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27 17:23:56 来源: sp20241227
巴以冲突加深德国社会裂痕
近日,德国总理朔尔茨批评了以色列在约旦河西岸推行的“定居点”政策,并呼吁巴以双方通过“两国方案”解决冲突。新一轮巴以冲突以来,德国政府一度明确支持以色列,同时压制国内支持巴勒斯坦的活动,引发了不小的争议。此次朔尔茨的态度转变,也折射出本轮巴以冲突对德国社会造成的深层次影响。
批评以色列的声音逐渐增多
本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以色列针对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持续升级,造成大规模平民伤亡,加沙地带陷入严重人道主义危机。这导致德国国内批评以色列的声音逐渐增多。一段时间以来,反对以色列的大规模示威活动遍及柏林、慕尼黑、法兰克福等德国各大城市,一些示威者高呼“支持哈马斯”等口号,甚至焚烧以色列国旗。
此外,一些在德犹太人的人身安全也遭受威胁。10月18日,两名身份不明男子向柏林的一个犹太社区投掷燃烧弹,还有人试图袭击犹太教堂。根据德国联邦宪法保卫局的统计,巴以冲突爆发以来,德国已发生了1800余起针对犹太人的犯罪事件。
民众对政府有关本轮巴以冲突的立场和举措不满,是导致德国社会治安事件近期增加的直接原因。本轮巴以冲突10月7日爆发后,德国政府第一时间表达了对以色列的支持,并采取一系列相应措施,如暂停援助巴勒斯坦、向以色列提供军事援助、禁止哈马斯人员和亲巴勒斯坦组织在德国境内活动、多个城市宣布禁止支持巴勒斯坦的示威游行等。但最新民调显示,德国民众因以色列的过度军事行动和对加沙地区平民的袭击而感到愤怒。41%的受访民众认为以色列的军事行动是过分的,35%的受访者认为以色列的反应是适当的,57%的受访者表示以色列应对当前加沙地区平民的状况负责。
德国政界有人将近期“反以示威”频发归咎于外来移民群体,并质疑德国政府正在推行的公民法改革。目前德国的公民法规定,外来移民在德国居住满5年后有资格申请德国国籍,而政府计划中的公民法改革将使这一时间缩短为3年。事实上,移民只是游行示威者中的一部分。目前,大约有2380万有移民背景的人生活在德国,其中阿拉伯裔和土耳其裔族群人数众多。他们当中有许多人在德国出生,一些人在德国已经生活了几十年,尽管如此,对巴以问题和巴勒斯坦民众多年的遭遇,他们仍抱持自己的观点和情感。德国政府反犹问题专员菲利克斯·克莱因认为,“反犹主义”可能广泛存在于德国社会的各阶层,尤其是在阿拉伯裔和土耳其裔这两个群体中。
德社会两派各执一词
就在不久前,德国副总理兼经济和气候保护部长罗伯特·哈贝克在社交媒体上发布视频,呼吁德国政府对近期在德国多个城市爆发的反以示威游行采取“强硬政治回应”,在德国社会内部引发激烈讨论。德国犹太人中央委员会主席约瑟夫·舒斯特尔表示支持,认为哈贝克的讲话既明确了保护犹太人是德国的“国家理性”,也提到了巴勒斯坦人的合理关切。目前作为反对党和在野党的基民盟副主席卡琳·普里恩也表示,哈贝克的表态是强有力且必要的,目前政府中还没有人能做到这一点。
与之相对的是,近段时间以来,质疑哈贝克言论的声音也越来越多。一方面,有不少人认为,并非所有参与示威活动的人都是所谓“反犹主义者”,或者是哈马斯的支持者。很多人参与只是出于人道主义,对巴勒斯坦平民所遭受的苦难表示同情,并呼吁双方实现和平对话。另一方面,随着以色列的军事行动造成越来越多的平民伤亡,很多人认为德国已经为二战中的罪行付出了足够的代价,没有必要再因为历史的包袱无条件地为以色列“站台”。德国应从当前的现实出发,为真正解决巴以冲突作出应有的贡献。
英国《卫报》近期刊文认为,德国与以色列保持立场一致越来越成为一种包袱:当以色列轰炸加沙地带造成平民死亡、当地基础设施被摧毁时,德国政界仍然认为批评以色列是不可接受的行为,这已成了一种自我束缚。甚至连一些以色列人自己也看不下去了,以色列《国土报》最近刊文表示,德国认为无条件支持以色列就是承担了自己对于历史的责任,但当以色列在加沙地区制造人道主义危机,让加沙地区两百万平民流离失所,而德国仍然支持以色列时,德国已经背叛了其历史责任。
此间分析人士指出,对巴以冲突的不同反应折射出德国社会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反对以色列游行示威引发治安事件增加只是表象,其背后是移民问题、族群问题等正在加深德国社会的裂痕。
(光明日报记者 焦授松) 【编辑:田博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