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10 06:27:18 来源: sp20241110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是实践的指南。一切伟大的实践,都需要科学理论的正确指引。
2023年10月7日至8日,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正式提出习近平文化思想,这在党的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
习近平文化思想,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
一年来,习近平文化思想这一“不断展开的、开放式的思想体系”,随着实践深入不断丰富发展,展现出强大的真理力量,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持续迸发磅礴的实践伟力,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了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
推动理论创新,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伟大时代孕育伟大思想,伟大思想引领伟大实践。
2023年10月10日至13日,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结束不久,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江西考察。
在景德镇南麓遗址旁,习近平总书记仔细端详,有感而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古至今从未断流,陶瓷是中华瑰宝,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名片。”
今年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陕西宝鸡考察。
在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国宝何尊铭刻的“宅兹中国”,是迄今为止“中国”一词的最早文字记录。
面对何尊,久久凝思。
习近平总书记感慨:“中华文明五千年,还要进一步挖掘,深入研究、阐释它的内涵和精神,宣传好其中蕴含的伟大智慧,从而让大家更加尊崇热爱,增强对中华文明的自豪感,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代一代传下去。”
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始终吸引着总书记关注的目光、激发着总书记深沉的思考。
“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立足波澜壮阔的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中国共产党一百多年的奋斗历程,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提出“第二个结合”,深刻指出:“‘第二个结合’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了更加宏阔深远的历史纵深,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文化根基。”
习近平文化思想,正是坚持“两个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创新发展的思想结晶,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新境界。
深刻总结百余年来党领导文化建设的历史探索以及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实践经验,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高举起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文化旗帜。
实践永无止境,理论创新永无止境。
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打开了广阔空间,也为新时代新征程党的理论创新提供了丰厚土壤。”
如何用马克思主义激活中华文明传统基因?怎样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如何进一步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总书记考察调研的脚步不停,深邃缜密的思考不断——
在上海,总书记强调,坚持不懈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在山东,总书记强调,要坚定文化自信,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在全面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总书记强调,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要保护弘扬黄河文化,传承好历史文脉和民族根脉。
持续深化对党的理论创新的规律性认识,对“两个结合”特别是“第二个结合”的论述不断深入,习近平文化思想充分体现与时俱进、守正创新的理论品格。
今年春节前夕,天津古文化街披上节日盛装。桂发祥十八街麻花、果仁张、泥人张、杨柳青年画等特色店铺,游人如织、热闹非常。
一条古街,承载历史记忆,也展现时代新貌。
徜徉其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天津是一座很有特色和韵味的城市,要保护和利用好历史文化街区,使其在现代化大都市建设中绽放异彩。”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在赓续历史文脉中推进文化创造,在传承中华文明中推动文化进步,习近平总书记准确把握文化传承发展的内在规律,提出了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科学态度和原则方法。
林海茫茫,山崖壁立。位于甘肃天水麦积区的麦积山石窟始建于十六国后秦时期,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221个窟龛、1万多身泥塑及石雕造像、1000余平方米的精美壁画……仿佛打开了一幅中华文明的历史长卷。
今年9月10日至1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甘肃天水、兰州等地考察调研时指出,甘肃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红色文化资源丰富。要传承好红色基因,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支持敦煌研究院建设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典范和敦煌学研究高地,建设好长城、长征、黄河国家文化公园,为现代化建设注入强大精神力量。
“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习近平总书记从新时代新征程瞩视中华文明,从中华文明的历史坐标观察中国式现代化,深邃的思想让我们有了更深刻的领悟。
“这一年的步伐,我们走得很显底气。”二〇二四年新年贺词中,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温暖而有力。
新征程上,我们昂首阔步的底气何来?“泱泱中华,历史何其悠久,文明何其博大,这是我们的自信之基、力量之源。”
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习近平文化思想充分彰显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有力巩固了中国共产党的文化领导权,引领我们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努力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
彰显实践伟力,新思想凝聚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强大精神力量
新思想指导新实践,新思想引领新征程。
“九个坚持”概括对宣传思想工作的规律性认识、“十四个强调”明确文化建设根本遵循、“七个着力”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提出重要要求……习近平文化思想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大课题,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思想指引。
“你是中国人吗?你爱中国吗?你愿意中国好吗?”
