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整版观察:深入研究人文经济发展的实践样本

发布时间:2024-11-05 11:50:29 来源: sp20241105

《 人民日报 》( 2023年10月20日
第 13 版)

《 人民日报 》( 2023年10月20日 第 13 版)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杭都是在经济发展上走在前列的城市。文化很发达的地方,经济照样走在前面。可以研究一下这里面的人文经济学。”今年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深刻提出了这一研究命题。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研究人文经济发展的实践样本,总结梳理文化与经济融合发展的经验和启示,对于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今天的观察版围绕这一主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编 者

不断实现文化与经济交融互动

应雪林

习近平同志在《之江新语》中指出:“所谓文化经济是对文化经济化和经济文化化的统称,其实质是文化与经济的交融互动、融合发展。”2003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擘画实施“八八战略”,为浙江发展作出全面规划和顶层设计,引领浙江发展理念、发展方式、发展实践发生深刻变革,开启建设文化大省、发展文化经济的实践探索。在“八八战略”指引下,杭州以发展理念变革引领发展方式转变,积极探索文化与经济交融共兴的实现路径,赋予经济社会发展以文化内涵、价值引领和精神力量,赋予历史文化名城以时代内涵、时代价值和发展活力,展开人文经济发展的生动实践。

以文兴业,探索文化与科技融合共兴。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时指出,文化的力量是“经济发展的‘助推器’”“从根本上说,文化是由经济决定的,经济力量为文化力量提供发挥效能的物质平台。然而,任何经济又离不开文化的支撑”。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高质量发展,文化是重要支点”。这为杭州探索实践文化与科技融合共兴提供了行动指南。20年来,杭州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蓬勃兴起、文化创意产业方兴未艾、浙江建设文化大省等重要机遇,积极推进以文兴业、科技赋能,大力发展以“文化+创意”“文化+科技”“文化+人才”为主要特征的文化创意产业,成为有效应对发展挑战、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突破口,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近年来,杭州文化产业的文化内涵和科技含量不断提升,规模和质量同步跃升,既支撑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又反哺文化发展。2022年,杭州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8万亿元,位居全国大中城市第九位;在全球科技集群中的排名跃升至第十四位,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达5076亿元,占浙江的56.5%;文化产业增加值2420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2.9%。实践表明,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大背景下,文化和科技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日益凸显,文化、经济、科技交互融合的程度越深,迸发的生产力、创新力、引领力就越大,高质量发展的动能就越强。

以文为魂,探索文化与城市发展、生态保护融合共兴。杭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重点风景旅游城市。上世纪90年代,杭州掀起过一阵“旧城改造”、产业园区建设热潮,在推动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也给城市历史文化传承和生态环境保护带来了压力。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对杭州正确处理保护与发展关系格外关注,指出“要牢固树立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是政绩,也是责任的理念”“既关注经济硬实力,又关注文化软实力;既修复自然生态,又修复人文生态;既打造投资者的天堂,又打造文化人的天堂”,强调“把保护与开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不断开拓保护与发展‘双赢’的新路子”。这为杭州推动文化与城市发展、生态保护融合共兴指明了方向。20年来,杭州积极转变城市发展理念,变“拆老城、建新城”为“保老城、建新城”,梯度推进沿江、跨江、拥江发展,持续深化西湖、西溪、大运河、良渚遗址、“三江两岸”等综合保护工程,启动“宋韵文化传世工程”,推进“城市有机更新”、“城市记忆”工程、“文化基因解码工程”,加强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今天,杭州成为拥有3项世界文化遗产和5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城市,历史文化名城与创新活力之城、生态文明之都交相辉映,连续多年成为全国人才流入最多的城市。实践表明,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在推动城市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的过程中,只有处理好历史文化的保护与发展、城市建设与文化传承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城市发展才有“灵魂”、有成色、有吸引力和竞争力。

以文化人,探索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在浙江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指出:“人的发展以精神文化为内核”“‘文化经济’的本质在于文化与经济的融合发展,说到底要突出一个‘人’字”。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说的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这为杭州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指明了方向。20年来,杭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文立心、以文化人、以文惠民、以文塑形,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弘扬红船精神,广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精致和谐、大气开放”的城市人文精神,提高城乡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水平,展现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协调性显著增强、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不断取得新进展的美好图景;涌现出“最美妈妈”吴菊萍、全国道德模范孔胜东、“时代楷模”陈立群等一批模范和典型,“礼让斑马线”等文明行为蔚然成风,充分彰显了文化和道德的力量。实践表明,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把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有机统一起来,把满足人民文化需要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统一起来,在不断夯实物质基础、实现物质富裕的同时,扎实推进精神共富、文化先行。

杭州在人文经济发展方面有着生动而丰富的实践,需要在经验总结、理论研究、学理阐释方面进一步深化拓展。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上,深入探寻人文优势、文化力量全面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并相互作用、融合共兴的实现路径和内在机制,挖掘支撑高质量发展、高科技创新、高品位城市、高品质生活的人文因素、人文传统、人文精神,进一步加强对实践探索经验和启示的总结提炼,更好推动文化与经济融合发展。

