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可持续交通发展成就赢得赞誉(国际视点)

发布时间:2024-06-05 05:00:05 来源: sp20240605

  近日,国际运输论坛(ITF)2024年峰会在德国莱比锡举行。本届峰会以“绿色交通:危机时刻保持关注”为主题,来自各国政府、国际组织以及企业界的1200多名代表出席峰会。中国代表团在会上宣介了中国在可持续交通方面取得的成就,并就深化运输领域国际合作与交流、促进全球互联互通提出中国方案。中国在可持续交通领域的发展成就赢得多国人士赞誉。

  推动全球交通运输行业绿色转型

  国际运输论坛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下属的政府间专门组织,旨在推动制定全球层面交通政策议程。自2008年起,论坛每年在德国莱比锡召开部长级会议,讨论全球运输政策与行业趋势等。

  本届峰会上,各国代表围绕如何发展更可持续、更环保、更具韧性的交通方式,提升道路交通安全,加强国际运输和物流业的危机应对能力等议题进行深入研讨。国际运输论坛秘书长金永泰表示,运输行业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约占全球碳排放总量的30%,运输部门在推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作用是本届峰会的重点议题之一。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秘书长马蒂亚斯·科尔曼在会上表示,国际运输论坛通过促进信息共享、加强交流互动、推进多边合作等,在帮助建设更多、更好、更具韧性的基础设施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他呼吁各国“进一步携手加强运输领域互联互通,协调低碳减排措施,推动全球交通运输行业绿色转型”。

  本届峰会上,多米尼加、阿曼和沙特阿拉伯三国正式加入国际运输论坛,论坛成员国增加到69个。金永泰表示,成员国之间将从彼此的经验中相互获得启发,进一步改善运输系统。

  本届峰会期间还举行了《ITF交通运输展望2023》中文版发布会。报告指出,政策制定者如果想实施更具雄心的运输业脱碳行动计划,就必须考虑能源和技术供应链的相互依赖性,加速向清洁能源转型,同时加强电网等基础设施建设。中国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方海介绍,报告顺应交通运输行业绿色低碳发展的长期趋势,明确指出交通运输领域减排任务的重要性、紧迫性、艰巨性,并从专业角度向交通运输部门政策制定者提出了推动交通去碳化发展的建议。

  共建“一带一路”助力打造韧性交通

  自2011年11月加入国际运输论坛以来,中国多次派高级官员出席国际运输论坛年度峰会,参与政策交流和分析研究,不断加强与各方的合作。

  中国交通运输部副部长李扬出席本届峰会,并在开幕式全体会议、部长圆桌会议、部长理事会和部长开放级会议上发言。李扬在发言中重点介绍了中国政府在打造韧性交通运输系统方面的经验和实践。例如,促进中欧海运、铁路、公路、航空等国际物流通道建设,对标国际规则标准加强技术标准、商业合同等的协调一致性,推进全球交通合作等。过去10年来,中国签署了22项政府间国际道路运输便利化协定、72个双边和区域海运协定、130多个双边航空运输协定。

  近年来,共建“一带一路”以“六廊六路多国多港”为基本架构,加快推进多层次、复合型基础设施网络建设,为促进经贸和产能合作、加强文化交流和人员往来奠定了坚实基础。中巴经济走廊交通互联互通建设取得重要进展,白沙瓦—卡拉奇高速公路(苏库尔至木尔坦段)、喀喇昆仑公路二期(赫韦利扬—塔科特段)、拉合尔轨道交通橙线、瓜达尔港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有力促进了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印度尼西亚雅万高铁是中印尼务实合作的标志性项目,是东南亚首条高速铁路,也是中国高铁首次全系统、全要素、全生产链在东南亚落地,将雅加达到万隆的出行时间由3个多小时缩短至40分钟。

  德国席勒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斯蒂芬·奥森科普对记者表示,共建“一带一路”推动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了全球物流运输系统,对保障全球供应链稳定畅通具有重要意义,为全球贸易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在莱比锡会议中心三楼,中国国际可持续交通创新和知识中心设立的展台吸引了大量与会者参观交流。该中心副主任郑怀宇介绍,展台展示了近年来中国在可持续交通领域的成就和案例,包括中国零碳高速公路、“碳中和”物流园区、上海洋山港四期自动化码头等。

  拓展可持续交通领域的合作潜力

  “中国在绿色交通领域做得非常好,并以自身发展为世界提供了新机遇。”国际道路运输联盟理事哈姆迪·艾登不久前刚刚对中国进行了访问,他对中国在可持续交通领域取得的成就印象深刻。他举例说,深圳等城市公共交通设施非常发达。“中国在可持续交通领域经验丰富、技术先进,已成为世界最大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国,这值得其他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学习。”

  智利交通和电信部部长胡安·穆尼奥斯向记者介绍,为减少污染、推动绿色出行,近年来智利大力发展可持续交通,首都圣地亚哥积极推广电动大巴。近7000辆公交车中有2500辆是电动大巴,这些电动大巴都是中国企业为智利定制的。“感谢中国企业为我们提供性价比高的绿色交通产品,希望未来智利和中国在可持续交通领域继续拓展合作潜力。”

  “中国拥有巨大的旅游市场,很多人想去中国旅游,中国游客也到世界各地旅游。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也带动着交通、零售等行业的发展。”世界旅游及旅行理事会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朱莉娅·辛普森表示,中国很多城市拥有良好的公共交通设施,很多人越来越倾向于选择绿色出行。“我记得第一次在中国乘坐高铁,那种感觉真是太棒了。另外,中国汽车电动化程度很高,这有助于可持续交通的发展。”辛普森说。

  (本报德国莱比锡电)

  《 人民日报 》( 2024年05月31日 16 版)

(责编:袁勃、赵欣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