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5 00:40:26 来源: sp20241125
中新网 济南9月14日电(李明芮)探测矿山开采过程中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因地制宜提出生态修复举措、对存在的自然生态破坏因素进行综合治理……近年来,山东探索打造“探、防、治”一体技术体系,护航矿山环境治理与保护模式,推动废弃矿山、采煤塌陷地等旧貌换新颜。
一排排防风固沙的柏树挺拔而立、生机盎然,一块块绿油油的梯田沿着山势蔓延、蔚为壮观……时下,走进临沂市费县探沂镇跑马岭,昔日因粗放式露天开采导致岩石裸露、水土流失的废弃矿山,如今已展露新颜。
据费县自然资源和保护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为做好生态修复工作,该县将矿山生态修复工程项目与周边环境和产业布局有机结合,进行连片整治。“我们通过造林绿化、修复耕地、建设高标准农田、坑塘蓄水等方式,对废弃矿山进行综合修复治理,既建立起新的土地利用生态体系,保证植被生态系统间的良性循环,也便利了周边村民的日常劳作,提高了农业产能。”
位于临沂市沂水县道托镇的一处矿山,同样改换新颜。一大片绿油油、黄灿灿的葵花格外耀眼,三五成群的游客在花田里拍照打卡,孩子们藏在花海里“躲猫猫”,往日风沙漫天的废弃尾矿库,如今已成生机勃勃的旅游景点。“这里种植了200余亩油葵,既整治了过去废弃的尾矿库,每亩还能产生两三千元人民币的经济效益。”沂水县道托镇商会会长张君峰说。
记者采访获悉,为整治矿产开采遗留问题,沂水县道托镇开展了矿产资源集中整治行动,复垦土地2100余亩,建成农业园区5处,以农业种植修复矿区生态,探索矿区经济多业态发展模式。
三五成群的游客在道托镇花田里拍照打卡。沂水县委宣传部供图在潍坊市昌乐县宝通街以北、朱刘街道大东庄以南,曾经有一处面积近千亩的废弃石灰岩矿坑,按序编为“四号矿坑”。多年来,昌乐县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统一治理、系统治理,实现还山于民、还绿于民。如今的“四号矿坑”摇身一变,成为沃野千亩的良田。
据了解,昌乐县自2018年开始探索实施“四号矿坑”、大东庄、小东庄等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项目,全县生态修复逐步进入科学化、规范化治理阶段。到2023年底,完成73处、12692亩的矿坑恢复治理。
除了整治废弃矿山,山东还积极推动采煤塌陷地的综合治理。眼下,在菏泽市巨野县龙堌镇的龙美生态农业产业园,智能温室里的小番茄迎来丰收季,工人们忙着采摘装箱,销往全国各地。
龙美生态农业产业园智能温室里的小番茄迎来丰收。巨野县融媒体中心供图“难以想象,这片现代化的农业产业园曾是常年积水、杂草丛生、耕作不便的龙堌矿区采煤塌陷地。”龙堌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徐巨转介绍说,为恢复耕地,治理采煤塌陷地,有关部门采取挖深垫浅等治理方法,让土地重新变成耕地。塌陷地治理复垦后,当地积极推进农、林、牧、渔、游等多元产业开发,先后打造了乡村振兴产业园、龙麟现代农业产业园和龙美生态农业产业园,发展特色果蔬种植、农副产品精深加工等产业,把采煤塌陷区建成综合经济园区。
山东省政府新闻办近期召开的发布会通报,近年来,山东省煤田地质局参与实施矿山环境治理项目180余个,完成采煤塌陷地治理3万余亩。(完)
【编辑:邵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