徜徉绿水青山 生态旅游释放“假日经济”新动能

发布时间:2024-12-24 03:27:05 来源: sp20241224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五一”假期期间,不少游客选择徜徉在奇秀动人的绿水青山之间,感受祖国大好河山的旖旎风光。在热带雨林中“洗肺”,在特色乡村中放松、在蓊郁林间穿行……假日期间,旅游经营主体针对雨林游、乡村游等推出多项生态旅游产品,为人们的假日生活提供更多选择。

今年5月1日,总长约251公里的武夷山国家公园1号风景道正式启动运营。风景道集中展示了武夷山国家公园自然生态系统最重要、自然景观最独特、自然遗产最精华、生物多样性最富集的自然景观,以及朱子文化、茶文化、闽越文化、建盏建本、宋慈文化等人文景观。

“风景道带动了村里民宿的发展,我们家的房间已经全部订满了。”南源岭村玉辉兵旅民宿老板陈谨辉说。作为武夷山国家公园1号风景道沿线的村庄,南源岭共有民宿180家,越来越多的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

业界专家认为,这条风景道将扩大武夷山的旅游市场半径,进一步释放武夷山作为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和首批国家公园所在地的溢出优势,形成大武夷市域内互送互推互补的格局;联动周边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所在地,构建互联互通的旅游共同体,打通区域旅游内循环。

据了解,今年“五一”假期,2024年首届海南琼中“雨林穿越”汽摩系列赛第一季活动、2024海南琼中热带雨林山地自行车挑战赛等活动也将陆续走进热带雨林,为原生态的山水注入源源不绝的鲜活动力。

海南省乡村度假旅游协会秘书长黄文斌表示:“海南的乡村旅游资源丰富多样,这个假期,各个乡村旅游点通过举办各种活动和推广乡村旅游线路,让更多的游客了解和喜爱海南的风土人情。”

“从大江南北到长城内外,到处都是旅游的人们,旅游承载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表示,“旅游已经成为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节假日是观察旅游经济运行和旅游市场繁荣的重要窗口期。”

今年“五一”假期,群众出行热情浓厚。交通运输部公布数据显示,5月1日,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31574.2万人次,环比增长54.7%,比2019年同期增长30.3%,比2023年同期增长16%。5月1日,全国铁路发送旅客2069.3万人次,创单日旅客发送量历史新高。5月2日,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1700万人次,计划加开旅客列车1094列。

从国家公园到乡村旅游,生态旅游成为不少游客的选择——甘肃武威为游客规划的三条生态观光旅游线路,涵盖水库、生态文化旅游区、湿地公园、植物园等多个地点。山东东营主打“生态东营”,揽翠湖旅游度假区、红滩湿地、采摘园等地满足游客们对大自然的向往。伴随着2024秦岭生态文化旅游节开幕,在陕西商洛牛背梁国家森林公园、终南山寨、柞水溶洞、金丝峡等各大景区,众多游客前来“打卡”。

日前,国务院发布《关于释放旅游消费潜力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要求在严格保护的基础上,依法依规合理利用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沙漠公园、地质公园等自然生态资源,积极开发森林康养、生态观光、自然教育等生态旅游产品。

近年来,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积极探索实现生态保护、绿色发展、民生改善相统一的有效途径。昌江黎族自治县王下乡编制实施《王下乡生态旅游发展规划》,提高村民生活水平的同时,乡辖区内森林覆盖率提高至98.5%。

“森林是水库、粮库、钱库,更是碳库。我们将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促进生态保护与社区发展共赢。”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说。

武夷山国家公园探索出“茶—林”“茶—草”等模式,引导广大茶农开展生态茶园改造—由国家公园免费提供苗木,鼓励套种楠木、红豆杉、银杏等珍贵树种,并根据不同季节见缝插针地套种紫云英、大豆、油菜花等绿肥,同时辅以绿色防控技术,丰富茶园生物多样性,有效维护茶园生态平衡,降低管理成本,提高茶叶品质。

“到2035年,中国将基本建成全世界最大的国家公园体系,总面积约110万平方公里。国家公园的首要任务是实施严格的保护措施,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和完整性,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维护国家的整体利益和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长远利益。”国务院参事葛剑平接受采访时表示,“必须以高效能、高质量为基本要求,突破了传统的管理和保护方式,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特征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建立科学的管理和监测体系,对传统保护方式进行改造升级,实现感知、互联和智慧化管理。”

“高质量推动国家公园建设,不仅有助于保持生态系统完整性、原真性、持续性,保护生物多样性,提升地区生态环境质量,而且能够提供优质的生态产品,发展生态旅游,从而带动地区经济增长并提升人民福祉,实现‘生态共富’。”云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贾振立表示。

(责编:马昌、邓志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