术与考古图像数据实验室团队。陈晓皎是实验室数据可视化分析组的负责人,她指导6名研究生花了两个月完成了这幅交互设计作品。中国传统绘画是一个博大精深的艺术宝藏,当AI大模型遇到古代画作,需要去学习色彩、笔触、墨色等这些浩瀚、复杂的细节,给团队带来了很多挑战。

  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图像数据实验室 陈晓皎:在前期的数据处理方面,古画是比较复杂的,不同的画家、不同的笔触都有自己不同的风格,然后以及像这种图像数据,你需要构建一个非常强大的知识体系,才能对这个数据深入挖掘研究。

  “中国历代绘画大系”项目不仅给了陈晓皎跨界科研的底气,更是她这三年来几乎全年无休工作的动力。背靠“大系”团队积累多年的出版成果,挖掘、传承中国古代绘画中的中华文明基因密码成了她和团队的天然使命。

  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图像数据实验室 陈晓皎:“大系”的团队近20年的时间,他们在全世界各地去拍摄我们的中国古代绘画,本身它就是一个抢救性的文化保护的工程。我们可能是站在他们的肩膀上去做他们的一个2.0版本。

  拥抱科技,如今在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图像数据实验室,一项项科研成果让千年丹青“活”起来、“动”起来:你可以像古人一样在水榭小憩闲坐,静赏落花游鱼;还可以行走于青绿山水间,感受四季之美。她们希望用科研的微光点亮万家灯火,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进千家万户。

  (总台央视记者 吴汶倩 范满源) 【编辑:李润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