(作者为中共杭州市委宣传部一级巡视员)

着力推进传统与现代有机结合

江苏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

习近平总书记今年7月在江苏苏州考察时指出:“苏州在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上做得很好,这里不仅有历史文化的传承,而且有高科技创新和高质量发展,代表未来的发展方向。”苏州坚持传统与现代有机结合,推动文化与经济相互融合,在人文经济发展方面取得重要成果。苏州市委十三届五次全会将“深化‘人文经济学’研究与阐释”确立为“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贡献更多苏州经验”的一项重要举措。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梳理和总结苏州在人文经济发展实践中的有益经验,对于推动文化与经济深度融合、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坚持以人为本,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习近平同志在《之江新语》中指出:“文化赋予经济发展以深厚的人文价值”。人文经济强调以人为本,在经济活动中既要见“数”见“物”更要见“人”,充分发挥文化的作用,引导经济活动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无论是古城保护还是新城建设,苏州都努力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无论是培育壮大经营主体还是引进利用外资,都注重发挥人才第一资源的作用。擦亮“人到苏州必有为”品牌,将城市发展与劳动者自身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建设“劳动者就业创业首选城市”,广泛吸引各类高素质人才。到2022年末,苏州各类人才总量达到363万人,其中高层次人才37万人,高技能人才91.2万人。实践证明,认真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重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注重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就能够促进高质量发展,不断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和动力。

坚持与时俱进,从中华民族精神中汲取智慧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代代相传,表现出的韧性、耐心、定力,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一部分。”苏州坚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为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发展提供人文支撑。比如,从园林造景艺术“以有限造无限”的功夫中汲取智慧,推动高精尖技术创新;从苏工、苏作中传承“致广大而尽精微”的理念,推动“专精特新”企业发展。又如,苏州发达的手工业传统中蕴含着工匠精神,“一辈子办成一件事”的执着不仅体现在非遗传承人身上,也体现在科技研发人员身上。与时俱进推动文化创新,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深入挖掘张家港、昆山、苏州工业园在发展中形成的经验启示并赋予其时代价值,凝练形成以“崇文睿智、开放包容、争先创优、和谐致远”“敢闯敢试、唯实唯干、奋斗奋进、创新创优”等为主要内容的精神财富,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同时,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体系,全面提高居民文明程度。实践证明,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能够更好发挥中华民族的文明底蕴和精神力量,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动力和有力支撑。

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丰富人文经济的产业载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城市规划和建设要高度重视历史文化保护,不急功近利,不大拆大建。要突出地方特色,注重人居环境改善,更多采用微改造这种‘绣花’功夫,注重文明传承、文化延续,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苏州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坚持保护传承与开发利用相结合,在城市规划中明确提出全面保护古城风貌,以地方立法的形式护航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通过修缮更新姑苏古城、开发大运河文旅项目等方式让文化遗产“活”起来。扎实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运用数字技术推动历史文物“活”起来、博物馆“火”起来。截至2022年末,苏州拥有5A级景区6家、4A级景区36家,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28处,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9922.81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863.35亿元。前瞻布局数字文化产业,协同推动数字文化产品供给优化和消费升级。截至2022年末,拥有规模以上文化企业1286家,实现营业收入3380亿元,其中数字及互联网相关的新业态文化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051.35亿元,增速高达30.4%,占全部规模以上文化企业营收的比重达到31.2%。实践证明,以文化为资源要素加强产品和服务创新,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产业强势,能够为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为经济发展提供重要引擎。

面向未来,苏州推动人文经济高质量发展还有一些领域需要加强,如传统文化资源的产业化发展有待进一步扩大,文化产业的规模和结构需要进一步优化,促进文化与经济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需要改革创新等。

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继续推动文化与经济深度融合、促进人文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从多个维度协同发力。一是加强要素供给。深入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综合运用数字化技术手段和现代化运营模式加强文物保护和利用;加大对文化创意人才的吸引力度,为他们营造良好工作和生活环境;设立相关发展基金,引导更多社会资本向人文经济领域汇聚;加强专项技术研发,增强先进技术的适用性,为人文经济发展提供科技支撑。二是强化载体支撑。推动文化与产品制造、产业发展等深度融合,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改造提升传统文化业态,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推动文化产业园区转型升级,培育特色文化创意产业集群;依托区域特色文化资源,培育打造多领域、多层次、多功能的优质文化活动品牌,创新运营模式,提升人文经济的效率效益;加快实施文化数字化战略,加强文化大数据平台建设,夯实文化数字化基础设施。三是加强协同配合。深化人文经济学的理论研究和宣传阐释,在全社会凝聚推动人文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广泛共识;加强规划,明确人文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定位、总体思路、关键任务和保障机制等;围绕人文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节点和重点任务,加强文化和经济各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形成文化与经济融合发展的合力。

(执笔:李 扬 战炤磊)

以兼容并蓄保持经济发展、文化繁荣

汤继强

四川成都是历史文化名城,自古就是中外交流的枢纽、西南丝绸之路上的明珠。如今,成都是中国最具活力和幸福感的城市之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拥有2300多年建城史的成都因海纳百川、兼容并蓄而始终保持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从人文经济学的视角总结梳理成都推动文化与经济融合发展的经验和启示,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

