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人才”沪上共议未来产业:从“星空”到现实仍需各界“多向共赴”

发布时间:2024-11-15 01:15:30 来源: sp20241115

   中新网 上海3月22日电 题:“未来人才”沪上共议未来产业:从“星空”到现实仍需各界“多向共赴”

  记者 樊中华

  3月22日,首届全球“未来产业之星”大赛颁奖仪式在沪举行,经过半年多的激烈角逐,来自全国14个省、市、自治区和美国、德国、以色列、新加坡等多国的80个“未来项目”和20位“未来人才”从500余个参赛项目中脱颖而出,初步勾绘出健康、智能、能源、空间、材料五大领域的“未来星图”。

  作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构成,未来产业从“星空”真正落入现实还要多久?逐浪科技最前沿,应如何为未来人才做好储备?把握未来,各方应如何共同应对“不确定性”?当日,多位此次未来产业“超能奖”获得者在接受 中新网 记者专访时对此发表了观点。

3月22日,首届全球“未来产业之星”大赛未来产业超能奖(人才组)颁奖仪式。上海市经信委供图

  “未来势能”如何落地?

  此次大赛中,既有不少“全球首创”科技初出实验室,欲开拓产业领地,也有不少“行业领跑”产品已试水产业化,造福人类。但如何将“未来势能”顺利转化为新质生产力,充分释放潜能,是一个“共性问题”。

  例如在长期的学术思维导向下,成果如何进行产业化成为很多科研人员面临的难题。华东师范大学极化材料与器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研究员杨长告诉 中新网 记者,其团队借助真空技术成功开发出国际上首个带正电的透明导电薄膜,实现了从0到1的原创突破,为光电和光伏产业解决了正电无材料可用的难题,目前这一成果正在闵行“大零号湾”的辅导下进行产业化。

  “上海对高校在职教师创业的政策引导让我们找到了切实可操作的产业化思路和方法,”杨长说,科学痛点与产业痛点之间往往差异很大,校企应长期深度交流,为技术创新找准产业应用落脚点。

  供应链则是一些初入市场的企业面临的挑战。上海中车艾森迪海洋装备有限公司的深海可燃冰探采机器人已实现了初步的产业化,其副总经理张定华指出,由于深海探采机器人生产要求高但体量有限,难以在短期的经济回报上吸引供应链,如何吸引各行各业为深海作业方向服务,提高全社会对未来深海经济的认知和热情,是当前痛点。

  本源量子2021年成功向市场整机交付了中国首台量子计算机,今年1月,中国第三代自主超导量子计算机“本源悟空”上线运行。其总经理张辉表示,量子计算如要大规模赋能千行百业,硬件仍需不断迭代,这一阶段需要大量场景与数据去“反哺”、训练算法,不断开发新工具。

  当前,针对未来产业这些差异化的发展需求,上海已通过“顶层设计”在未来产业先导区推出了一批应用场景,打造了一批功能性平台,并通过大赛等聚集资本、市场等多方资源,共同助力未来产业走进现实。

3月22日,首届全球“未来产业之星”大赛未来产业超能奖(项目组)颁奖仪式。上海市经信委供图

  “未来人才”在哪里?

  发展未来产业,关键在人才。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获“超能奖”的人才,在各自研发领域都有少则十余年,多则数十年的深耕,正是甘坐冷板凳的科学精神,造就了今日未来产业闪亮的“北极星”。

  如何让未来产业“星辰满天”?张定华指出,对于深海科技领域而言,由于专业方向较窄,很难在高校直接招到对口人才,但放在大的专业领域内,控制、电器、机械、材料等专业都可向深海作业方向培养人才。“未来产业星星之火尚未燎原,重点在于留住人才,一方面企业应利用股权激励等手段留人,另一方面希望政府能通过提供人才认证通道等方式,给予人才价值认可,用感情留人。”

  近期大火的“低空经济”再次延展了航空产业的定义,时的科技创始人兼CEO黄雍威介绍,时的科技85%以上的员工为研发人员,来自航空、新能源汽车、无人机、人工智能、互联网等不同行业。为吸引和留住人才,企业制定了多维度的激励机制,与航空高校共同开展实践教学与实习项目,联合成立研究生培养基地,为公司储备人才。

  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图灵量子创始人兼CEO金贤敏指出,当前国内高校量子人才专项培育方面仍有欠缺,同时作为朝阳产业,量子科技领域对人才的吸引力相较传统行业仍显不足。

  他建议,应有针对性地制定量子科技创新人才专项政策,加强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和激励机制;强化量子企业在量子人才培养全过程中的战略引领功能,发挥其在联盟、标准制定和教育实践等多维度的积极推动作用,助力构建人才培养生态;同时应将量子科技教育纳入科普推广体系,提高公众特别是年轻一代对这一前沿科技的认知和兴趣。

3月22日,首届全球“未来产业之星”大赛颁奖仪式在沪举办,同步展出未来产业五大领域的“硬核”科技与产品。上海市经信委供图

  未来“不确定性”如何解?

  面向未知的未来,从技术路线的选择、政策引导,到创新要素流动乃至产业化,每个环节都面临着“不确定性”的挑战。

  如何从中把握“未来”?多位受访者认为,未来虽然具有不确定性,但正走向商业化的未来产业项目,已经经历了至少十数年的研发,因此大方向上的正确性是可以保证的。

  上海电气储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总工程师杨霖霖表示,经过十余年研发,其产品钒电池已形成了研发竞争优势,具有高安全性,寿命长,容量和功率单元可独立,运维和安装便捷等特点,“恰遇我国‘双碳’目标的战略机遇期,迅速实现了产业化、规模化。”

  此外,强大的传统产业链也在助力未来产业“软着陆”。

  “我们的新技术主要面向未来光伏和光电产业应用,但也是传统产业链中非常关键的一环,可以在传统光伏和显示领域实现国产化和低成本技术替代,因此可在已成熟的产业技术中受益,并与之实现人才与技术共同成长,互相成就。”杨长表示。

  黄雍威也指出,上海建有世界级的完整交通运输制造业,有中国最大的工业和技术基地,如商飞及相关航空供应链企业,为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的创新发展带来了丰富的产业链资源和人才储备。

  金贤敏指出,能否制胜未来产业,取决于能否提供一种更快更好地识别和把握未来产业发展路径的机制,减少失误成本,而这需要企业和政府的双向努力与奔赴。

  “上海是一个包容且有耐心的城市,”张定华表示,一是政策环境宽松,对未来产业的肯定与支持并不是看其当下规模,而会在很多细分方向上进行精准调研,并在政策上予以多元化支持。

  上海市经信委二级巡视员、技术进步处处长李宇宏在当日下午的未来产业高峰论坛上致辞表示,未来产业是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和主阵地,也是上海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高质量发展,打造高端制造增长极的“新引擎”与“核爆点”。上海将不遗余力地为企业打造更加优质的发展环境,与各方携手并进,共同推动上海未来产业在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树立新标杆。(完)

【编辑:陈海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