“是!爱!愿祖国繁荣富强!”全体师生起立,铮铮誓言掷地有声。
这是一堂别开生面的网上网下大思政课。9月21日晚,2024“把青春华章写在祖国大地上”大思政课网络主题宣传和互动引导活动在南开大学启动。
在南开大学校长陈雨露和老校长张伯苓的数字形象跨越时空的对话中,“爱国三问”让在场的学生沉思。他们的回答,让我们感动。
今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举世瞩目成就为内容支撑,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力量根基,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不断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
一系列改革举措迅速展开:思政课改革创新、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全面实施“时代新人铸魂工程”和“大思政课”建设工程……各级各类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不断推动思政教育创新发展,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体制机制持续完善。
大道行思,取则行远。思想之光,照亮前行之路,凝聚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强大精神力量。
首都北京,一条中轴线纵贯南北。从鼓楼向南远望,古今交融、气势恢宏,一幅中华文明传承与赓续的历史画卷次第展开。
7月2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四十六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将“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要以此次申遗成功为契机,进一步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的整体性、系统性保护,切实提高遗产保护能力和水平,守护好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和自然珍宝。”习近平总书记对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传承利用工作作出重要指示。
六个场景、两条非遗街区、八个体验互动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带徒现场展演……“气象万千——中国非遗保护实践主题展”于6月7日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开展。
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前后,各地举办1.2万余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参与广泛的特色活动,“非遗热”持续升温。
“历史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要始终把保护放在第一位。”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化遗产保护,反复叮嘱要把文化遗产保护好传承好。
今年2月,首个全景式展现商文明的国家重大考古专题博物馆——河南安阳殷墟博物馆新馆正式对公众开放。110余片精选的刻辞甲骨,以及觚爵鼎尊、钺刀戈矛等文物,通过人工智能、裸眼3D等新技术,仿佛有了生命。
“‘老泉州’有了新传承!”金秋时节,漫步在福建泉州鲤城区金鱼巷,红砖深巷曲径通幽、古朴民居通透开阔。踩着石板路,在千年古城体验“老泉州”的生活日常,众多游客流连忘返。
“一个城市的历史遗迹、文化古迹、人文底蕴,是城市生命的一部分。”2019年2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时强调。
近年来,我国各地不断加强城乡建设中的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切实做到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传统与现代融合发展、创新与传承相得益彰。广东潮州、四川阆中、山西平遥等一大批古城在整体保护、活态传承中焕发出勃勃生机。
“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对于赓续生生不息的历史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思考良多。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
2024年春节假期,《热辣滚烫》《飞驰人生2》《第二十条》等影片深受观众喜爱。春节档全国电影票房达80.16亿元,观影人次超过1.63亿,创造同档期新的纪录。
优秀电视剧也呈井喷态势:讲述张桂梅的故事、为人民教师唱响时代赞歌的《山花烂漫时》,激励青年从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汲取力量的《问苍茫》……广大文艺工作者创作出一大批接地气、传得开、留得下的精品力作,身体力行落实“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的要求。
文化如水,润物无声。扎根人民,文艺便有了源头活水。
一部部文艺精品力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见证了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全方位全景式展现了新时代的精神气象。
因时而兴,乘势而变,随时代而行,与时代同频共振。文化是最需要创新的领域,与时俱进是我国文化不断繁荣发展的强大动力。
今年8月28日至29日,以“弘扬时代精神 共建网络文明”为主题的中国网络文明大会在四川成都举行。各界嘉宾齐聚蓉城,交流网络文明共建经验,发表网络治理专业意见,推动我国网络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
“何以中国”“网络中国节”“节气里的大美中国”等主题活动百花齐放,“中国人的故事”“中国好网民”等网络互动引导活动竞相登场。大流量澎湃正能量,新技术展示新力量。全社会共建共享网上美好精神家园的氛围日渐浓厚,文化自信自强汇聚起网上网下最强向心力。
旗帜指引方向,思想凝聚力量。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对“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作出部署安排,提出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改进创新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工作机制;优化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机制,建立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机制;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推进国际传播格局重构,构建更有效力的国际传播体系。
宏伟蓝图鼓舞人心,时代号角催人奋进。
