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地制宜、开拓创新 新质生产力激发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发布时间:2024-12-05 21:17:07 来源: sp20241205

【观点摘要】

·新质生产力是由科技进步和产业革新驱动的新型生产力。这种生产力的升级对于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它通过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推动经济结构向更高效、更智能化转型。

·地方政府应当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发掘和利用自身的比较优势。通过优化创新环境和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可以有效促进新质生产力的成长,实现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

·全球化时代的挑战要求国际合作的深入进行。对外开放和国际合作是地方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有助于地方政府在全球经济中寻求新的增长点,共同应对全球性问题。 

在当前全球化与科技革命的浪潮下,如何高效地发展新质生产力,对于地方政府而言,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3月26日至3月29日,以“亚洲与世界:共同的挑战,共同的责任”为主题的博鳌亚洲论坛2024年年会在海南博鳌举行。论坛期间,中共北京市委经济技术开发区工委副书记、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孔磊在接受人民网记者专访时表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对当前全球大变局的应答,依托新技术和新模式推进产业结构变革。它不仅要求创新引领,更强调与地方实际相融合,形成具体发展动力。这一理念旨在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调整,实现与基础条件的深度结合,促进地方经济的全面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不仅是国家高质量发展的需要,更是实现社会全面进步、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向往的必由之路。”孔磊表示,我国经济总量持续扩大、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持续推进,超大规模的内需市场,完整的产业体系,丰富的人才资源,是我们发展的“最大底气”。

孔磊认为,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和发展,需要地方政府深刻理解新时代背景下的新要求和新挑战,从而做出战略性的部署和调整。

他从三个维度阐述了对于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理解:首先,新质生产力的提出是在全球大变局的背景下,要求地方政府必须适应新的国际国内形势,进行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其次,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依赖于新技术和新模式的应用,这需要地方政府加大创新力度,引导产业升级;最后,新质生产力的实现还需与地方的基础条件和实际需求相融合,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发展动力。

针对如何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孔磊强调了三个方面的考虑:一是自身的责任,认为地方政府有责任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以满足经济转型、民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国家在国际竞争中的自主自立需求;二是信心和条件,基于我国产业门类齐全、产业链完整以及创新基础雄厚的实际,地方政府应有信心并发挥自身条件优势,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三是根据地方资源禀赋和实际情况,进行冷静思考和精准定位,避免盲目跟风,确保发展策略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此外,孔磊还提到了人才政策的重要性。他表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离不开人才支撑,特别是高层次的创新人才。”地方政府应通过建立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为人才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和事业平台,从而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保障。

“地方政府要因地制宜,不要搞一种模式,注重发挥自身比较优势和特色禀赋,从细分领域、优势切口切入,处理好舍与得、‘有所为’与‘有所不为’的关系,才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方法论。”孔磊说。

在具体实施策略方面,孔磊以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亦称“北京亦庄”)为例,北京亦庄具有完备的产业基础、成熟的产业组织体系和良好的产业生态,把未来产业作为新质生产力培育的核心动力源,一手强科技创新、一手促产业变革,提升优势赛道表现,抓好新质生产力发展平台建设。同时通过深入分析研究、结合实际进行全面布局,确定细分赛道,按照“一赛道、一规划、一政策、一园区”,全面推进未来产业进入“春笋状态”,助力亦庄新城高质量发展。

据了解,近年来,北京亦庄不仅依托北京的科研资源,还吸引了大量的高新技术企业入驻,形成了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为主导的产业集群,并逐步构建起以创新为核心的产业生态系统。

特别是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方面,孔磊介绍称,北京亦庄凭借自身在新能源汽车、信息技术、软件算法等方面的技术积累和产业基础,成功打造了知名的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成为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典型代表。

面对全球化趋势,在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过程中,孔磊特别强调了国际合作的重要性。他认为,在全球化的今天,地方发展不能闭门造车,需要开放视野,与世界接轨。通过国际交流与合作,可以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队伍,提高本地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孔磊表示,“在‘共同的挑战,共同的责任’的大背景下,国际合作至关重要,我们作为深具开放基因的经开区,将积极寻求与国际伙伴的合作机会,促进经济技术的交流与合作,利用各自的产业优势,实现资源共享,促进区域经济的互补性和增长。”(实习生王焱茹对本文亦有贡献)

【相关阅读】

中国经济仍是世界经济“稳定器” 5%增长目标值得期待

加快能源绿色转型 让更多可持续发展成果惠及民生福祉

从“高大上”到“接地气” 遥感技术让绿色出行更智慧

(责编:杨曦、吕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