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于晏:演一戏、长一技,过往角色的印迹都在

发布时间:2024-12-31 01:08:37 来源: sp20241231

  彭于晏:演一戏、长一技 过往角色的印迹都在

  在元旦档电影《潜行》中,彭于晏饰演网络毒品调查科警司方兴,元旦前,他跟剧组来南京路演。他曾是《翻滚吧!阿信》中的体操少年阿信,《破风》中的自行车赛车手仇铭,《激战》中的拳王林思齐,《湄公河行动》中的卧底缉毒警察方新武,《紧急救援》中的海上救援队队长高谦,还是《匆匆那年》中照亮方茴整个青春的阳光少年陈寻,《仙剑奇侠传》中憨厚呆萌的唐钰,《邪不压正》中的习武少年李天然,《热带往事》中瘦削的空调修理工,《第一炉香》中的“花花公子”乔琪乔……

  这些完全不同的角色,似乎透露着演员转型的焦虑。在扬子晚报紫牛新闻专访中,他疑惑地反问记者“为什么最近的访问,总被问焦虑的话题”。其实他对角色的选择有自己的标准:那些下意识想拒绝的,一定要接下来。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孔小平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一

  这是彭于晏继《寒战》《湄公河行动》后再演警察,《潜行》里他跟刘德华、林家栋、任达华、林雪、郑则士等演对手戏,从小看着这些香港电影前辈们的警匪片长大,这次合作对彭于晏来说,也是一次传承。

  前辈们在拍戏时都很会即兴,这需要他观察自己的同时,也要观察对方,会做一些小设计,产生很多临场反应。彭于晏很享受这种新体验,可以“完完全全地把自己交给他们”。

  “我这次饰演的方兴这个角色相对成熟,自信有野心,认为老派的办案方式该翻篇了,以后是年轻人的天下,不过随着同伴牺牲,他也得到了成长和改变。”认识到这些后,彭于晏在表演上做了一些调整。虽然角色的文戏偏多,但他还是特地做了增肌训练,看起来壮实一些,“这样方兴在直面毒贩时,也可以是一个Alpha Man(即阿尔法男,意思是在群体中游刃有余、一切尽在掌握之中的“老大型”男性),有足够能量制伏坏人,壮一点才有可信度”。

  《潜行》有彭于晏,观众自然期待“硬汉打戏”,而他也确实贡献了近身肉搏战,很精彩。“现在打戏对我来说,已经不算太大的挑战了。”彭于晏此前演过打戏,动作戏、枪支戏这些都已经形成肌肉记忆了,对他来说游刃有余。

  值得一提的是,从《湄公河行动》到《潜行》,讲的都是毒品犯罪,接演这两部电影,对彭于晏来说,也是社会责任的一部分。

  彭于晏还告诉记者,这些年常见网络犯罪、虚拟货币等信息,出于好奇,疫情期间他看了大量关于虚拟货币、暗网等纪录片,“对了,最近我们走路演,在映后互动时,有位观众说她刚考上网络警察这个岗位,也是我影迷,我就觉得很欣慰。”

  二

  就像上面介绍的那样,入行以来,彭于晏饰演过很多角色,这些角色印迹如今还能在他身上找到,他不仅够拼,还擅长“演一戏、长一技”。

  记者看到有网友给彭于晏做了一张图,图上的信息包括: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学位;身高182厘米,体重72公斤,运动员身形;技能有海豚训练师、冲浪、手语、体操、泰拳、巴西柔术、锁技、工字伏虎拳、专业自行车手……

  为了拍《破风》里的自行车赛车手,他参加了四个月的专业训练,拿下了场地专业赛车手证,平均每天骑行120公里,一练就是五六个小时。培训加拍摄累计共骑行11万多公里,加起来差不多能绕地球三圈。当然,也收获了意外惊喜,成为首位环法自行车赛大中华区亲善大使。

  拍摄《激战》时,他接受了格斗运动员三个月的密集训练,学会了中和格斗、泰拳、巴西柔术等技能。

  在励志电影《翻滚吧!阿信》中饰演专业体操选手阿信,他进行了八个月训练,练就标准的运动员身材,电影海报上,彭于晏在鞍马上的体操动作无懈可击。

  拍《黄飞鸿之英雄有梦》时,每天训练十小时,不用替身,学会了工字伏虎拳、虎鹤双形拳等新技能。

  拍《湄公河行动》时,他强迫自己学会了泰语、缅甸语,并拿到了相关证书,还学习了枪械训练和泰拳。

  拍《紧急救援》时进行了自由潜、深潜水闭气控制、深水极限本能训练等,考取了潜水证。

  拍《海豚爱上猫》后通过了海豚训练师的正式考核,获得资格认证;拍《听说》时,学了手语……

  以上这些角色,有的看似只需要动作技术和身体外形,但彭于晏告诉记者,要演得像,还需要进入角色,代入角色的思维模式,才能在各种情形下体会角色们的心理活动,从而变成他们。

