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28 06:49:15 来源: sp20241228
距离大年三十还有半个月时间。回想起这几年的除夕夜,许万祥已经记不清每次是多晚赶回家吃团圆饭——可能是凌晨三点,可能是四点,也可能与员工同事们一起过年。
今年,哈尔滨意外走红,迎接比往年更多的游客,作为当地特色美食的红肠也顺应潮流出圈,卖得比往年更火,他也做好了加班的准备。
许万祥已经陪伴哈肉联走过将近40个年头,是同事们口中的“王牌”师傅。
这位“王牌”师傅,有一个心愿。
肉联厂里的人间烟火
这个冬季,哈尔滨意外爆火,旅游市场持续升温。室外接近零下30℃的气温,没能阻挡游客对这座冰城的热情。在中央大街和遍布各地的线下哈肉联店铺,本地人和外地游客络绎不绝。
自幼在哈尔滨长大,许万祥对红肠的烟熏味儿再熟悉不过。1913年,哈尔滨因铁路的修建而逐渐繁荣起来,大批欧洲侨民来到了哈尔滨,也带来了欧洲的文化与美食。俄籍大技师爱金宾斯受邀来到此地,在滨江物产(哈肉联的前身)制作出第一根哈尔滨红肠。
哈尔滨红肠肉香扑鼻、肥瘦均衡、肉质紧实,相对于其他香肠外观颜色更深,带有淡淡的果木香气。伴随着哈尔滨城市的发展变迁,一根根红肠成为了代代哈尔滨人的味觉记忆,哈肉联也在不断改革中发展壮大。
▲随着哈尔滨意外走红,作为当地特色美食的红肠也顺应潮流出圈。许万祥与哈肉联的缘分,自父辈起就已结下。
作为当时中国最大的畜产品加工企业之一,哈肉联也有着保障群众肉类供应的责任。在他年少时,除夕夜当晚就鲜有父亲的身影。无论开工到多晚,一家人都会等到父亲回家,吃热腾腾的饺子。
1986年,许万祥正式成为一名哈肉联职工,很快便进入原料组学习。回想起第一次走进生产车间的场景,他说:“非常激动。因为自己平时对美食、厨艺都很感兴趣,想着进去肯定能学到很多。”初来乍到,一切都是那么新奇:缓化、控制失水、修割挑拣、腌制拌馅、搅肉……“看起来算不上复杂,但每一道工序实则都是对耐心和细心的考验”。
从原料组新手到熟悉全工序流程,离不开师父“老孙”毫无保留的帮助。在许万祥看来,老孙对工作要求严苛,是一个臭脾气。“之前和师父学过叉烧肉的腌制,我们给Ⅲ号肉(里脊)加料液,为了均匀腌制需要不断翻面”。由于料液没有沾匀,翻转频次不够,肉块表面腌制成了枣红色后,中间部分还是白色,老孙看到后震怒,当即把肉用力摔到案板上,让许万祥自己看,劈头盖脸对他一通批评。与师父老孙的相处,既像师生,又像家人。回想起和这位比自己大八岁的师父相处场景,许万祥仍心存感恩。“冬天穿靴子很凉,老孙看到我们冻得跺脚,会买鞋垫给我们,让大家多垫一副”。
后来,许万祥把和老孙学到的,以及在工作实践中总结的配料、腌制和搅肉经验,也毫无保留地教给一位又一位新员工。
▲哈肉联创始于1913年,距今已有111周年的历史。(受访企业供图)时光流转四十载,变化的是时代,不变的是初心。
为实现口感升级,原料配比、腌制、搅肉、熏制等数十道传统工艺均有迭代。以颇有讲究的肥肉举例,为了让红肠中的肥肉达到“香而不腻”的口感,原料组选取猪脊膘代替皮下肥肉脂肪,遇热不化,观感小巧,让红肠在视觉上也更加精致。
目前,许万祥担任生产车间原料组组长,手把手带出过一百多位徒弟。
在哈肉联就职的员工会称自己为“肉联人”。从元旦到现在,许万祥还没有给自己放过一天假。“这是肉联人的职守。消费者和市场都有需求,我们愿意为哈尔滨的这份好特产添柴加火,希望能让红肠成为哈尔滨独有的城市名片。”
老字号,“不服老”
百年企业的辉煌要如何延续?适应不同环境下的市场是最好的答案。
哈肉联在坚守传统技艺的同时,谋求创新发展。2003年11月,哈肉联企业与雨润集团组建公司,为老字号品牌注入了新的活力。2005年5月,雨润集团投资在哈尔滨双城区建设加工基地,引进技术装备,生产、研发和检测趋于规模化、标准化、科学化发展。
