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十大天气气候事件发布 极端天气为何成为新常态?

发布时间:2024-11-18 11:48:02 来源: sp20241118

近年来,“XX年一遇”的高温、暴雨、寒潮似乎频繁了不少,“极端天气”这个曾经略显生僻的气象专业名词也逐渐被公众熟知。国家气候中心1月19日发布2023年国内十大天气气候事件,台风“杜苏芮”北上引发京津冀罕见暴雨洪涝、春季沙尘过程陡增、辽苏皖遭遇强龙卷等让大家印象深刻的极端天气均在列。

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是历史重现率低于10%或打破历史极值,并造成显著灾害性影响的天气气候现象统称,主要表现为发生频率低、事件强度强、社会影响大。尽管屡见报端的“XX年一遇”表述缺乏科学性,但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出现的频率的确在发生变化,呈现频发、广发、强发和并发趋势。

图片来源:国家气候中心

近年我国极端天气呈现哪些趋势?

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贾小龙表示,2023年赤道中东太平洋经历了“三重”拉尼娜向中等强度厄尔尼诺的快速转变。我国暖干气候特征明显,极端天气频发强发,出现诸多破纪录事件。

世界气象组织日前发布新闻公报,正式确认2023年为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对中国和全球来说,2023年都是有气象记录以来最暖的年份。气候异常也引发了全球各地高温热浪、干旱、暴雨洪涝、台风/飓风和森林野火等诸多气象灾害。”贾小龙说。

近年来,我国极端天气发生次数多、影响区域广、强度增加,创历史纪录、无前兆突发性事件增多。区域性极端强降水、大范围极端高温热浪、持续性极端骤旱、高影响极端寒潮等事件发生频率增加,并在社交媒体引发讨论,不少公众时常感觉“气候不正常”。

通常,极端事件给公众留下的印象更为深刻。2023年初夏,华北、黄淮地区连续遭遇5轮高温热浪过程,累计有22个国家级气象站最高气温突破历史极值,北京、天津超70%以上面积出现40℃以上高温。7月29日至8月1日,受“杜苏芮”残余环流与地形抬升等共同影响,京津冀地区出现历史罕见极端暴雨,河北临城县累计雨量最高达1003毫米,相当于当地两年的降雨量。

“回顾历年发布的国内十大天气气候事件,暴雨洪涝事件入选50余次,干旱、台风、高温、低温雨雪冰冻事件等累计入选均在20次以上,这些特点基本可以反映出我国极端天气的变化趋势。”国家气候中心气候服务室副主任李修仓说。

为什么极端天气不再罕见?

近年来,极端天气频发,日益成为新常态。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全球气候变暖。

研究表明,人类活动造成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增加是20世纪中期以来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并导致全球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频率、强度、空间范围及持续时间发生改变。

“研究显示人类活动对极端温度变化和高温热浪事件的影响信度最高,其次是极端干旱和强降水。”李修仓说,全球每升温0.5℃,将造成极端热事件(包括热浪)频次和强度明显增加。

去年12月,我国出现有记录以来同期最强的寒潮天气,多地低温和积雪创下新纪录,公众感到被“速冻”。为什么气候变暖下,寒潮还这么强烈?

2023年12月17日,农民在山东省烟台市福山区门楼街道用鼓风机清理暖棚上的积雪。新华社发(孙文潭摄)

国家气候中心气候服务首席专家周兵表示,由于北极海冰快速融化,冬季北极地区上空大气吸收热量,北极对全球增暖的放大效应凸显,大气不稳定性加剧。大气呈现南北向环流特征,冷气团偏离极区位置,使得高纬度强冷空气容易向南侵袭,出现所谓“暖北极、冷欧亚”现象。

事实上,全球变暖会影响大尺度大气环流形势,通过海-陆-气等相互作用,影响不同区域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发生规律。从趋势上看极端暖事件的确在增加、极端冷事件在减少,但极端冷事件的强度并未减弱。

气候风险加剧,我们应如何应对?

气候变化是当前人类共同面临的严峻挑战。《2024年全球风险报告》指出,无论是短期还是长期,极端天气都是全球面临的最大风险之一。

我国地形地貌和气候类型复杂多样,气候持续变暖将加剧我国区域性气候风险。贾小龙表示,未来我国平均气温将继续上升,总体看增幅从东南向西北逐渐变大;极端强降水和重大干旱事件仍呈增加态势。

我们每个人既是温室气体排放的贡献者,也是气候变化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增多增强的受害者。

这是2023年9月2日拍摄的承德市丰宁满族自治县万胜永乡万胜永村附近的一处风光互补发电场(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杨世尧 摄

专家表示,为更好应对和防范极端天气,防灾减灾救灾统筹协调机制和分级负责的保障机制还需进一步健全。“公众也要提高自身对防灾减灾和气候变化的认知,通过多种渠道主动学习相关知识,了解政府发布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的含义,包括需要采取何种应对措施以及附近的避灾场所分布信息等。”贾小龙说。(记者黄垚)

(责编:白宇、卫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