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生态保护注入青春力量(暖闻热评)

发布时间:2025-01-01 19:16:12 来源: sp20250101

  【事件】在吉林省梨树县的“科技小院”,中国农业大学的研究生们坚持“泡”在玉米田里,试验和推广黑土地保护性耕作技术;在引江济淮沿线湖泊,安徽省安庆师范大学的师生监测水环境、参与水生态修复工作;在沿黄城市的中小学和幼儿园,山东青年政治学院的志愿者们利用假期科普环保理念,守护“生态黄河”……扎根乡野,走向社会,以自然万物为课堂,把论文写在大地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正投身实践一线,用知识和热情为我国生态保护事业注入青春力量。

  【点评】

  近年来,随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践行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等理念进校园、入课堂,大学生群体的生态文明意识不断提高。从认真响应“光盘行动”到积极参与植树绿化,从日常节电节水到在公共场所随手捡拾垃圾,大学生们躬身践行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实践证明,生态教育更加注重趣味性、贴近性,能向青年学生传递生态文明理念,产生良好的实践效果。

  知行合一,久久为功。引导青年学生积极建设美丽中国,需要探索更多激励他们参与的方式和途径。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广泛动员大学生进农村、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开展生态环境科技志愿服务;青海师范大学组织科考实践队队员走进牧区,不仅向牧民宣传环保知识,还跟随青海湖生态管护员体验工作。在生态保护一线的“大课堂”里,生态理念深植于青年学子的内心,实践能力实现拔节生长。

  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在高山丛林,在大漠边陲,广大青年学子为了共同的梦想努力,用热爱与坚守写下青春华章。安庆师范大学水生态监测与修复团队在夏季外出考察,团队成员顶着高温酷暑,忍受满身泥泞、蚊虫叮咬、植物过敏,只因野外给科研带来了惊喜,团队成员觉得苦中有甜。始终保持一往无前的奋进姿态,每一次爬坡过坎、每一次攻坚克难,都将转化为难忘的青春回忆、坚实的成长阶梯。

  热爱的种子已经播下,一棵棵参天大树未来可期。把科研课题与生态领域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相结合,把实验室的“学问”应用到一线实际工作中去,年轻人们正在绿色事业中施展本领、挥洒青春。南京大学博士生领衔开发的一套土壤与地下水智能监控预警系统,可实现智能化监管、精细化模拟预测、污染精准化管控,该项目在重庆长寿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地成功应用。奋战在生态保护一线的广大青年学子用实际行动证明:青春有为,人生无悔。

  生态兴则文明兴。传递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不断培厚生态文明土壤,吸引更多青年人加入生态保护的行列,必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汇聚更加磅礴的力量。

  《 人民日报 》( 2024年03月20日 05 版)

(责编:卫嘉、曲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