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语品读|文化的力量

发布时间:2025-01-08 04:13:27 来源: sp20250108

  编者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文章,风格鲜明、思想深邃、内涵深刻,用历史映照现实、远观未来,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光芒。这些重要讲话和文章中充满魅力的语言,是习近平总书记执政理念的真实写照,也是他人格魅力的生动体现。央视网《天天学习》栏目推出“习语品读”系列,以“新闻漫画+文字品读”的形式,带您从不同维度感悟习近平总书记的语言魅力。

  文运与国运相牵,文脉与国脉相连。

  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提出了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擘画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壮美蓝图。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

  纵览历史,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社会治理结构和治理体系中,文化发展无不滋养、推动着社会的发展和完善。

  树高千尺有根,水流万里有源。重视文化建设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是习近平总书记一以贯之的理念。

  2005年8月12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在《浙江日报》“之江新语”专栏中写道:“文化的力量,或者我们称之为构成综合竞争力的文化软实力,总是‘润物细无声’地融入经济力量、政治力量、社会力量之中,成为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政治文明的‘导航灯’、社会和谐的‘黏合剂’。”

  习近平用“助推器”“导航灯”“黏合剂”来打比方,阐述文化力量与经济力量、政治力量、社会力量交融互动、融合发展的关系,形象地解析其在经济发展、政治文明、社会和谐等方面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从根本上说,文化是由经济决定的,经济力量为文化力量提供发挥效能的物质平台。任何经济发展又离不开文化的支撑:文化赋予经济发展以深厚的人文价值。

  这种对于文化力量的深刻洞见,不是一蹴而就,而是习近平在地方的执政实践中形成的深厚积累。

  时任浙江省文化厅厅长杨建新回忆,习近平在浙江的执政实践中,就已自觉地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紧密对接,并将其作为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文化资源。

  浙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习近平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在政策并无特殊、陆域资源并不丰富的情况下,成为全国经济发展最好最快的省份之一,其深层原因,就在于文化的力量,在于浙江深厚的文化底蕴,在于浙江能够较好地适应市场经济的文化传统。

  浙江大地以文化为根,生长出的文化产业枝繁叶茂、生机勃勃,成为习近平提出的“文化的力量最终可以转化为物质的力量,文化的软实力最终可以转化为经济的硬实力”的生动案例。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其中,习近平经济思想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彰显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价值理念——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正是“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理念的继承发展。

  一个民族,只有文化繁荣展示出比物质和资本更强大的力量,才能造就更大的文明进步;一个国家,只有经济发展体现出持续深厚的文化品格,才能进入更高的发展阶段。

  中华五千年文明留下的历史文化遗产,正如“源头活水”般滋养着华夏大地,指引我们从历史长河中汲取文化自信的力量,闪烁出文明之光照耀中华民族复兴之路。

  总监制丨骆红秉 魏驱虎

  监 制丨王敬东

  主 编丨李璇

  编 辑丨鲁杨

  视 觉丨陈腾

  校 对丨李丹 刘禛 范立君 李英卓

  出 品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

【编辑:张子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