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05 09:50:40 来源: sp20241205
油画《逐梦海天的强军先锋——张超》,作者孙浩。
山东省肥城市国防双拥主题公园中红星广场一角。主体雕塑生动展现了1939年5月11日,八路军在肥城群众支援下英勇抗击日伪军胜利突围的场景,辅以红星背景,表达军民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情谊。 肥城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供图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强调:“持续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记录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美术发挥着积极作用。从描绘人民军队新的时代风采,到营构红色文化空间,美术工作者以艺术与设计的力量凝心聚力。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7周年到来之际,本版约请两位专家学者,深入探讨新时代革命军人形象塑造和双拥文化空间设计,书写强国强军新篇章。
——编 者
倾情描绘新时代革命军人形象
许向群
新时代,人民军队开启了中国特色强军之路的新征程。广大官兵争做“四有”新时代革命军人,在强军实践中展现出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面貌。当代美术工作者紧扣强军兴军的时代脉搏,以丰富多元的艺术手法,着力塑造新时代革命军人形象,立体呈现全军指战员坚定的理想信念、旺盛的战斗意志、严明的作风纪律,凸显永葆忠诚奉献的军人品质。
时代楷模熔铸精神坐标。美术工作者采用与时代精神相契合、与时代审美相匹配的艺术语言和造型方式,塑造新时代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作出卓越贡献的英模人物。孙浩油画《逐梦海天的强军先锋——张超》,采用大量的硬边与直线处理,折射出主人公的果敢气质和铁血精神,体现出现代战斗装备的机械质感;霞光满天的色彩强化,映照超现实的抒情畅想,完成了英烈梦想登上辽宁舰、成为一名舰载战斗机飞行员的遗愿。在王国强中国画《人民科学家——程开甲》中,前景中的主人公形象刻画传神,与科技感十足的背景相得益彰,传递出“两弹一星”元勋程开甲“赤诚报国,毕生铸盾”的奉献精神和突出贡献。
新时代涌现的英雄集体蔚为大观,美术工作者通过群像刻画唱响新时代的英雄赞歌,所带来的心灵震撼与精神洗礼令人印象深刻。如秦文清、王睿的油画《英雄壮歌——海军372潜艇》,围绕372潜艇官兵“临危不惧,处变不惊”的精神营构画面。创作者通过多次采访与实地考察,体会现场情境,最终用打破时空的构图,将三个舱室并置在同一画面中,以虚实相生的方式展开“抢修”“指挥”“支援”的情景叙事。画面中心紧张有序的指挥现场,与两侧的封堵场面共同营造出惊心动魄的气氛;色彩冷暖的“表情”变化,隐喻绝处逢生的生命传奇。创作者准确表现了官兵们危急时刻的心理状况和形体特征,用一组刚毅顽强的形象,深刻诠释了舍生忘死、勇于担当的军人血性。夏荷生中国画《忠诚的足迹》,用岩石肌理般别样的视觉效果,展现了人民军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巍峨形象。这些创作以真诚的信仰和真挚的情感为底色,用别开生面的艺术语言激发矢志强军的动力。
全面加强练兵备战,提高人民军队打赢能力,是新时代我国军队建设的重点任务。置身时代现场的当代美术工作者积极创作,通过对军人形象的多维刻画汇聚起强军兴军的图像志。他们或紧扣“能打仗、打胜仗”的强军内核,反映广大官兵过硬的能力素质,如李翔中国画《南海!南海!》,对单个士兵进行特写式描绘,借助表情刻画,形象诠释“撼山易,撼解放军难”;或聚焦日常训练,凸显广大官兵铁血精神,如周福林油画《海军陆战队》和陆学东中国画《野外驻训》,前者直击高难度、高强度的训练现场,后者关注驻训生活的寻常美感,直逼战场的气氛渲染与“藏”“露”互衬的构图巧思,通过激越而内敛的色彩与笔墨,从力与美的角度,尽显士兵们敢打必胜的坚定信念和以苦为乐的奉献精神;或描绘实战化演兵场景,展现广大官兵坚持真打实抗练硬功的时代风采,如金俊、高敏的连环画《演兵“朱日和”》,发挥材质优势,用浮雕精心塑造砺精兵、谋打赢的多重形象,映射出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所焕发的崭新风貌。
为彰显新时代革命军人的高尚品格,不少美术工作者用心用情用力探索多元艺术形式,将军事美术的崇高美学追求与英雄主义表达结合起来,开辟新的审美境界。像郎钺雕塑《人民至上》采用横阔的群雕形式,将抗洪救灾的典型场景和官兵形象贯穿在一个有机的情境中。从左往右逐渐升高的结构布局跌宕起伏,构建起一座波澜壮阔的生命丰碑。孙立新油画《昆仑山口的界碑》以恢宏意境表现了屹立在昆仑山的边防战士群像,画面着力营造高原风口恶劣的环境,虽然踏雪巡逻的战士没有露出一张完整的面孔,但他们逆风而行、艰难跋涉的身姿说明了一切。作者以“每一名战士都是一座移动的界碑”的意象去刻画形象,使每个人物形象都拥有了震撼人心的力量。