充分认识历史文化对城市发展的重要意义。“益,古大都会也。有江山之雄,有文物之盛。”一个城市的历史遗迹、文化古迹、人文底蕴,是城市生命的一部分。中华民族的先民在成都创造了灿烂的古蜀文明、形成了悠久的历史文化,为中华文明繁荣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历史上,成都经济也很发达,在西汉时期就集聚了大量人口,在唐代工商业繁华、有“扬一益二”之说,在北宋时期诞生了世界最早的纸币“交子”。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成都充分认识历史文化对城市发展的重要意义,坚持在保护中建设、在传承中发展。新时代以来,成都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成都考察调研时提出的“突出公园城市特点”的重要讲话精神,注重挖掘城市历史文化资源,以全面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为统领,加快建设中国西部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美誉度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今天的成都从“古大都会”发展成为现代化城市,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取得重要成果。在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的探索中,坚持历史文化赓续传承与城市创新发展的内在统一,将历史文化包容性、多样性与现代化要素有机结合,既保持自身特色又兼容并蓄,为推动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注入深厚力量。

充分发挥文化在激发城市活力、潜力和创新能力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是城市的灵魂。”2018年,成都提出建设世界文化名城的目标,努力高水平建设文创名城、旅游名城、赛事名城,高标准打造国际美食之都、音乐之都、会展之都,着力提升成都文化全球影响力。2021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明确支持成都建设世界文化名城。成都在推进世界文化名城建设中,着力以文兴业,推动文化创意产业规模实现跃升,2022年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2261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10.9%,2023年在全球科技集群排名中居第二十四位;着力以文润城,推动东安湖体育公园、天府艺术公园、成都自然博物馆、成都城市音乐厅等一批功能地标落成,成为城市文化符号的重要组成部分;着力以文惠民,建成博物馆180多家,其中非国有博物馆110多家、居全国第一,各类书店3600多家、居全国第一,不断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着力以文互鉴,成功举办第三十一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第二十二届全体大会、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成都国际美食节、金熊猫奖等重要活动,以开放包容的姿态搭建全球文明互鉴、文化交流的平台;着力以文聚才,提出“把城市C位留给年轻人”“成都成就梦想”等口号,目前已经聚集各类人才超过620万。成都在世界文化名城建设中,注重发挥文化在激发城市活力、潜力和创新能力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在不断提升城市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的同时促进文化进步,更好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增强人民精神力量。

促进科技与人文交相辉映、融合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以科技创新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是大势所趋,也是高质量发展的迫切要求,必须依靠创新特别是科技创新实现动力变革和动能转换。”近年来,成都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促进科技与人文融合发展,形成了新的文旅融合发展场景,比如“夜游锦江”项目综合运用视听、光影等技术,实现“数字文化+硬核科技+未来街区”的巧妙融合,让人们能够沉浸式体验古蜀文明;形成了新的网红打卡空间,比如成都高新区的芙蓉岛公园按照可进入、可感知、可参与的理念,打造生态、艺术、科技于一体的“漂浮公园”;形成了“数字文化+”新业态,以智慧城市建设为契机,打造云展览、云阅读、云视听、云直播等云端文化服务体系,发展演艺、文化遗产旅游、博物馆书店旅游、研学旅游、主题公园等新型业态。人文与科技深度融合,催生出新场景、新空间、新产品、新业态等,有力提升文化科技创新能力,有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更好更快发展,在更好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打造宜业宜居城市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也要看到,成都的文化创意、赛事、音乐等产业规模和集聚度有待进一步扩大,龙头企业数量和质量还有较大提升空间,国际化和市场化程度仍需提升。面向未来,继续推动文化与经济融合发展,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力:一是深化人文经济学理论研究。鼓励本地高校与国内其他知名高校联合开展人文经济学交叉学科建设和人文经济学理论研究,推动相关部门与智库机构联合开展人文经济发展实践调研和课题研究,为人文经济学创新发展提供学理支持。二是传承历史文脉、创新时代表达。加大对文物和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创新推进川剧、蜀锦、蜀绣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和现代表达,让优秀历史文化焕发时代魅力;广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勇攀城市文明“新高峰”。三是在建设世界文化名城中锻长板、补短板。强化产业融合和区域协同,通过引进和培育专业机构、链主企业等做大产业规模,通过引进举办国际组织认证的大型活动、打造“国字号”活动聚集地等提升赛事活动能级,持续擦亮城市品牌。四是进一步为城市发展注入文化力量。充分挖掘成都历史文化底蕴,持续推动文化、经济、科技深度融合,大力推动并鼓励社会多元主体投入人文城市建设。比如,可加大历史文化场馆向公众开放的力度,加大“博物馆日”“读书日”等人文活动的宣传力度,鼓励举办音乐会、文化沙龙、读书分享等多样化的文化体验活动,增加数字文化产品供给,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等等,更好满足群众文化需求。

(作者为西南财经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教授)

(责编:胡永秋、岳弘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