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1-08 07:39:16 来源: sp20250108
追访最高检工作报告中的案例当事人
“法理情相统一”彰显公平正义
□ 本报记者 董凡超
“我永远不会忘记,检察官们在我最无助时,带来了正义的曙光。”“严厉打击犯罪,净化从业环境,感谢检察机关的保驾护航。”“依法能动履职是‘国之大者’的担当。”……
3月8日上午,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应勇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作最高检工作报告。报告提及的典型案例唤起了许多案件当事人的回忆与共鸣。
一个案例胜过一沓文件。案件当事人的亲身感受,是“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实践注脚,是“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的真切见证,也是对过去一年检察工作的生动评价。
十余年锲而不舍跟踪监督抓获真凶
【报告摘要】四川检察机关审查“毛某强奸杀人案”时,发现客观证据不能认定其作案,真凶另有他人,督促公安机关依法释放并持续跟进监督,14年后真凶落网。让有罪者受惩、还无辜者清白,彰显法治正义。
【解读】2006年,四川乐山发生一起流浪女子被强奸杀害案件,在案发地附近生活的拾荒人毛某被认定具有作案嫌疑,后经检察机关认真审查,排除毛某作案嫌疑,毛某被无罪释放。但检察监督没有止步,经过持续14年的跟踪监督,真凶彭某于2020年被抓获,后被判处死缓。
【感言】案件当事人毛某:17年前发生的那起刑事案件,曾让我陷入极度恐慌和痛苦的状态。检察机关客观公正严格依法办案,认定我无罪,不需负刑事责任。经历此事,我深切感受到检察机关“如我在诉”的理念和对公平正义的执着、惩恶扬善的决心。
如今,真凶归案,这不仅是对被害亡灵最好的告慰,也是对案件当事人心灵创伤最有力的抚慰。衷心感谢检察官们的辛苦付出,10多年来,办案检察官换了一茬又一茬,但从未放弃对此案的跟踪监督,终于让真相水落石出。现在,我在政府部门的帮助下,开始了新的生活,接下来会把感谢和感动化为实际行动回馈社会和国家。
“检察蓝”助力织密校园安全防护网
【报告摘要】某学院副院长猥亵未成年女生,该生父亲愤而将其打成轻伤涉嫌犯罪,检察机关综合考量,对事出有因、情节较轻且自首的打人者依法决定不起诉;对仅被行政拘留的猥亵者监督立案,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彰显法理情统一的司法力量。
【解读】15岁的小贝(化名)是湖南某职业技术学院的一名学生,2021年5月8日晚,她被该学院副院长谢某某猥亵。5月9日,小贝的父亲李某对谢某某进行殴打并致其轻伤二级。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人民检察院经审查认为,李某打伤谢某某的行为虽涉嫌故意伤害罪,但系向学校主张其女儿合法权益的过程中,出于激愤实施的伤害行为。且系初犯、偶犯,其行为事出有因、情节较轻,具有自首等从轻、从宽处罚情节,依法不需要对其判处刑罚。经检委会研究后,该院对李某作出不起诉决定。法院以强制猥亵罪判处谢某某有期徒刑二年二个月,并对其进行从业限制。2023年5月,望城区检察院与涉案学校签署《检校共建协议书》,共推法治教育。望城区检察院副检察长江朔担任该校法治副校长、3名检察官担任法治辅导员,望城区检察院聘请学院15名学生代表作为“校园法治观察员”。
【感言】湖南某职业技术学院负责人:2023年以来,围绕落实最高检“一号检察建议”,检察官们多次到学校进行普法宣传,学生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明显增强。期待检察机关今后继续支持我校法治建设,共创美好和谐平安校园,为党和国家培养遵纪守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携手同行,努力奋斗。
以法治力量守护中华文脉弦歌不辍
【报告摘要】山西、海南、西藏、青海等地检察机关加强石窟寺文物、南海文物、传统村落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益保护,用法治守护中华文脉。
