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首席专家王巍:沿着长江,实证中华文明五千年

发布时间:2024-12-24 18:04:43 来源: sp20241224

王巍接受采访,畅谈长江文化。湖北日报通讯员 文新 摄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韩晓玲

  9月以来,长江文化艺术季潮涌荆楚大地。

  其间,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首席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荣休学部委员、考古研究所原所长王巍专门赶赴武汉,参加长江文化艺术季系列活动。在此期间,王巍接受湖北日报全媒记者专访。

  王巍是湖北的老朋友。作为探索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的重要区域之一,荆楚大地多次留下他的足迹。2021年,他受聘为湖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名誉院长和特聘教授,助力湖北乃至全国的考古事业和人才培养。

  “长江文化艺术季系列活动的举办,包括长江文化研究院揭牌成立,令我深感振奋,也充满期待。”王巍说。

  长江中游是中华文明探源的重要区域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全称是“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综合研究”,是继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夏商周断代工程”之后,又一项由国家支持的多学科结合、研究中国历史与古代文化的重大科研项目。

  工程一提出便在世界引发巨大关注,自2002年启动以来,工程实证了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

  习近平总书记对此项工程高度重视,2023年6月2日,他在中国历史研究院考察时强调:“认识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感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离不开考古学。要实施好‘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综合研究’‘考古中国’等重大项目,做好中华文明起源的研究和阐释。”

  作为工程的首席专家,王巍足迹遍布全国各地。长江文明、长江文化也是他关注的重点之一,长江中游是这一工程非常关注的重要区域。他说,长江中游是古人类生存繁衍的重要区域之一,是稻作重要的起源地之一,是最早的陶器发现区域之一,也是最早步入早期文明阶段的区域。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在各地开展,包括黄河、长江及辽河流域,并不是所有的区域都能够体现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但长江中游确实是能够体现的。”王巍举例说明,2022年湖北又出土了“郧县人”3号头骨化石,距今约100万年。从一万年的文化史来说,主要是农业的出现,玉蟾岩遗址、彭头山文化、陶器最早的出现都是在长江中游。从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来说,屈家岭中晚期已经达到了区域文明的程度。

  王巍说,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长江中游都是有充足考古资料可以实证的区域。

  荆楚文化是中华文明重要组成部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荆楚文化是悠久的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地位举足轻重。

  “这是有大量考古事实可以证明的。”王巍说,荆楚文化的渊源是中国万年以来的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陶器的发明、稻作的发明、漆器的制作、技术的繁荣、凤鸟的传统等,很多都是在长江中游产生的,然后在楚文化中发扬光大,思想、文化方面也相当丰富。所以荆楚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让中华文明的内容更加丰富。

  长江中游已发现和确认的史前城址达20余座,绝大多数分布在湖北。石家河古城作为这一区域的中心,已具有都邑性质。

  王巍对湖北的一些遗址如数家珍。他说,在距今约5500年,长江中游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转移到了江汉平原。那么多的城址绝大多数都是在湖北境内,说明这些城址所在的区域,应该是当时长江中游政治经济文化最发达的一个地区。像石家河这样的大型都邑性城址,也需要周围有中小型城址来支撑,如粮食、各种手工业的供给等。

  长江文化研究有广阔空间

  此次来到武汉参加长江文化艺术季系列活动,王巍表示,以前自己长期在北方、在黄河流域开展工作,近年来通过和其他专家学者的深入交流,对长江文化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长江文化、黄河文化有着相同和不同。他介绍,两者都是历史悠久,万年左右,长江流域中下游的水稻、黄河流域华北地区的粟黍基本是同时的,陶器的制作也基本上是同步的。因为这两个区域都是史前农业最发达的地区,农业发展促进了手工业发展,促进了人口的增加和集中,出现了城市,从而出现了社会分工分化并不断演进。

  两者基本同步,各有特色,又相互影响和联系。长江文化和黄河文化共同构成了中华文明的主体。

  王巍认为,长江文化内涵非常丰富,其下有楚文化、巴蜀文化、吴越文化、湖湘文化、滇文化、黔文化等多个亚文化,随着新的史料与史迹发现,其研究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它在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发展过程中的地位、特色与贡献,还需要进行非常系统的研究。他认为,楚文化在长江文化中地位格外突出,不久前,湖北成立长江文化研究院令人振奋,有助于加强楚文化系统研究,把长江文化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

【编辑:李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