“硬件”与“软件”的双升级,让一些过往凭感官判断的经验有了数字化参考。例如在熏制过程中,传统工艺技师使用老式烟熏工艺熏制:利用3-5年苹果木、梨木等果木明火烧制,老师傅凭经验积累把握烧制的温度与时间,让红肠达到“烟熏自然红”,肉质紧实而不柴。
烧制火候的把控需要数十年积累的经验。目前,封闭车间内温湿调控和烤蒸熏一体烟熏炉等先进设备,提高了红肠的生产效率,也为传统老工艺的传承提供了对比参照。
▲在哈尔滨市双城区新兴工业园区,哈肉联建设了全新的生产工厂。对老技师而言,这是一件好事。在过去,许多红肠的制作经验无法通过文字来给出具体描述,只能通过师父和徒弟一起磨合,在实践中领悟总结,口口相传。“在还用冻肉做原料的时候,缓化要多久,怎么控制失水,都有很大的学问。自采用冷鲜肉以后,这些经验确实用不到了。”许万祥说,“但先进的机器也不能取代大家,比如它无法识别一块肉的肥瘦占比,这也就不能判定这块肉到底适不适合用来做红肠,还是需要人来判断。”
2007年,哈肉联红肠制作技艺被列为了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肉联厂的另一位“60后”老技师顾文利,负责带领团队进行口味改良与新品研发。对有过二十多年厨师从业经历的他而言,这既是工作,也是兴趣所在。自加入研发团队,顾文利和同事结合市场调研情况,已研发一百余款新式菜品。熏香通脊、猪蹄、烧鸡等佐餐辅食,以及铁锅炖大鹅、小鸡炖蘑菇等预制菜,都是哈肉联向前不断迈进的足迹。2022年,哈肉联还与鲍师傅跨界联名推出红肠蛋黄酥。
“时代在不停进步,我们不能吃老本,需要跟得上时代。”顾文利介绍到,“根据市场调研的用户需求,会按需求紧急程度安排改款或研发,不同小组同时开发对比,择优再改进。”
▲拼多多平台上,醇香红肠80g装颇受消费者欢迎,已拼10万+件。在大力开拓线上渠道的过程中,也能收集到消费者口味升级的需求。近两年,哈肉联在拼多多平台发力,开设旗舰店,迄今拼单量已超过20万件。“我们主推的醇香红肠80g装最受欢迎,在百亿补贴加持下,位列拼多多哈尔滨红肠排行榜榜首。”哈肉联拼多多店铺负责人高岩介绍,“每一位消费者的改进建议我们都会记录下来。此前有消费者咨询可否上线纯瘦肉肠,也有消费者更爱吃带有牛肉的红肠,我们都会认真调研,在保证口感和品质的基础上微调测款,实现口味升级。”
真诚永远是必杀技
今年1月,哈肉联在中央大街直营店举办快闪活动,将红肠切割制作为小金球,邀请外地游客前来免费品“肠”。来自福建的“95后”林晓,在加入品“肠”大军后对哈尔滨红肠赞不绝口,当即从线上下单为父母拼了一单。
▲哈肉联将红肠切割制作为小金球,邀请外地游客前往中央大街免费品“肠”。(企业供图)“第一次来到东北,做攻略时知道哈尔滨红肠是一绝,果然不负盛名。”林晓说,“这次没能带家人看东方小巴黎有些遗憾,那当地的特产是一定不能错过的。线上下单很方便,省去了托运的麻烦。”
中国的当代匠人,把手艺与现代技术糅合,量产丰沛。拼多多持续挖掘匠心好物,让精益求精的产品高效匹配给有需要的人,同时助力手艺人创富增收,回报匠心。此前,拼多多针对新疆消费者开通了中转集运包邮业务,哈肉联借此契机将肉香传到了西北。
哈肉联的真诚与消费者的热情支持,是一场双向奔赴。去年的拼多多年货节期间,红肠,东北特色熟食、酱卤系列都成为了爆品。今年元旦以来,哈肉联整体销量同比有大幅度提升。
红肠在哈尔滨经过一百多年的传承与发展,在拼多多等电商的帮助下,飘香全国。“产品本身,是对品牌、对城市最好的宣传。”许万祥说。
【编辑:李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