准确反映现代官兵的精神世界,是新时代军事题材美术创作的着力点。一些新生代军旅美术工作者将现代化的创作观念与主题相结合,把士兵的性格和情感作为刻画重点,努力探寻普通战士丰富的内心世界,传递质朴美。如寇泽旭中国画《梦系家国》,捕捉战士熟睡瞬间,团块化的轮廓提炼与遒劲方折的线条书写,折射出热血青春阳刚之美,让人物形象真实可感。谢淼中国画《入港前的一课》将一队士兵集中在一间课堂里,环境的描绘与人物各异的性格表现构成了有意味的呼应和比对,使人物形象既接地气又丰盈饱满。
坚持守正创新,根植军营厚土,贴近时代脉搏,当代美术工作者在艺术的深耕与时代精神的观照中,用崭新的形象致敬“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一代革命军人。
(作者为原解放军出版社副总编辑)
双拥文化空间彰显军民情
崔亚楠
军爱民、民拥军,军民团结一家亲。为弘扬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光荣传统,巩固发展新时代军政军民团结,近年来,各地纷纷推进双拥公园、双拥广场、双拥街等文化空间建设,使之成为展示红色文化、继承双拥传统、厚植国防情怀的重要阵地。如何通过空间设计和文化景观营造,让双拥文化更加深入人心?设计师多从主题构建、空间叙事、展示方式等方面着力。
主题构建是双拥文化空间设计的重点。弘扬双拥精神,为文明城市建设聚气铸魂,是双拥广场作为开放式空间所应发挥的重要作用。不少双拥广场设计没有局限于对某个历史事件的追忆,而是通过对富有地域特色的红色文化和双拥文化的艺术化提炼,以标志性文化景观构建起新的精神场域。在重庆市江津区,双拥广场上的主体雕塑高高矗立、庄严肃穆,以红色的飘带环绕着两支枪的造型,表达“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寓意。主体雕塑基座上有双拥文化浮雕墙,“《双拥赋》诗歌”“峥嵘岁月”“模范英雄人物”“拥政爱民”四个板块再现了江津区的红色历史、涌现的英雄模范等。广场上还有一些小型雕塑、宣传栏,与主体雕塑相呼应,展开历史和当下的对话,激发精神力量。这启示我们,开放式红色文化景观设计,要立足该空间所承载的社会意义,以适当的艺术塑造彰显独特的文化内涵。
文化景观的设计与组合变化,是影响观者心理与情感的关键,也是其传播文化价值和教育意义的重要手段。这需要恰当营造空间叙事。一些双拥主题公园合理规划景观路线,让观众在参观中逐步深化认知、强化情感体验。比如,山东省肥城市国防双拥主题公园通过“一轴两心”的整体设计,以星火之路为轴线,红星广场和双拥广场首尾呼应,在中间设置“红船精神”“烽火岁月”“烽火泰西”“英雄模范”四个板块,串联起公园的景观节点,生动呈现党的光辉历程和肥城红色历史。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保和街道的双拥国防主题公园,空间虽不大,却通过叙事墙划分公园空间,丰富展现“百年伟业”“成华英烈”“双拥广场”等八大板块景观,让人们在移步换景中深刻感悟建军伟业、增强国防意识。双拥红色文化景观营造应基于对本地历史和自然环境恰当的保护利用。随着双拥街等更多空间被开发,从更宏阔的空间系统规划出发立体展示双拥文化,从城市发展空间角度展开红色景观设计,将成为设计师的重要课题。
面对观众多元化需求,一些双拥文化空间不断丰富展示层次和体验形式,让双拥文化和国防教育融入日常生活。改造提升后的江苏省扬州市双拥·国防主题公园,既设有荣誉广场、战斗广场、城舰广场,还建有双拥展示馆、国防教育馆,以及影院、射击体验中心等,成为集双拥公园、军事校园、国防乐园“三园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性空间,丰富人们生活。
随着受众年轻化,双拥文化空间的设计手法也多采用年轻人更易理解的符号语言和趣味表达方式,展示方式越来越突出参与性、互动性。江西省瑞昌市双拥主题公园中,陈列多种军事武器装备模型,并采用声光电技术,对武器装备模型和国防知识展板进行升级改造,实现内容动态更新,成为孩子们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新平台。山东省滨州市彩虹湖双拥国防教育主题公园则通过设置有声阅读墙、国防常识互动区、崇军主题合影框等,实现寓教于乐。增强文化景观的现代化表达和互动性,双拥文化空间设计还有广阔拓展空间。
(作者为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高级工程师)
版式设计:蔡华伟
《 人民日报 》( 2024年07月28日 08 版)
(责编:袁勃、赵欣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