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3 05:00:03 来源: sp20241123
图为来自贝宁的菠萝在第六届进博会上首次亮相。 本报记者 张武军摄
9月8日,一批产自马达加斯加的冷冻羊肉运抵湖南红星进口肉类指定查验场。这是去年马达加斯加羊肉获得输华准入后的首批进口产品,也是中国首次从非洲进口羊肉产品。分析认为,这标志着中国与非洲在肉类产品贸易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显著成果,也展现出双方合作的深化与拓展。
近年来,农产品进口成为中非双边贸易的新亮点。独具魅力的“非洲味道”漂洋过海进入中国,为中国消费者提供更多选择,也让非洲国家拥有更加广阔的市场机遇。
非洲优质农产品与中国市场“双向奔赴”
据报道,中国从马达加斯加进口的首批羊肉共900余公斤,从马达加斯加空运至广州白云机场后,由汽车运输至湖南红星进口肉类指定查验场,全程约36小时。进口商介绍,这批羊肉将通过湖南省内外多家餐饮、商超等平台销售,给国内消费者带来更多优质肉类选择。
马达加斯加羊肉与中国市场“结缘”始自2023年第三届中非经贸博览会。博览会期间,中国与马达加斯加签署协议,准许马达加斯加羊肉输华。此后,长沙海关组建专项工作组,多次远程视频连线马达加斯加羊肉加工企业,帮助其了解中国羊肉进口准入制度及相关要求,办理进口食品境外生产企业注册申请。今年9月初,首批进口羊肉的加工生产商中马牧业(马达加斯加)有限公司完成对华注册,获得输华资质。
近年来,依托中非经贸博览会等众多平台,越来越多非洲优质农产品加速进入中国市场,成为中国消费者“舌尖上的美味”。以2023年第三届中非经贸博览会为例,当时常设展馆现场销售产品超200万元,累计签订紫茶、海鲜、羊肉等订单项目37个,意向合作金额439亿元。
目前,中国已经连续15年保持非洲第一大贸易伙伴国地位,并成为非洲第二大农产品出口目的地,中国自非洲进口农产品金额连续7年增长。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中国自非洲进口农产品253.5亿元,增长7.2%,高于中国农产品进口整体增速,芝麻、烤烟、夏威夷果等非洲特色农产品进口量分别增加38.8%、32.7%、106.2%,占中国同类产品进口量比重均超四成。
9月,在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举办期间,中国同非洲多个国家签署有关农产品输华的合作文件:同津巴布韦签署鲜食鳄梨输华合作文件,同赞比亚签署大豆输华合作文件,同莫桑比克签署木豆、夏威夷果和腰果输华合作文件,同纳米比亚签署绵羊和山羊肉输华合作文件,同卢旺达签署蜂蜜输华合作文件……这意味着在不久的将来,越来越多产自非洲的农产品将出现在中国商场的货柜上,被中国消费者选入“购物车”。津巴布韦《先驱报》网站日前引述该国园艺发展委员会声明称,津巴布韦同中国签署的鲜食鳄梨输华合作文件,为该国鳄梨种植者提供了将触角伸进全球最大鳄梨消费市场之一的机遇。
多举措推动非洲优质农产品输华
“近年来,进入中国市场的非洲农产品种类越来越多。这背后的推动力来自多个方面:一是中国向非洲国家产品开放市场,为非洲农产品输华设立‘绿色通道’,降低贸易成本;二是中国在交通运输、物流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支持,促进非洲农产品出口;三是中非在资金、人才、装备、技术、管理等领域加强合作,助力提升非洲农业现代化水平。”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分析称。
长期以来,中国一直重视推动非洲优质特色农产品输华。2021年,在塞内加尔举行的中非合作论坛第八届部长级会议期间,中国宣布为非洲农产品开辟“绿色通道”,加快检验检疫,扩大关税豁免。南非鲜梨、坦桑尼亚芝麻、科特迪瓦腰果、卢旺达辣椒、埃塞俄比亚咖啡……截至今年8月底,中国已与14个非洲国家签署了22项农产品输华准入议定书。
