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脚下的守望者

发布时间:2024-11-22 04:55:54 来源: sp20241122

   中新社 北京5月25日电 题:长城脚下的守望者

   中新社 记者 吕少威

  头戴一顶帽子,身着亮橙色马甲,背着沉甸甸的背包,手握一柄垃圾夹……一大早,北京市延庆区石峡村长城保护员刘红岩整装待发,准备开始一天的巡查工作。

  石峡村位于北京市延庆区八达岭镇西南部,依石峡关长城而建。村后有一条狭长的山间小路,可抵石峡关长城,这是刘红岩工作的必经之路。

  “小心脚下沙土、碎石,注意周围矮木树枝!”刘红岩走在前方不断提醒记者。经过约半个小时的“急行军”,记者一行登上了石峡关长城,这里是刘红岩重点“守护”的区域。

5月21日,刘红岩在石峡关长城码放散落的砖块。(受访者供图)

  与驰名中外、开发成熟的八达岭长城景区不同,相毗邻的石峡关长城暂时未对外开放。这里“野味”十足,也更具历史沧桑感——两侧垛墙有的参差不齐,有的已消失不见;破碎的墙砖与碎石掺杂在一起……

  甫一抵达,刘红岩径自走向附近的一处敌台,仔细检查每一块砖块,并环绕四周拍照,上传至文物部门设立的“巡查中心”电子平台,帮助工作人员及时对长城进行评估、保护。

  除拍摄工作资料图片,刘红岩会将镜头对准一年四季的长城。春日长城脚下的山花烂漫、冬日大雪覆盖的“白色巨龙”……刘红岩手机里装满了“长城故事”。

  一阵风吹过,刘红岩从背包里拿出一把便携锯。“天气暖了,植物长得快,蹭到长城的就锯掉,以免对墙体造成磨损。”刘红岩解释道。

  劝阻“到访”长城未开放区域的游客也是刘红岩日常工作的重要部分。有时遇到不理解的游客,她一路跟着劝导并讲述长城的故事。

  刘红岩每次巡查都要走两万步以上。很多人会问:“你为何要做这个苦差事?”她说,这跟自己年过八旬的舅舅梅景田有很大关系。

4月16日,刘红岩和舅舅梅景田在石峡关长城巡查。(受访者供图)

  20世纪80年代,受历史环境变迁、自然侵蚀风化和人类生产生活等多重因素影响,石峡关长城许多点段开裂,甚至严重损毁。石峡村村民梅景田对此痛心不已。从那时起,他开始义务巡查长城,割除杂草、捡拾垃圾,一年走坏七八双鞋。

  长城守护着石峡村,村民也守护着长城。在梅景田带动下,石峡村自发组建了守护长城志愿服务队伍,除了老人孩子,几乎所有村民都加入其中,大家轮流巡查长城,风雨无阻。

  2019年,北京长城沿线六区全部启动长城保护员招募工作。延庆区也在长城沿线各村选拔长城保护员,刘红岩第一时间报名,经过考试评审、体能测试等层层选拔,她成为村里首批6名长城保护员之一。自2019年5月上岗至今,她每周至少要上去5次。

  “那些年,舅舅巡查完经常到我家分享路上的故事,有时也会带我一起爬长城,讲述相关历史。舅舅对长城的爱深深影响了我。”在长城脚下长大的刘红岩说,“长城是我的家,我会把守护长城的工作传承下去”。

  刘红岩说,如今,舅舅上了年纪,很难再像以前那样轻松爬长城了。但他时时念着长城,依然身体力行地为长城保护发光发热,经常向中小学校的学生们分享长城故事,传播长城文化。

  “在大家的努力下,私登未开放区域、乱刻乱画、乱扔垃圾的不文明行为越来越少,志愿守护长城、传播长城文化的人越来越多,长城变成更多人的‘家’了。”刘红岩说。(完)

【编辑:刘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