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县域观察:“林下”劳作忙 点绿成金鼓起农民钱袋子

发布时间:2024-11-26 04:20:59 来源: sp20241126

   中新网 温州5月8日电(周健 蔡立铖 华榕)又是一年五月天,春意未央,夏意渐浓,生机盎然。在浙江温州文成的林场里,黄耀春赶早寻找“冒脑袋”的竹笋,赵燕燕忙着观察红托竹荪的长势……

  文成地处浙南山区,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林业资源丰富。近年来,该县大力推进资源综合利用,打开了“林下经济”发展新思路,让其成为民众增收致富的新抓手。

  金黄色或棕黄色的笋尖不难发现,随着锄头的挥舞,一株株鲜笋就被完整地挖了出来……黄耀春说,“我一天最多能挖400多斤笋,拉到收购点能卖700多元。”

村民挖笋。     朱伟 摄

  他口中的竹笋收购点是位于铜铃山镇的石门共富工坊。村民将挖过来的鲜竹笋拉到这进行称重,工作人员迅速将重量、金额记下,随后开一张凭证给村民,钱款届时会统一发放到之前预留的账户上。从村民手中收购来的竹笋,进行蒸煮、剥壳等预处理后会经过分类、杀菌等工序,最后通过罐装产出成品。

  石门共富工坊负责人郑式忠介绍,石门共富工坊是浙江省首个拥有出口备案且自营出口的共富工坊,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拥有一条笋加工生产线,目前处于试生产阶段,日均产出1万5千多斤,待正式投产后日均产量可达6万多斤,产出的笋制品将通过海运的方式远销意大利、法国等欧洲国家和地区。

笋加工生产线。     朱伟 摄

  生产线上工人各司其职,而他们也大都是来自周边的村民。“共富工坊建立的初衷就是为了周边的老百姓共同致富,好比其他地方的笋我们收购价给到的是1元每斤,而本地村民的笋,我们给他们1.5元每斤的价格,经过加工罐装的笋不仅保存周期大大延长,且售价能达到鲜笋的近2倍,这对村民来说也是一笔不错的收益。”郑式忠说。

  另一边,文成县嘉燕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负责人赵燕燕也忙得不可开交。去年,她看到了红托竹荪的广大市场和前景,于是今年就带着团队开辟了石垟林场种植基地,种植了300多亩红托竹荪,现在每天有50多个当地农民来基地工作。

红托竹荪生产基地。     朱伟 摄

  “去年的试种很成功,所以今年做了一个升级,使用了桦树木材种植,种出来的品质更加好,菌菇壁更加厚实,营养价值也会更丰富。希望这种种植方式,在未来还能带动本地的竹子和其他木材等原材料的消耗。”赵燕燕说。

  谈到未来计划时,赵燕燕表示,争取三年之内在铜铃山石垟林场九大林区都开辟种植基地,并带着当地农民一起致富,把竹荪产业发展为文成长期且高端的农业产业。(完)

【编辑:李岩】