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7 22:58:53 来源: sp20241127
中新网 10月12日电 国新办12日上午举行发布会,介绍“加大财政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财政部部长蓝佛安在会上表示,财政部将持续采取务实管用的措施,研究制定“三保”清单,积极构建长效机制,筑牢兜实基层“三保”底线。
10月12日,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财政部部长蓝佛安、财政部副部长廖岷、财政部副部长王东伟、财政部副部长郭婷婷介绍“加大财政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中新社 记者 王紫儒 摄会上,有记者问,当前一些地方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这“三保”压力增大,各方面对此也非常关注。请问今年以来财政采取了哪些措施支持地方兜牢基层“三保”底线?
对此,蓝佛安表示,做好基层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工作,是保障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基本要求,也是财政的基本职能。2024年,财政部不断健全覆盖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动态监测、应急处置的“三保”管理体系,推动基层“三保”平稳运行。主要有以下四个措施:
一是加强基层“三保”财力保障。2024年中央财政安排对地方转移支付预算超过10万亿元,并督促地方将财力下沉基层,优先足额安排“三保”经费预算。这里所说的基层,主要是县一级。
二是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按照“县级为主、市级帮扶(兜底)、省级兜底、中央激励”的原则,层层压实责任,做细“三保”风险应急处置预案。
三是增强库款保障能力。加强对困难县区的库款调度,保障“三保”资金支付需要。
四是加强地方财政运行监测。财政部现在依托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全国所有的预算单位和基层财政运行都能监测到,库款是多少,“三保”进度怎么样,都清清楚楚。按月向各地推送“三保”风险提示,并督促地方及时做好应对处置。
总的看,当前基层“三保”呈现总体平稳、局部偏紧的态势。根据全国基层财力总量测算,“三保”底线是有保障的。以2023年为例,基层“三保”支出约占可用财力的五成左右,如果再加上其他的刚性支出,占可用财力的八成左右。局部地区“三保”压力增大,主要是受财政收入增长放缓、土地出让收入下滑以及地方政府债务负担等影响。
蓝佛安指出,下一步,财政部将持续采取务实管用的措施,研究制定“三保”清单,积极构建长效机制,筑牢兜实基层“三保”底线。具体有以下五条措施:
一是压实各方责任。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是本地区“三保”的第一责任主体,要定期研究完善保障措施。各职能部门对本领域“三保”政策落实负主要责任,并与财政部门建立横向协同机制,形成工作合力。
二是增强地方财力。结合年度预算安排,持续加大中央对地方财力性转移支付力度。今年利用债务结存限额,向地方下达了4000亿元的债务限额,用于补充综合财力,这对“三保”的保障是有积极意义的。清理规范专项转移支付,优化转移支付结构,提高财力性转移支付比重;同时,拓展地方税源、适当扩大地方税收管理权限,增加地方自主财力。
三是强化库款调度。持续跟踪地方收支运行和库款保障情况,对库款紧张的地方,中央财政通过提前调度资金等方式予以适当支持。督促省级财政部门加强库款监测,增强基层库款保障能力,优先满足“三保”支出需要。
四是缓解债务压力。更大力度置换地方政府存量隐性债务,较大规模债务限额履行法律程序后会向社会详细说明,并继续在年度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务限额中,安排一定额度用于补充政府性基金财力,支持地方化解债务风险。
五是加强动态监测。推动建立覆盖“三保”全过程的信息化、智能化监测体系,动态捕捉潜在风险,及时进行预警和提示,做到问题早发现、早处置。
【编辑:曹淼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