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昆曲:琴音弦歌唱新声

发布时间:2024-10-31 09:03:24 来源: sp20241031

原标题:湖南昆曲:琴音弦歌唱新声

   夏末,在湖南省昆剧团,眼前有绿竹、楼阁、大榕树,耳边是一阵阵抑扬顿挫的湘昆戏曲声,不禁让人沉醉其中。

   湘昆又称“桂阳昆曲”,是“湖南昆曲”的简称,为昆曲在南方的一个支派。明代中期以后,昆曲开始在郴州一带流行,后被称为湘昆。

   明万历三年(1575年)冬,郴州知州胡汉邀上几位幕僚,到城西的万华岩溶洞踏雪饮酒。他们在洞中布席而坐,听着昆曲,吟诗作赋,尽兴而返。胡知州回城后似乎意犹未尽,又写了篇《万华岩记》,无意之中留下了郴州历史上关于昆曲的最早记载。

   1960年,为了抢救、继承和发展湘昆艺术,郴州湘昆剧团成立,后更名为湖南省昆剧团,并逐渐发展成为全国八大昆剧院团之一。

   湘昆,既有文雅的共性,又有质朴的个性。湘昆戏曲语言以郴州官话为基础,与中州韵相结合,演唱上受祁剧和地方语言音调的影响较大。湘昆的声腔不如苏昆细腻柔丽,也不及北昆豪放壮阔,但声调高亢、吐字有力,因吸收一些湘南民歌小调和俚俗之声,所以形成了颇具特色的“俗伶俗谱”。

   《牡丹亭》《乌石记》《白兔记》《荆钗记》《半条被子》……60多年来,一出出湘昆经典剧目从这里诞生,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展示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昆剧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还为这座城市增添了许多魅力。”湖南省昆剧团青年演员欧龙娟说。

   欧龙娟的家就在湖南省昆剧团附近,小时候的她常常被昆曲悠扬的声音所吸引,不知不觉中爱上了这门艺术。她说:“每次听到昆曲,我就像被施了魔法一样,完全沉浸其中。”

   2011年,湖南省昆剧团招收新学员,12岁的欧龙娟毫不犹豫地报了名,后顺利通过考试,从此成为一名专业昆剧演员。

   13年来,不管遇到多少挫折和困难,欧龙娟对昆剧的热爱从未减弱。“站在舞台上,面对聚光灯,这是我最喜欢的感觉。每一次表演,我觉得自己就是在传承文化。”

   廖茂鑫与欧龙娟同届进入湖南省昆剧团,现在是剧团里的一名武生。

   刚进剧团的前两年,每天,廖茂鑫要练脸、练腰和练腿。待基本功扎实了,他才慢慢学习唱腔和其他戏曲课程。

   “当时,每天做同样的事情,我觉得很苦很累,甚至想过要放弃。”廖茂鑫坦言。“要做一行,爱一行。如果决定做,就要做到最好,要么别做。”师父的教诲让廖茂鑫坚持了下来。

   每一次表演,廖茂鑫都追求精益求精。他说,作为戏曲工作者,这是艺术本分,也是对观众的尊重。

   建团60多年来,湖南省昆剧团先后发掘、整理和创作演出大戏60多部,折子戏100多折,多名演员获“梅花奖”“兰花奖”“芙蓉奖”等戏剧大奖。湖南省昆剧团还曾多次进京和赴海外演出,成为推介郴州、宣传湖南、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张亮丽名片。(记者 禹爱华 龙军 通讯员 陈红军 曾淞群)

(责编:乔业琼、李楠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