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5 19:11:44 来源: sp20241125
中新社 洛阳4月10日电 (记者 阚力)记者10日从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研究院获悉,龙门石窟擂鼓台区域洞窟修缮竣工,正式对外开放。
龙门石窟是世界文化遗产,其擂鼓台区域有89个窟龛,大多为唐武周时期开凿的洞窟,在中国唐代佛教石窟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2021年7月19日至20日,河南多地遭遇洪灾,龙门石窟洞窟渗漏水严重,暴雨冲击之下,擂鼓台区域洞窟渗漏水加重,洞窟也出现了结构性失稳问题以及擂鼓台南洞前部砌体稳定性问题、区域主要洞窟渗漏水病害发育、洞窟内外壁面部分石刻文物失稳等病害。2023年9月开始进行修缮保护,历时近7个月竣工并对外开放。
龙门石窟研究院相关负责人介绍称,修缮主要内容包括通过钻孔压力灌浆止水堵漏、洞窟顶部基岩面裂隙表面封堵、重铺防渗毯、改造屋面、沿导水裂隙面设置泄水孔等举措对水害进行治理;对形成危岩的主控裂隙采取灌浆粘接措施增加稳定性,安全系数仍不满足要求的危岩叠加实施锚杆锚固以消除其失稳状态;在擂鼓台南洞,分两阶段治理以消除洞窟存在的安全隐患。
为配合保护工程,龙门石窟研究院考古人员对擂鼓台南洞前壁(西墙)内的填充物进行了考古清理,出土较多精美遗物,发现石刻造像和建筑构件80余件,其中一件圆雕佛头保存完整,高38厘米,艺术水准高,具有鲜明的龙门盛唐造像风格。
“根据此前的考古发掘和历史文献记载等推断,在前壁墙内填埋造像应该在明代中晚期,其目的主要是古代在修复加固洞窟前壁的时候填充于墙内,节省砖石等用料。”龙门石窟研究院历史人文研究中心主任路伟向记者表示,在拆除南洞前部砌体时,原作为砌体建筑构件一部分的佛足迹碑被发掘清理,原被掩埋于墙体中的佛足迹碑的两面内容被首次发现和解读,对研究龙门石窟乃至中国佛教中佛足迹碑的发展演变和形制提供了新的资料。(完) 【编辑:李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