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1-11 06:22:52 来源: sp20250111
胡欣红
近日,四川乐山一所小学组织春游野炊活动,学生们带着锅碗瓢盆出游,相关视频引发了热议。据该校校长介绍,春季野炊是每年春天他们给孩子们准备的必备项目,已经推行多年。
在明媚的春光里,和小伙伴们一起尽情欢笑,这是春游给很多过来人留下的无限美好的记忆。看着视频中一队队洋溢着笑容的孩子们背着背篓走出校门去野炊的场景,引发了一波“回忆杀”,网友们纷纷想起自己当年春游的经历:“想起小时候也有过这样的春游秋游,好怀念啊!我回不去的青春!”“看到这一幕仿佛坐上了时光机,回到了最简单最快乐的小时候……”
一张一弛,文武之道。春游的意义,不只是放松,更在于集体活动中所发生的各种各样的“故事”。即便只是自带食物的出游,也会留下一路的欢声笑语和追逐嬉戏,而“春游+野炊”,更需要分工协作才能实现最基本的目标。准备各种食材和工具、捡柴火、垒灶台,一起做饭烧菜……或许饭菜的味道不敢恭维,但吃起来却特别美好。一场野炊之后,不仅是最好的劳动教育,也是最生动的集体主义教育,孩子们在活动中学会的技能和结下的友谊,将成为心中最珍贵的回忆。
令人遗憾的是,近年来,不少中小学取消校外活动已成常态,一些学校甚至连大课间都要求学生乖乖待在教室。尤其是一些伤亡事故发生后,春游被不少学校移出了校外活动和社会实践的计划。
小学组织学生带着锅碗瓢盆到校外野炊,引发的不只是一波“回忆杀”,更是公众希望为孩子留住春游的强烈呼吁。当然,一些学校的无奈也十分现实,仅靠呼吁并不能打消学校的重重顾虑,也难以改变一些学校的春游缩水甚至被取消的局面。而且,站在更高层面审视,春游并非是孤立事件,它是所有涉及安全的教育活动的缩影。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学校是学生学习与生活的场所,活蹦乱跳的孩子们聚集在一起,磕碰、冲撞之类在所难免。涉及学生的安全事故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学校教育管理不当而导致的,一类是学校尽了相关教育管理职责但仍然发生的意外事故。对于前者,责任认定自然相当明确,一般没啥异议。关键是后者,学校往往也要承担责任乃至被粗暴问责。如此一来,想方设法规避风险自然成了学校管理者的首选,在“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下,尽可能减少户外甚至校内活动就成了无奈的选择,孩子们只好被圈养起来了。
学校何以会陷入承担“无限责任”的尴尬处境?原因不一而足,相关法律法规的缺失是其中之一。目前,对在校学生合法权益的法律保护,散见于民法通则、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等法律法规之中,但对在校学生合法权益的法律保护有的不够具体,有的存在一定的空白。在校学生人身损害案件的责任厘清和处理标准如果没有明确的界定,发生意外事故时学校就难免陷入“说不清、道不明”的纠缠之中。只有从立法和制度上予以切实保障,才能真正打消学校的后顾之忧,解除管理者身上的桎梏,让孩子们摆脱被圈养的命运。
又是一年春来到,相信很多学校都已经把组织春游提上了议事日程,别再让孩子们“憋在春天里”了。(来源:北京青年报) 【编辑:叶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