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1-05 04:59:38 来源: sp20250105
中新社 北京5月18日电 (记者 陈杭 李映民)今年5月18日是第48个国际博物馆日。当日,“以传承 见未来”2024第二届中国-东盟文化交流系列活动在中国北京和泰国曼谷同步举办。
5月18日,“以传承 见未来”2024第二届中国-东盟文化交流系列活动分别在中国北京和泰国曼谷同步举办,北京活动现场启动全球青年“文化遗产活化”共创计划。 中新社 记者 赵文宇 摄本次活动由 中新社 国际传播集团、北京华彬文化基金会联合主办,围绕古建筑这一文化载体,通过主题论坛、圆桌对话、互动体验等多种形式,促进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与互鉴。
北京华彬文化基金会秘书长卢战在致辞中表示,通过这一活动,期望能够让世界更加了解中国,促进国际文化交流,增强文化自信。活动将支持一批文化小使者前往泰国,通过面对面交流,增进中泰两国青少年的理解与友谊,携手成长。
中国新闻社副总编辑陶光雄在致辞中表示,中国新闻社作为中国对外传播的重要窗口,始终将文化交流作为推动中国与东盟关系发展的重要手段。希望通过此次活动在促进国际文化交流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共同为文化传承与创新贡献力量。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曼谷办事处文化处主任景峰在泰国会场表示,泰国作为东盟的“门户”,是中国亲密的近邻。希望中国和东盟国家在文明交流互鉴和文化遗产领域汇聚合力,共同守护和弘扬亚洲文明。
当天,中国文物学会专家委员会主任单霁翔通过视频致辞时称,无论是宏伟壮丽的宫殿建筑,亦或是朴实无华的民居建筑,中国古建文物不仅是古代科学技术的结晶,也是历史的见证者。应该加强对古建文物的保护和研究工作,从而让全世界了解中国。
5月18日,“以传承 见未来”2024第二届中国-东盟文化交流系列活动分别在中国北京和泰国曼谷同步举办,民众在北京活动现场体验古建积木。 中新社 记者 赵文宇 摄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馆长薛俭谈到,古建筑为人们赋予了丰富多彩的生活,要将其传承给后人,这是当代人的责任,也是全人类的使命。保护古建筑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参与,要通过制定有效的保护措施和合理利用古建筑资源,实现古建筑的可持续发展。
清华大学国家遗产中心主任吕舟通过视频致辞时谈到,东西方文化交流机构聚焦有代表性的建筑,促进人们对文化多样性的关注。世界因文明差异的存在、文化多样性的存在,变得丰富多彩。不同文明之间的相互尊重与交流互鉴,对于文化多样性的保护和传承发挥了作用。
活动现场还启动了全球青年“文化遗产活化”共创计划。
2023年5月18日,“华彩丝路匠心筑梦”中国—东盟文化交流活动在泰国曼谷举行。(完)
【编辑:陈海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