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05 12:16:30 来源: sp20241205
2023年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从理想信念、道德情操、育人智慧、躬耕态度、仁爱之心、弘道追求6个方面,深刻阐述了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四川大学党委认真学习领会、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着力打造品德高尚、教学优秀、学术卓越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支撑学校高质量发展,助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
提高政治站位,加强弘扬教育家精神顶层设计。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离不开教师这个“第一资源”。四川大学党委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将弘扬教育家精神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结合起来,深刻把握教育家精神核心要义,将其切实融入办学治校全过程。坚持党对教师工作的全面领导,加强学校党委教师工作委员会和师德建设与监督委员会建设,把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写入学校“十四五”规划中期修订稿,作为教师队伍建设规划的重要内容,列为学校年度重点工作,明确目标、任务与举措。学校相关重要会议对弘扬教育家精神进行重点部署,落实情况纳入校内巡视,作为基层党组织年度考核重要指标,压紧压实责任,形成学校党委、院系党组织、教师党支部三级工作合力,推动教育家精神落实落细,为一流大学和教育强国建设汇聚磅礴力量。
加强学习阐释,营造践行教育家精神良好氛围。教育家精神,是教育工作者的灵魂,需要学校及广大教师在教育实践中不断追求和自觉践行。四川大学党委扎实开展教育家精神的学习、宣传、阐释,引导广大教师深入把握教育家精神核心要义与实践要求,塑造共同价值追求,增强践行教育家精神的思想和行动自觉。将学习教育家精神纳入教职工政治学习,融入高层次人才、海外归国教师、青年教师、研究生导师等教师培训体系,在入职培训等重要活动中,邀请院士、资深教授深入阐释教育家精神。用好江姐纪念馆暨四川大学革命英烈事迹陈列馆等红色资源,用活老校长吴玉章、张澜和历史学家蒙文通、数学家柯召、高分子材料学家徐僖、卫生学家陈志潜等大师大家故事,传承先贤智者的道德境界、治学风范。积极组织教职工参加“教育家精神巡回宣讲”活动,开展“川大师者——微光”征文和短视频大赛、中华经典美文诵读大赛等,让教育家精神真实可感,引导广大教师做教育家精神的宣传弘扬者、实践力行者、示范引领者。
坚持立德树人,激发涵育教育家精神动力源泉。教育家精神是教育工作者在长期立德树人的生动实践中积累起来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指引新时代教师成长的精神航标。四川大学党委把教育家精神落实到立德树人的具体行动中,出台《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育潜心育人、严谨治学“四有”好老师的工作方案》,强化“教师是第一身份、上好课是第一要务、关爱学生是第一职责”,引导广大教师坚定信念、立德修身、敬业立学、乐教爱生,争做“四有”好老师,争当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坚持教育家精神高位引领与师德底线构筑相结合,完善规范教育、榜样教育、警示教育、文化养成“四位一体”的师德教育体系。坚持师德师风第一标准,完善师德师风行为规范,把师德师风作为教师选聘的首要条件,列为职称评审、聘期考核、评优评奖、项目申报等的基本要求,实行“一票否决”制。设立“立德树人奖”“卓越教学奖”等,重奖品德高尚、教学优秀的一线教师,激发广大教师专注于立德树人、培育优秀人才。近年来,学校涌现出“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全国模范教师”“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全国首批教育世家”等一大批先进典型,他们用矢志教育、躬耕教坛、忘我奉献生动诠释了教育家精神。
优化生态环境,厚植涵养教育家精神成长沃土。教育家精神不仅需要教师个体的内在修炼和躬耕实践,更需要制度的保障和生长的土壤。四川大学党委积极营造尊师重教良好风尚,完善教师培育发展和保障体系,不断提升教师的岗位荣誉感、职业使命感和事业成就感,为教育家精神提供沃土。尊重人才成长和科研规律,深化人才分类评价改革,探索构建不同学科、不同岗位多元化聘用管理制度,针对文理工医不同类型,以及“绝学”、冷门等特殊领域,设置多样化的晋升通道。坚持重师德师风、重真才实学、重质量贡献的评价导向,建立同行专家评价制度,推行代表性成果评价,激发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出台促进青年教师成长若干措施,搭建发展平台,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梁、当主角,构建与国际接轨的优质高效精细化教师服务体系,营造关心、爱护、成就教师的良好环境。完善荣誉表彰体系,大力选树名师楷模,每年举办教师节表彰大会、高级职称晋升聘任仪式、退休教师荣休仪式等,定期推出先进教师事迹报道,打造体现时代特征的尊师重教文化,引导广大教师坚定“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为民族复兴贡献智慧力量。
(责编:李昉、熊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