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评析】“文化村长”种下文化也种下信心

发布时间:2024-11-22 05:36:07 来源: sp20241122

  【文化评析】

  作者:陈红玉(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前不久,关于内蒙古乌兰浩特“文化村长”在乡村“种”文化的故事引发不小的关注。在当地,艺术团长、退休教师、非遗传承人等当起“文化村长”,将众多文艺项目带进乡村,调动村民们成为积极参与文化活动的“热闹人”。在“文化村长”的带领下,文艺创作、文化会演、歌咏比赛、非遗展示、民俗体验等各类文化活动齐上阵,不仅丰富了群众的精神生活,也促进了各民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

  这并非孤例。近年来,内蒙古、浙江、四川等多地先后启动推广“文化村长”模式,在这项推动乡村文化振兴的尝试与探索中,一批又一批的优秀文化人才走进乡村,化身“文化村长”引领开展各类文化活动。比如,内蒙古兴安盟突泉县结合当地实际,在全县188个行政村中,选取70个文化文艺基础较好的村实施“文化村长”项目,“文化村长”中不乏文艺名家、资深文艺工作者。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乡村是中华文化的根脉,乡村文明是中华民族文明史的主体,悠久深厚的农耕文明孕育了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基因和精神气质。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动农耕文明和现代文明要素有机结合”,之后农业农村部、中国文联联合印发《“大地流彩——全国乡村文化振兴在行动”工作方案》提出,“全面加强乡村文化保护传承,推动农耕文明优秀遗产与现代文明要素有机结合,促进乡村文化资源活化应用和乡村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由此观之,“文化村长”助力乡村文化振兴的探索正是凝聚力量共促乡村文化繁荣的应时和务实之举。

  “文化村长”所到之处,文化的种子被种下,不断滋养着村民的文化生活和精神世界。“文化村长”带领村民积极开展科普知识讲座、党史理论宣讲、国学经典诵读、非遗手工制作、排舞大赛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为广大农民送去高质量的精神营养,还在“送文化”的同时“种文化”,利用地方特色文化资源,组织村民创作接地气的乡村主题文艺作品,让文艺之花绽放在乡村沃土上。

  让村民们从“学文化”变成“用文化”、从“当观众”变成“唱主角”,“文化村长”所激活的实践创造和制度探索,让乡村成为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闪耀舞台,更好满足乡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人与人的交往交流,也推动了乡风文明,为和美乡村建设注入更多动能。

  “文化村长”在以文促旅、带动当地旅游产业发展方面发挥的作用也不容小觑。实践中,一些地区的“文化村长”还以文化搭台赋能当地产业发展,比如通过文化活动助力招商引资、线上推介,借助文化的力量帮助驻地村解决产业发展、品牌推广、设施改善、产品销售等方面存在的难题,推动当地特色产业“走出去”。挖掘红色文化等文旅资源、开发特色文旅项目,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打造艺术村庄……多地在“文化村长”的助推下,打造出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文旅品牌,极大提振了当地群众的文化自信和发展信心,激发了更多创新创造活力。

  人才是乡村文化振兴的第一资源,也是实现乡村文化繁荣的关键要素。立足地方特色和文化优势,设立“文化村长”,是乡村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的有益探索。2022年,文旅部等六部门出台《关于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意见》,明确提出“鼓励各地探索建立有效人才制度”,会聚各方人才参与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鼓励各地结合实际,探索实施文化产业特派员制度,建设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人才库。“文化村长”作为乡村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的一种探索对我们不无启示,我们还应积极开辟更多路径,引导企业家、科普工作者、退休人员、文化志愿者、高校师生等深入乡村对接帮扶、投资兴业,共同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

  “文化村长”这一创新探索令人振奋,不过在推而广之的过程中也需坚持因地制宜,不宜生搬硬套。比如,通过什么样的方式选派招募“文化村长”,如何协调“文化村长”所需的文化资源,都需要全面评估当地的文化资源条件、文化发展禀赋以及民众文化需求,在此基础上科学决策。“文化村长”探索的初衷在于发挥乡村文化建设领军人物的作用,因此在“文化村长”遴选中,不一定非要讲究名人效应,也不一定非要从外地选拔派送,本地文化达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民间艺人等同样值得珍视。归根结底,还是要把各类文化资源盘活用好,让村民精神生活富起来,让乡村文化“火”起来。

  《光明日报》(2024年06月21日 11版) 【编辑:李太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