习近平文化思想激励着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贡献中国智慧,努力开创世界各国人文交流、文化交融、民心相通新局面
金秋9月,中外文化交流活动不断、硕果累累——
2日,参加2024“一带一路”媒体合作论坛的中外记者踏上四川广元古蜀道上的翠云廊,道旁千年古柏印证了中华文化“天人合一”的古老生态智慧;
4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英歌舞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文艺演出上亮相,中华优秀传统民俗文化魅力随着奔放的舞姿尽情绽放;
19日至21日,2024北京文化论坛成功举办,来自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800余位中外嘉宾共襄盛会,展开深入交流。
中华文明自古就以开放包容闻名于世,在同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中不断焕发新的生命力。
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的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把握人类文明发展规律,从中华民族绵延不绝的文明历史中汲取智慧,创造性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重大理念、重大主张,为推动人类现代化进程、促进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正确精神指引。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今年7月2日,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机场贵宾楼大厅,10余名当地少年用标准流利的中文演唱《歌唱祖国》,欢迎习近平主席的到访。
“长大后我想去中国的清华大学读书”“清华大学也是我的梦,我想学程序设计”……孩子们语调欢快地向习爷爷讲起自己的“中国梦”。“欢迎你们到中国去上大学!”习近平主席笑意盈盈,颔首赞许。
音乐跨越国界,文化架起桥梁。当大国外交遇上音符跃动,奏响了新时代中国文化对外交往的乐章。
今年春天,一曲《在希望的田野上》在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唱响,来自美国林肯中学和斯特拉孔中学的同学们把这首中文歌曲送给中国朋友。9年前,习近平主席访美时曾走进林肯中学,鼓励同学们多到中国走走看看,体验和感知中国。
“中国朋友热情好客,尽管美中两国有十几个小时的时差,但我们立即融入了这里,完全沉浸在故宫精美的建筑和万里长城的磅礴气势中。”来自林肯中学的杰西·杰弗逊希望将来能够学习更多中文,了解更多中国文化。
有朋自远方来。一批批习近平主席邀请的外国客人来到中国,触摸中华文化脉搏,感知当代中国发展活力,留下许多美谈佳话。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更好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以文载道、以文传声、以文化人,向世界阐释推介更多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中国精神、蕴藏中国智慧的优秀文化。
2023年11月,向世界中国学大会·上海论坛致贺信,希望各国专家学者“不断推进世界中国学研究,推动文明交流互鉴”;2023年12月,向首届“良渚论坛”致贺信,良渚的文明之光穿过岁月时空,再次展示在世人面前……习近平总书记向世界更加鲜明地展现中国故事及其背后的精神力量。
今年5月,中法元首小范围会晤,马克龙总统有感而发:“通过同主席先生的深入交流,我进一步了解了中国的历史、文化、理念和发展历程,对中国在重要问题上的立场认识加深。”
中华文化崇尚和谐,自古就推崇“协和万邦”的国际观,以和为贵,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理念在中国代代相传,深深植根于中国人的精神中。
2000多年前,古丝绸之路商旅络绎、驼铃不绝,开启东西合作互利篇章。
“我们完全可以从古丝绸之路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本着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推进合作,共同开辟更加光明的前景。”
溯源辉煌历史、谋划美好未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共建“一带一路”重大倡议,引起跨越山海的共鸣。
今年9月,第七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在甘肃敦煌开幕,50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的800余名嘉宾围绕“践行全球文明倡议,深化文明交流互鉴”主题开展对话,弘扬丝路精神、推动文化交流、凝聚广泛共识。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阳光有七种颜色,世界也是多彩的”“如果世界上只有一种花朵,就算这种花朵再美,那也是单调的”……习近平总书记生动的比喻,昭示了深刻的道理:推进人类各种文明交流交融、互学互鉴,是让世界变得更加美丽、各国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的必由之路。
一组数据,见证文化交往的“双向奔赴”:今年上半年,全国移民管理机构共查验出入境人员2.87亿人次,同比增长70.9%。这得益于互免签证、144小时过境免签等利好政策的落地实施。
“故宫和长城要去的,天津也要去看看。”受益于144小时临时入境许可,途经北京转机的韩国旅客李美淑得以畅游京津,认识了解中国。
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启迪人心的思想指引,给实践以前行的力量。
这是一场跨越千山万水的文明对话:今年4月,“紫禁城与凡尔赛宫——17、18世纪的中法交往”展览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开展,约200件文物精品见证了百年间双方彼此借鉴、相互学习的文化交流史。
这是一次传统与现代的交流交汇:今年7月,第十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在山东曲阜尼山举行,700余名中外嘉宾齐聚孔子故里,共话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
“要携手推进多元包容的现代化”“在现代化进程中倡导不同文明相互尊重、包容共存,共同推动全球文明倡议结出更多硕果”……习近平文化思想不断丰富和发展,为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推动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注入深厚持久的文化力量。
循大道,至万里。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科学指引下,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将取得非凡成就,铸就新的辉煌。
《 人民日报 》( 2024年10月07日 01 版)
(责编:岳弘彬、牛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