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8 06:07:04 来源: sp20241128
3月15日,观众在高雄市凤山区卫武营艺术文化中心静待青春版《牡丹亭》开场。新华社记者 齐菲 摄
新华社台北3月15日电(记者齐菲、赵博)15日晚,台湾著名作家白先勇携手江苏省苏州昆剧院共同打造的青春版《牡丹亭》,在高雄市凤山区卫武营艺术文化中心拉开20周年庆演大幕。
3月14日,台湾著名作家、青春版《牡丹亭》总制作人白先勇在记者会上同媒体交流。新华社记者 齐菲 摄
“昆曲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青春版《牡丹亭》上演20年、近500场,远远超出想象,我非常感动。”作为青春版《牡丹亭》总制作人,白先勇日前在高雄受访时说。
3月14日,出演青春版《牡丹亭》的演员在高雄市凤山区卫武营艺术文化中心彩排。新华社记者 齐菲 摄
此次是青春版《牡丹亭》首次在高雄演出。原班人马将在高雄一连3天演出“梦中情”“人鬼情”“人间情”全本,歌颂青春、爱情与生命。柳梦梅、杜丽娘甫一出场,观众就报以热烈掌声。随着剧情发展,观众们的心也随之起落。
“很惊艳!在台湾很少见到这样的戏剧表演形式。我好像穿越到古时候,去看一出很棒的戏。这是讲述青春、爱情的故事,我也跟着杜丽娘的情绪起伏,产生共鸣。”中场休息时,初次观看昆曲的高雄观众戴宛宣仍很激动。她说,青春版《牡丹亭》每一个画面都非常漂亮,就像画一样。
上海同济大学学生徐少楠正在台湾政治大学做交换生。她告诉记者,相较其他版本,青春版《牡丹亭》非常典雅,给人一种静好的感觉,带来美的愉悦感。
《牡丹亭》为明代戏曲家汤显祖经典作品,描写了大家闺秀杜丽娘与书生柳梦梅一段跨越生死的爱恋。2003年,白先勇同江苏省苏州昆剧院合作,集结两岸文化及戏曲界精英联手创作青春版《牡丹亭》,以传统为根基,遵循只删不改的原则,同时加入新时代的审美与现代剧场的概念。大陆昆曲名家汪世瑜、张继青担任艺术指导,昆曲演员俞玖林、沈丰英分饰柳梦梅、杜丽娘。
历时一年规划、制作、排演,青春版《牡丹亭》2004年4月在台北首演即获满堂彩。3本大戏6场演出,场场爆满。彼时,有台北观众红着眼眶步出剧场,不少“昆曲迷”在绕梁余音中,细细回味何为“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3月14日,出演青春版《牡丹亭》的演员在高雄市凤山区卫武营艺术文化中心彩排。新华社记者 齐菲 摄
“当时我们是在抢救一种衰落的文化。现在可以讲,青春版《牡丹亭》启动了昆曲复兴运动,一出戏点燃了一个火种。”白先勇认为,让一个600多年历史的剧种在21世纪的舞台上重放光芒,青春版《牡丹亭》是一块试金石。“我们有那么灿烂的文化,要想办法把传统和现代连接起来,那会不得了。”
牡丹花开二十载,正青春、正绽放。此次来台巡演,青春版《牡丹亭》一如首演时那样,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台湾报章、电视、网站纷纷以“经典再现”“重逢青春”“20周年再出发”等为题,报道此次庆演。
“首演好像就在昨天。”当年20多岁的俞玖林,如今褪去青涩,尽显成熟。在他看来,600多年历史的昆曲和400多年的《牡丹亭》依然青春。“只要心里对‘美’有一份期许,不断充实新的养分,‘青春’就可以永恒。”他说。
3月14日,青春版《牡丹亭》部分主创人员在记者会上合影留念。新华社记者 齐菲 摄
初次和白先勇见面时,俞玖林曾获赠一本书,内页上写着对一位年轻昆曲演员的殷殷期许,希望他对昆曲能有一种历史使命感。俞玖林回忆说:“当时年纪小,还不能体悟。但通过老师们的言传身教,现在愈发认识到自己身上的担子,也真正知道何为‘薪火相传’。”
他说:“很多人都曾想这出戏什么时候会结束,但我一直有一种感觉,青春版《牡丹亭》开始了就不会画句号,会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国光剧团艺术总监王安祈日前在《中国时报》撰文表示,一定要回头再品味20年前的青春版《牡丹亭》,那是我们青春的启蒙。
自2004年首演至今,青春版《牡丹亭》已在海峡两岸及海外演出近500场,吸引80万人次观众。此次20周年庆演在台除高雄外,还将先后在新竹、台北登场,第500场预计在北京上演。
(责编:曹欣悦、刘叶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