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21 16:12:55 来源: sp20241221
人工智能(AI)渗透进各行各业,已经可以替代人完成一部分工作,可以预见,未来将有更多工作会交给AI。为了应对这一趋势,教育铆足了劲儿——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学校教育的焦点,编程培训也成为许多孩子课余生活的必选项,这不仅仅是学校和老师的课题,更是每位家长的课题。
从家庭教育的角度来看,现在该如何培养孩子,未来才不会被AI所取代?
作为一名“硬核科学家奶爸”,王元卓也在思考这个问题。无论是做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大数据、人工智能专家,还是做电影的科学顾问,又或者做科学传播工作,王元卓已经越来越游刃有余,但唯独在“做爸爸”这件事上,他的“工龄”似乎“还是不够长”。
最近,他将自己和妻子十几年来与两个女儿相处的教育经验写成一本书——《卓见:为孩子思考》,在前不久召开的新书发布会上,他和北京十一学校朝阳实验学校校长刘可钦、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员吴欣歆、北京市家庭教育研究会副会长恽梅等专家学者,一起探讨家长该如何培养孩子AI无法取代的能力。
基于对AI的了解,王元卓判断,目前人工智能还不具备自主思考、规划未来以及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他认为,赋予孩子机器不具备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才能让孩子拥有不可替代的未来。
在他看来,打造空间站、量子计算机,以及绘画、剪纸都是具有创造力的事情。根据实践经验,王元卓总结了培养孩子创造力的几个步骤:首先需要让孩子主动思考,寻找目标和方向;然后发现自己的兴趣点,聚焦目标;接下来是针对目标构思并设计实施方案;最后是动手实施。他说:“这个过程一般需要综合两个方面的因素,一个是创新思维,另一个是动手能力。”
他认为,任何创新思维都是相通的,重要的是,当孩子身上闪现出创新的“火花”时,作为家长,需要帮助他们及时“跟住它”。无论是鼓励女儿拾贝壳、创作贝壳画,还是一起画风筝、剪窗花,王元卓的经验是,家庭生活中的很多场景,都可能为培养孩子的创造力提供机会。
刘可钦很赞同家长用“以小见大”的方式培养孩子。在王元卓陪孩子捡贝壳、做风筝的过程中,她看到的是家长在培养孩子“把想法变成成果”的能力,其中特别值得肯定的是家长以“言传身教”的方式教育孩子。
“家长一定要‘盛装出席’孩子唯一的童年。”在刘可钦看来,高质量的陪伴并不意味着每天陪孩子写作业,而是和孩子一起经营好生活中的每一天。
在书中,王元卓提到积极心理学研究者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的“心流”理论。他认为,当孩子在克服有限的困难去完成一件有一定难度的事情时,往往容易感觉到有趣,能够从中获得成就感,从而处于“心流”状态。而这种状态会促使孩子去进一步探索,从而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富有创造力且自信的孩子,往往敢于不断迎接新的挑战。
此外,在王元卓看来,“科学素养”也是孩子们在科技飞速发展的社会中的必需品。但这并不等同于督促孩子记住多少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启发孩子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孩子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水平,可以使孩子终身受益。
王元卓举了两个小例子。他在北京郊区租了一块地,连续7年带孩子去地里劳作,遇到耕种、除虫、采摘等场景,孩子们就要通过学习去掌握实际操作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她们不仅锻炼了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掌握了不少科学知识。
还有一次,小女儿读《红楼梦》,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大家管林黛玉叫“林姑娘”,而薛宝钗叫“宝姑娘”?王元卓和女儿一起进行了一番探讨和考证,最终找到了答案。
在吴欣歆看来,这些探索的过程要远比答案本身更重要,因为这样培养了孩子的“思辨”能力。她说,这并不是为了便于给孩子贴上有思辨力的标签,而是要帮助孩子积累思辨的经验,产生思辨的能力。
谈到当下该培养孩子的哪些能力,恽梅还抛出一个有意思的观点——要培养孩子的自驱力,就要给孩子犯错、放空的空间和时间,要在家庭教育中给孩子“留白”。她说,未来可能会出现玻璃球型、钢球型、皮球型和雪球型等4种类型的孩子。玻璃球是脆弱的,钢球是强硬的,皮球不会轻易躺平,但最可贵的是具备雪球的特点:能够化挫折为动力,越走越坚韧。
同时,刘可钦特别强调家的“港湾”作用。她说,即便孩子有缺点、做不好,家庭也需要展现出接纳和包容的姿态。
现场嘉宾很认同王元卓的一个想法,家庭教育的核心任务之一,是把孩子从一个“自然人”培养成为一个“社会人”,这就需要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独立的人格以及解决各种社会问题的能力,从而帮助孩子成为未来社会的“主人翁”。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茜 来源:中国青年报 【编辑:付子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