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开辟商业航天新赛道

发布时间:2024-12-28 04:12:03 来源: sp20241228

原标题:海南:开辟商业航天新赛道

“期待能快快建好,好几枚火箭正在排队,着急等着飞!”海南国际商业航天发射场二号发射工位的4座避雷塔刚刚宣告建成,在记者的微信群里,就有一名企业负责人硬核喊话,使群友们纷纷发出“会心一笑”的表情。无论从培育新质生产力,还是新的消费需求角度讲,商业航天已然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热点。

建设世界一流的商业航天发射场,是补齐商业航天产业链的重要一环。当前,海南正在稳步推进中国最大的自由贸易港建设,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是海南自由贸易港极具显示度的重大工程。做好商业航天这篇大文章,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海南商业航天工程进展的每一步,都让人期待。

聚焦资源禀赋 形成产业发展新优势

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位于我国第四个航天发射场——文昌航天发射场以南,著名的东郊椰林景区东北方向。记者驱车绕行,远远就能看到,去年底完工的一号发射工位固定勤务塔、发射台剑指苍穹。这个高度超过了20多层楼的发射塔架,是长征八号运载火箭的专用工位。

“二号发射工位采用的是三平发射方式,兼容我国大多数现役和在研的液体商业火箭。”二号发射工位项目经理边鹏飞介绍,该工位技术上要求实现快速发射、快速射后恢复,提高运营效率,施工难度相当大。目前,主体工程已封顶,正在进入安装调试阶段,预计5月底完工。

发射成本低和履约周期短是商业发射的两大特点。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在项目规划和建设过程中,多家商业航天企业反复进行调研和对接,为发射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北京星河动力装备科技有限公司CEO刘百奇表示,未来五年内,海南有望实现可重复使用火箭的规模应用。

“我们信心很足。这源于清晰的产业优势和产业逻辑。”文昌市市长、文昌国际航天城管理局局长刘冲说。

海南培育和发展商业航天产业,地理位置、气候、政策均有明显优势。低纬度、射向范围广、落区安全、交通便利,是商业航天企业可以大胆探索的首选之地。

此外,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发布的《关于支持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放宽市场准入若干特别措施的意见》,给予海南全国唯一的商业航天开放政策。再加上自贸港政策叠加,这些量身打造的“政策包”,让海南在商业航天领域先行一步。

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所在的文昌国际航天城是海南自贸港重点园区之一,聚焦打造“世界一流航天科技城”,近几年在发射能力、项目建设、产业集聚方面均取得突破性进展。

刘冲表示,航天城加速推进以“出厂即发射、发射即运营、数据即服务、返回即复用”的产业创新,加快构建火箭链、卫星链、数据链“三链”以及“航天+”产业体系,得到了航天企业和资本市场的认可。

厚植创新生态 打造未来产业集群

海南在商业航天赛道“策马扬鞭”,布局规划聚焦文昌,产业规划立足全岛,围绕火箭链、卫星链、数据链产业开展精准招商。

以火箭院、国家航天局、中国科学院空天院、中国星网集团为“链主”的产业生态,目前已在海南逐步形成。天兵科技、箭元科技、星河动力等一批商业航天企业在文昌加速布局。

北京星际荣耀空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何光辉告诉记者,和国外成熟的商业航天模式比较,年轻的中国商业航天面临三重挑战,制造、发射、应用瓶颈都亟待突破。

对此,海南如何聚焦破题?火箭链方面,海南加快建设火箭卫星产业园,同步谋划大部段生产、回收校准试车台、海上回收平台等共性平台建设;卫星产业链方面,海南着力推动传统航天生产模式与现代工业流水线生产相结合,打造卫星超级工厂;数据产业链方面,则积极推进航天数据跨境传输,探索建立数据安全有序流动先行示范区。

如何用好科技、金融“两个动力”,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打造科技创新高地?记者了解到,落地文昌的新型研发机构——海南卫星数据与应用研究中心、海南省航天技术创新中心、西北工业大学卫星与大数据技术研究中心等新型研发机构,都已进入科研状态,在未来将成为赋能产业发展的新引擎。

海南省航天技术创新中心副主任李晓明介绍,该中心已通过多种形式部署实施了8个“陆海空”航天领域项目。其中,针对火箭链,重点开展数字孪生技术研究;针对卫星链,重点支持“海哨卫星”计划实施;针对数据链,重点部署陆—海协同天基观测数据产品服务系统研制。

另外,科技创新公共平台也同步加快建设,火箭总装测试厂房、卫星总装测试厂房、卫星研发中心、遥感卫星应用产业综合信息与服务平台都将在今年投入使用。

海南深化“一园一院一基金”发展模式,组建了一期规模10亿元的海南航天产业基金,推动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正在逐步融合、协同并发生“化学反应”。

(责编:方经纶、陈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