【解读】在青海省西宁市城中区,坐落着一座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宗喀大慈宏觉寺。城中区人民检察院干警对辖区文物保护单位进行摸排走访时发现,宏觉寺重要组成部分前香厅因历史原因先后被几家工厂和一所学校占用。前香厅年久失修,除梁架结构保持原状以外,屋面塌陷,个别立柱下沉倾斜,山墙、门窗都已严重损毁,存在严重安全隐患。检察机关通过召开公开听证、制发检察建议等方式持续跟进监督,推动区政府拨付专款用于企业安置补偿及车间、办公楼的拆除工作。目前所有修缮项目已全部竣工,并经青海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批准挂牌成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体验馆”。
【感言】城中区文体旅游科技局局长王生玺:宏觉寺是一处见证民族团结的珍贵历史文化遗产,也是维系民族团结的重要精神纽带。城中区检察院督促保护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宏觉寺行政公益诉讼案的办理,解决了我局在文物保护工作中的历史遗留问题,使宏觉寺得到了充分保护和有效利用。检察机关从“国之大者”的格局出发,勇于担当法律监督责任,与文物保护部门积极沟通联动,成为文物保护的重要力量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文化的坚定维护者,不断推动全区国有文物保护工作取得新的进展。
释法说理冰释二十余年积怨纠纷
【报告摘要】湖南某县两个村民小组因山林田土权属纷争,不接受行政决定、不执行行政判决,发生4次械斗致18人获刑。市县两级检察院受理监督申请后,会同当地政府引导村民从对抗走向对话,持续20余年的争议终得化解。
【解读】20余年间,涉案两个村民小组历经5轮行政诉讼,纠纷始终未解,矛盾越积越深。2022年3月,检察机关受理监督申请后,经审查认为判决并无不当,依法作出不予支持监督决定,同时,坚持法理情有机统一,综合运用调查核实、释法说理、专家论证等多种方式,引导双方合理划分山林田土权属面积,消除积怨、化解心结,最终于2023年达成和解。
【感言】村民黄某玉:现在水井有了,电通了,路恢复了,小孩也可以正常上学了,检察官们真是设身处地为我们着想,不但解决了“老大难”的山林权属大事,还解决了我们揪心的小事。那种有家不能回、有地不能种、有田不能耕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从此生活有了着落,日子也越过越好。
斩断假证黑色产业链护航安全生产
【报告摘要】北京检察机关深挖办案中发现的涉及上万张特种作业假操作证问题,推动查办制贩假证人员126人,督促主管部门落实监管责任,溯源整治假冒国家机关官方网站226个。
【解读】2023年2月13日,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检察院收到该区应急管理局移送的辖区工地施工人员白某某持伪造特种作业操作证上岗线索。此后,西城区检察院从这张假证入手,深挖彻查斩断“制、售、验”特种作业操作证黑灰产业链,从而推动全市开展类案监督、溯源治理。为进一步拓展监督成效,西城区检察院创建“涉安全生产的特种作业操作证”类案法律监督模型,批量发现持假证或无证从事特种作业违法线索,与公安、应急、住建等部门联动履职消除工地安全隐患,“以个案为突破口、以模型为牵引线、以监督为融合面、以治理为综合体”的办案新模式带动了法律监督整体提质增效。
【感言】天恒置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刘戍东:感谢检察机关立足法律监督职能,建立“涉安全生产的特种作业操作证”类案法律监督模型,协同多家单位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进一步织密筑牢项目特种作业人员安全生产防线,为我们建设施工方封堵安全生产领域监管漏洞提供了强有力支持。
建筑工地特种作业工人代表王志杰:特种作业本身需要具备专业知识、技术能力和操作经验,工作内容风险也比较高,检察机关打击破坏安全生产的违法犯罪行为,对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进行严格规范,使我们这些合法的特种作业人员获得了更优质的工作机会和职业保障,也让工地更安全、我们作业更安心。
本报北京3月8日讯 【编辑:房家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