  以《潜行》里饰演的警司为例, 彭于晏解释说,不是掌握了网上反追踪这些操作流程,就是合格的网警形象了,而是在这个基础上,让自己的行为举止、思维逻辑符合角色才行。

  对彭于晏来说,他不记得过往的每一年拍了什么戏,但他记得每一个角色,因为那些“惯性”还在。

  比如,他曾在《紧急救援》里饰演海上救援队队长,每当看到自由潜出事,或者海上失事、爆炸等新闻,他都会从专业角度去研究,“我以前上飞机就睡觉,现在坐飞机,都会先看救援手册、看逃生舱位置,看到老人家上来,我都会数有几位老人,有几个是坐轮椅的,如果真的发生什么,需要怎么救助,这些变成我的本能了。”

  这样的下意识多了后,彭于晏发现大脑的思维方式是可以被改变了,“它决定我们在某个阶段会主动关注什么。比如我拍电影《听说》时,学了好几个月的手语,那段时间我发现,我只要走在路上,就会碰到聋哑人士。而在那之前,我似乎从来没有碰到过聋哑人士。其实不是我改变了什么,而是当我学了新的东西,我的大脑就会出现新的思维方式,我看世界的角度和方向也就不一样了。”

  这个发现让彭于晏很开心,“如果不是当演员,我相信我的人生不会这么丰富,我非常喜欢这种多视角看世界、看自己的体验。”

  三

  对演员来说,身材、职业等似乎会随着年龄增长而出现焦虑。彭于晏以一身完美的肌肉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如何保持身材自然是采访中绕不开的话题。

  他告诉记者,健身成为生活习惯的一部分后,倒也不执着于每天撸铁多久,也并非每天都要健身,运动是为了让心情更好,这是最重要的。

  彭于晏也曾亲手打破了这些关于“美好肉体”的印象。相信很多人都曾在网上看到过一些彭于晏的素颜“黑照”,有的是他的自拍,有的是网友拍的。照片中的彭于晏胡子拉碴,完全没有偶像包袱。有网友评论说,邋遢搞怪的样子离男神形象很远,甚至有粉丝发出“这样的彭于晏感觉有点配不上我”的感叹。

  而颠覆角色形象,也是彭于晏这些年在尝试的,希望带给观众不一样的感觉。比如,《热带往事》里的王学明,就是一次大胆尝试,为了接近空调维修工的外形,彭于晏主动减重32斤,从满身肌肉的型男变成了消瘦阴郁的服务行业工作者。

  这些角色看起来像是在转型,但从彭于晏的回答里却找不到职业焦虑的落点。演过很多“硬汉”,这些角色身上那种“永不言弃”的坚持和坚韧给了他很多精神层面的力量,“我也没有做太多计划,就是收到了剧本,如果感觉有新鲜感,就会去尝试。如果老想着转型,就会有压力,也就有焦虑。为什么要担心这个呢?不用的呀,对吧?”

  他坦言,每当拿到一个陌生角色,如果会下意识抗拒,那就一定要选它。“如果有些东西让你害怕,就一定是你不了解的,那就花时间去学。我是一个需要外力推动的人,角色的新技能和那些未知的东西,都可以让我去探索,让我花费时间,并且不断丰富我。通过拍戏,我真的慢慢了解了自己的爱好、性格。”

  在他看来,带着开放的心态去拍戏,认识不同的人,跟来自不同地方的人一起工作一起聊天,听各种方言,这些都会给自己带来新的启发,产生新的思维,这就很有意思。这在他看来,就是一种“旅行”,因为道理一样——去一个新地方,认识一些陌生人,并积极去融入新环境。

  记者说到他的年龄时略有迟疑,以为是40岁,他更正说是41岁。入行21年,在演艺圈摸爬滚打这么多年,彭于晏并不喜欢回头去看或者去总结,他依然秉承着“过去已经不存在了,不要再浪费时间”。他又补充说:“其实也都是一般的生活,没什么好总结的,而且还有很多未来在来的路上。”

  记者问他:“那你曾经有过职业焦虑吗?”

  他回答说:“我一旦焦虑了,我就不去想。确实也有过。疫情期间拍不了戏的时候,自我可支配的时间多了,人就会焦虑。我就去学新东西。”

  彭于晏忽然反问记者:“咦,最近不知道怎么回事,常常在访问时被大家问焦虑这个话题。”

  记者愣了一下:“可能访问的人自己焦虑了吧。”

  彭于晏笑说:“确实每一个人都有可能会出现,但我认为,焦虑的内容大多来自未来。可是,未来还不存在呀,你都不知道等下结束采访,出门会碰到谁。所以现在才是要在意的,比如现在,我就跟你好好做这个采访。未来太远了,我们要继续当我们自己光的使者,照亮自己就可以了。”

  这个快节奏时代,人容易处在一种紧绷状态而不自知,所以彭于晏很清醒也很会自洽,在日常生活里,他尽量做到自在、放松、随性。最近在滑雪之外又有了新的隐藏技能,比如做陶艺,甚至练练毛笔字。

  面对过去的2023年和到来的2024年,他笑着说:“又过了一年了,还焦虑什么呢?新的一年,想做什么就应该立刻去做,不要想太多未来的事情,如果老想着未来,就会什么也做不好。”

  (来源:扬子晚报) 【编辑:刘星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