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23 05:17:12 来源: sp20241223
中新社 郑州9月5日电 (记者 韩章云)四年前,河南郑州发现5000多年前的“河洛古国”。四年后,郑州官方出台地方性法规为“河洛古国”撑起“保护伞”、戴上“护身符”。
5日,郑州市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称,《郑州市双槐树遗址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将于今年10月1日起施行。
位于河南郑州巩义市的双槐树遗址。(无人机照片)王羿 摄2020年,位于黄河与伊洛河交汇处的河南郑州巩义市河洛镇双槐树村发现5000多年前的“河洛古国”。后经考古证实,该遗址是距今5300年左右经过精心选址的都邑性聚落遗址,被学界誉为“早期中华文明的胚胎”“河洛古国”,并入选“202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中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
“双槐树遗址是迄今为止在黄河流域发现的仰韶文化中晚期规模最大的核心聚落,以双槐树遗址为代表的郑洛地区仰韶文化聚落群的发现填补了中华文明起源关键时期、关键地区的关键材料。”郑州市文物局局长顾万发指出,《条例》对进一步加强双槐树遗址的保护、管理、利用,保持遗址的真实性、完整性,为将双槐树遗址打造成中华文明地标,推进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法治保障。
《条例》明确了双槐树遗址的保护对象,划定了保护区域,规定了在双槐树遗址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内的禁止行为,针对不同区域实施分类保护。
为推动双槐树遗址资源活化利用,《条例》鼓励利用考古遗址公园、博物馆等资源,开展教育、教学、研学等社会实践活动;发展遗址特色文旅文创产业,使文物保护成果惠及广大公众。
顾万发表示,有了《条例》的“护航”,下一步将持续推进双槐树遗址的考古发掘与遗址保护工作,不断揭示双槐树遗址聚落结构、生活方式、环境变化、农桑文明、社会属性等文化风貌,更加凸显双槐树遗址在中华文明起源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完)
【编辑:胡寒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