2021年1月1日,作为中国和非洲国家签署的第一个自由贸易协定,中国—毛里求斯自贸协定正式生效。该协定专门为毛里求斯的蔗糖作出“关税配额”安排:从2021年的1.5万吨配额开始,每年增加5000吨,直到2028年达到5万吨。在此配额内,毛里求斯蔗糖关税由此前的50%降至15%。
此外,中非经贸博览会、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非洲好物网购节等平台进一步拓宽了非洲农产品进入中国市场的渠道。
据报道,过去10年里,中国从非洲进口的农产品主要以油料种子、坚果、大豆和柑橘类水果为主,食品类产品在中非贸易中的占比不高。不过,近年来,中国通过多种方式鼓励进口非洲农产品。2016年,中国电商企业推出世界电子贸易平台,使埃塞俄比亚和卢旺达的小微企业能够直接向中国消费者销售其特色产品。
跨境电商蓬勃发展,也为非洲农产品进入中国市场提供更多销售渠道。2020年5月,卢旺达驻华大使基莫尼奥首次通过直播为家乡特产代言,3000斤卢旺达咖啡在直播间瞬间售罄。如今,通过跨境电商平台,大量非洲优质特色农产品走进中国千家万户。
在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中方提出愿主动单方面扩大市场开放,决定给予包括33个非洲国家在内的所有同中国建交的最不发达国家100%税目产品零关税待遇,推动中国大市场成为非洲大机遇。
李国祥分析称,零关税待遇会促进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降低非洲农产品出口的成本,增强其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力。同时,中国与非洲多国签署农产品输华合作文件,将推动中国企业和非洲合作,促进农产品生产的集约化、品牌化,助力非洲农业产业链发展和产品附加值提升,从而推动非洲农业现代化发展。
助力非洲国家农业生产向高产转变
李国祥指出,中非农产品贸易往来不断深化,一方面丰富了中国消费者的“菜篮子”“果盘子”,满足了多元需求,另一方面帮助非洲农产品开拓市场,有助于提升非洲国家居民生活水平,创造更多就业机会,让非洲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是真正的互利共赢。
值得关注的是,中国在积极推动非洲农产品输华的同时,始终致力于培养农技人才,为非洲农业发展注入人才“活水”。10年来,中国已在非洲建成24个农业技术示范中心,推广300多项先进农业技术,带动当地农作物平均增产30%至60%,惠及100多万非洲小农户,包括杂交水稻、菌草技术等援助品牌在非洲大陆生根发芽。目前,中国杂交水稻在20多个非洲国家“扎根”,推动多国水稻产量从每公顷平均2吨提升到7.5吨。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宋微表示,中非农产品贸易的增长反映出双方在这一领域的高度互补性。未来,中国有望继续为非洲农产品输华提供便利化措施。此外,中国预计也将派遣更多中国农业专家前往非洲,帮助非洲种植更多优质农产品,并加大对非洲农产品加工的投资力度,助力当地农业现代化,这些举措不仅将帮助非洲扩大农产品出口,也将助力非洲实现粮食自给自足的目标。
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总干事布拉姆·戈瓦尔茨表示,通过与中国在研究、技术、创新和培训方面建立伙伴关系,非洲国家的农业生产将实现从自给自足到高产的转变。
肯尼亚政治记者协会主席、《人民报》记者罗林斯·奥蒂诺认为,中方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将持续为非洲国家带来机遇,促进相关行业发展,带动更多非洲民众摆脱贫困。
专家指出,中非农业合作从农产品进口逐步扩展到助力非洲农业产业链发展和产品附加值提升,将进一步帮助非洲实现收入收成双丰收。
(责编:赵欣悦、袁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